分享

感受屈原,感受理想主义者的温暖和孤寂

 云天953 2012-06-23
                  

梁晓声

  • 他是真正融化在老百姓心中的人物,是真正深入民间的偶像。千百年来,大家吃着粽子,洒着鲜花,划着龙舟来纪念他。这在中国史上无第二人。

    是什么,让他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长留不去?是瑰丽玄奇的楚辞吗?是他“爱国诗人”的头衔吗?是浪漫主义的情怀吗?还是,他用一跳完成的,对理想的坚持。

    没落贵族也是贵族,说屈原是既得利益者并不为过。他是楚王本家,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他说“忽忘身之贱贫”,家族已经衰落。但贵族出身和胸中才学,仍为他的壮志开辟了一片天地。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屈原的官职大小今天仍有争议,但对一个身怀大志,对国家政见颇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能常伴君王之侧,无疑是巨大的机遇。这也是,屈原人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好日子。他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然后,就是被排挤、遭流放。在屈原郁郁不得志的日子里,有一个名字频频出现:上官大夫。他进谗言、搞诬陷,最终成功将屈原赶出朝堂,发配到了汨罗江边。冲突起于屈原修订法规之时。“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上官想取代屈原修订法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事情古今一般同,我们大胆猜测,恐怕是屈原的政见损害了上官集团的利益。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提倡“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他生而贵族,却有一颗平民的心。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以死明志,投汨罗江自杀。有人说,屈原是个伟大的诗人,却是个失败的政客。国破家亡,皮不存毛嫣附?说他失败也无不可。

    但茫茫人海,胜利者永远是有限的,失败者居多,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时光也大于满意的时光。而屈原之后赴死的果断,也是一种勇气,而非懦弱。正如其绝命诗《怀沙》所述,他准备抱一块大石头自沉于汩罗江,紧紧地抱着,这需要的不只是力气。他抱着的不是石头,而是仅存的理想。他要与破碎的梦想同归于尽。屈原,就这样离人更远了,离人群更远了,却开始向神靠近。

  • 对屈原的质疑和怀念一直都并驾齐行。李敖说“中国知识分子的走向,那种像屈原一样跳河的,或者像老舍那样跳河的,或者像王国维那样跳河的,都是错的,要快快乐乐地活过你的敌人……有好的头脑,才有好的走向和生活方式……不要学屈原,不要学殷海光,不要整天学那种笨蛋……” 为他立传的司马迁说“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连大史学家班固也要批评屈原不应该“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李敖说他笨蛋,司马迁说他愚忠,班固说他狭隘……屈原的选择就这么难以被理解?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一个精神洁癖者的遗言。屈原宁肯葬身鱼腹,也拒绝藏污纳垢。他果然说到做到了。

    关于屈原为什么投江,我们从小熟知的是“殉国说”,屈原也由此被戴上“爱国诗人”的高帽……屈原确实在殉国,只不过殉的是自己的理想国。他理想中的楚国,跟现实中的楚国,肯定不一样。这也正是他伤心透顶的原因。他理想中的祖国,跟现实中的楚国甚至是两码事。他头脑里有一个乌托邦,这才是他真正的祖国!

    他对国王有太多的幻想,他对祖国有太高的愿望。屈原是为这种可能而活着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是其生命的动力。屈原,也正是因这种不可能,而死去的。不是狭隘,不是愚忠,也不是笨。对一个以理想为养料的人来说,理想幻灭之时,他就已经死了。他不笨,只是跟别人不一样。

  • 今天是否还要推崇屈原精神?

    这个问题似乎本不必问。传统节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层出不穷的天价粽,也昭示着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端午节的复兴。屈原精神的继承似乎是理所当然之事,事实是反对者还不少。某“成功人士”说“屈原是一个失败者,他本来可以做一个成功者,仅仅因为他不会与楚王沟通。”网友说“屈原,一个诗歌写得很好的高级公务员,因为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得罪单位大脑袋的领导被辞退了,还被逼离家出走。因为心情很坏,一时没想开就投河寻了短见。人们听说后都很痛心,觉得怪可惜的,还包个粽子什么的来纪念他!”

    这就是今人对屈原精神的理解。在现实主义的逻辑下,屈原成了“偏执”“不懂变通”“过时”的古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个真正的圣人,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好,那这个'圣'是个什么呢?世界变化了,我跟着它变化对不对,你水混了我去洗洗脚,水清了我才去洗帽子!”

    说起屈原,世人大多冠以“悲剧”一词。其实,他用死亡给理想献祭,求仁得仁,并不悲剧。屈原身上反映出的今人精神荒芜,才是悲剧。

    古人说,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家宝温曾寄语国务院参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些人,就是鲁迅说的民族的脊梁,民族的骨头。

    “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砒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楚辞章句叙》)“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 屈原,是担得起这样的赞美的。

  • 屈原自投汨罗江时溅起的微弱浪花,在后人的心中激起了永久不息的波澜。

    有道是“诗赋词曲最怕读《离骚》,读之泪眼潸然;悲痛忧愤皆缘吊屈原,吊之心潮涌焉。”屈原生前感慨“国无人莫我知兮”,却在离世后被无数国人引为知己,或者偶像。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站在岸上,遥望水深火热的屈原,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呼唤“魂兮归来”?那是因为人们尊重这样的灵魂,希望他永久存在,而不堪忍受其缺失。是的,理想主义者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上众多看客的心灵,并通过自己感染过的更多的心灵,去合力使世界变得美好。

    有人为屈原写了篇感动中国颁奖词: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 诗人王小妮说,我想试试,在这后一代人身上,理想主义还有没有最后的空间。看了这么多对屈原的批判之词,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屈原的命运是一个样板,预告了极端的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必败,但虽败犹荣。因为如果没有对完美的憧憬,就根本不可能使不完美的世界产生丝毫改变。

    我一直相信,这个社会,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靠一小部分理想主义者推动的。如果没有莱特兄弟这二位天真的大男孩,人类不会有飞机。如果没有马丁路德金这样喜欢幻想的天真孩子,也不会有关于人权的大促进。当然,真正一辈子能够坚持下来的理想主义者并不多。绝大部分人年轻的时候都天真过,结果后来就慢慢地“成熟”了,就开始变得和周围的所有人一样。

    我们可以诚实地表示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但不能对有这种超常愿望的人失去敬意。

    这世上有两种理想主义。务实的理想主义,把附加值指向人命;虚无的理想主义,把附加值指向财货。在我们中间,后者的文化基础极为厚重。理想不能当饭吃。对他们而言,看得见的叫东西,花得出去的叫钱,吃得下去的才叫饭。他们只把饭当饭,就算有得吃,也不会谢饭。他们会讥笑理想主义者,不过他们忘了,嘲笑也不能当饭吃的。

    我们或许没有勇气成为理想主义者,但同样也不应成为理想主义的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