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合掌”的是是非非

 水月清华 2012-06-23

关于“合掌”的是是非非

什么是“合掌”,“合掌”在什么时候成了“合掌病”,真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有人说,诗、联中的“合掌”,是借用佛教中的“合掌”一词而来的。那么,佛教中的“合掌”是什么意思呢。《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上海书局

1991年版),关于合掌的定义是合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支那以拱手为敬,印度以合掌为敬。?《观音义疏》解释合掌的意义:外国合掌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真至一心。”由此可见,佛教中的“合掌”,是表敬意的。
而诗、联中的“合掌”,则另有其义。是否是借用,暂且不论。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纵观古今,对于诗联中的“合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同义对举不可称“合掌”,而两句一义才是“合掌”。

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的观点有:
冒春荣《葚原诗说》(冒春荣:17011760,清代如皋人)说,“对法不可合掌,如一动必一静,一高必一下,一纵必一横,一多必一少,此类可以递推。如耿氵韦‘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 稀’、‘少’合掌。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贾岛‘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流’、‘走’合掌。曹松‘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行’、‘动’合掌……此皆诗之病也。”
《中国楹联学概论》(谷向阳著,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说,“合掌,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或一处合。此理用之于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楹联制作中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全合掌是楹联之大忌。避免合掌,应注意上下联对仗的语句的意义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华夏’,‘千古’对‘万年’,‘秀’对‘昌’”。举例的联为,

神州千古秀

华夏万年昌

并说,“同义词反复使用,其结果使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犯了合掌的毛病。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新

‘云泽’本是‘洞庭’的古称,‘清光’ 本是‘月色’,‘满’和‘深’都形容月光的朗彻。同义词的重复运用,上下联的意义雷同,犯了全合掌的讳忌。”又举例,
晨昏三叩首

早晚一炉香

分析道,“此联犯了半合掌之忌,‘晨昏’和‘早晚’是一回事。
有些楹联中出现个别非中心词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也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亦未尝不可。如‘万里长征欣比翼,百年合好喜同心’,其中‘欣’和‘喜’同义,合掌,但在全联中所占比重很少,可以通融过去”。
但是,即使是认为同义对举即为“合掌”的人,也提出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认定为合掌。《中国诗学》(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说,意义相同的动词、形容词与虚词相对,不作合掌论。如杜甫《赠韦赞善别》中之江汉古人少,音书从此稀一联,两字虽然意义相同,但属形容词不犯合掌病;又如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一联,属虚词,也不犯合掌
由上可见,冒春荣认为‘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 稀’、‘少’是合掌的;而《中国诗学》认为杜甫《赠韦赞善别》中之江汉古人少,音书从此稀一联,两字虽然意义相同,但属形容词不犯合掌病。同是‘稀’与‘少’,而观点相左。
认为同义对举不可称“合掌”,而两句一义才是“合掌”的观点,可见下面的议论。
《汉语词格大全》(汪国胜、吴振国、李宇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说,“合掌对,正对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指两句内容重复的正对,又称合掌。”并举例曰:家家自以为稷契
人人自以为皋陶(杨雄《解嘲》)
还引用蔡宽夫(即蔡居厚,字宽夫,)《诗话》说:“‘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
《中国对联大辞典》(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在楹联界算是一部权威的著作。它为合掌下的定义是“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如‘世界第一;天下无双’。如同人的左右手,相合一致,故名。合掌,使意义重复,是对联创作之大忌”。这一定义是很准确的,也是很科学的。
在《诗话》中,备受人关注和争议的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这原是南朝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诗句。全诗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宋人对此二句,曾提出了批评。认为是合掌,即二句一意也。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对此有一大段分析。文字虽然长点,但读之可受到启发。引用如下:“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相对次之,一联皆情,一联皆景又次之。然一联皆写情,则两句须有变化,不可一律,致犯合掌之病。一联皆写景亦然,或上句写远,下句写近,或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总写一句自有一句之意境,两句迥然不同,欲又呼吸相应,此为致要。情景交融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打成一片,不可分拆。如工部‘感时花践泪,恨别鸟惊心’,‘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村春雨外急,邻火夜深明’,‘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大壑随阶转, 群峰入户登’;常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嘉州‘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等句,皆是句中有人,情景兼到者也。情景相对者,如工部‘白首多年病,秋天一味凉’,‘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宋之问‘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顾况‘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等句,一句情对一句景是也。至一联皆情,一联皆景佳句,诗家更多,不可胜数。其两句写成一例,意境合掌,不可为训者,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王介甫以写景略无变化,两句一律少之,上句改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