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现实和责任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领导者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规划学校的未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搭建适宜的发展平台,调动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要看到,班主任工作的繁重性、班级的多样性、具体班务的特殊性。所以,领导者能独具慧眼,激活班主任主观能动性的潜质,使之与领导用人艺术契合,形成一种合力,往往是值得思考的。 期望——链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 班主任,这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却责任最大。因为他是班集体的灵魂,学生健康发展的领路人,“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管好班级是每位班主任的良好愿望和直接诉求;让每一个班级成为优秀的集体,形成优良的校风,是领导的夙愿;将孩子交予学校,委托给一个负责任的、令人放心的班主任,是每一位家长最起码的意愿!班主任和班级,成为特定环境下的聚焦点,链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它的整体发展,关乎着学生内在素质、人文意识、发展质量、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道德品质、心理意志的健康成长。然而,招生质量的变数,生源素质的差异是学校难以操制的。目前,生源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生源素质的层次性,导致学校教育和班级设计的层次性。由此,班级的预设,包括学生素质、相对层次、发展意向往往由学校决定。事实上也只能由学校决定。由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严重分离,生源中那些品学兼优、学优品劣、品优学次、学品双差的学生情况,只有初中毕业班的老师清楚,类似于高中生走向大学的情况。所以,当班主任接受班级时,师生之间基本是互不了解的。特殊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如家长对班主任的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胜算之律到此被忽悠了。 班主任匆忙授班,相当一段时间内缺乏了解详细学情,致出被动情势,影响着学校和班级的发展与管理。由此,这个链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班主任,常常在激情后的苦恼,苦恼中的无奈里,被动应付。最终使学校、家庭和班级间,忙乱中出现难免的尴尬局面,遗留下些许问题。此类问题中,班主任对授班知情权的了解,以及在学生、学校、家庭之间联系作用主动权的发挥,多少是应该考虑的。 现实——激情与无奈 当教育走向产业化的时候,其公益性、公平性、特殊性受到严重冲击。可悲的是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类似于产业加工。润物无声的、细致入微的知识传授、心灵陶冶、能力培养,变为产品制售,实乃有违传统、自殉未来。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现今,国家和地方时而彻查教育“乱收费”,教育投资却严重滞后(仅十一五计划内缺口1万2千亿元);教育系统内部趋向行政化,干群关系不和谐时有所闻;学校谋发展、家长求龙凤,择校汹汹,致使师生关系不如昔日。就近入学,顺理成章的事,反变成了舍近求远,择校择师。形成农村流进城市,内陆走向沿海,沿海出国修学的教育移民大趋向。新任校长莅位,大搞生源名牌战略,追求清华北大是不可或缺的。有之,门庭若市,否则,门可罗雀。注入巨资的,剧烈的但悄悄进行的生源大战,笼罩几乎每个区域。除少数的各种层次的所谓前十名、状元生镶满荣誉之外,无人问津的后进生比比皆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合理化、最大化正被边沿化。教育巨人和侏儒并存,资源雄厚与捉襟见肘同在。我们担心,现代化教育会越走越远。 生源争夺正吞噬者各地已有的教育资源,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几乎被日益炙热的应试教育所淹没,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尽管如此,教育发展的洪流势不可挡,教师的奉献精神依然如故。这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脊梁。面对微薄的待遇、淘气的学生、沉重的课业,甚至随时而来的批评,教师们仍精心本业,默默承受。不弃绝、一个也不能少,对得起良心是基本的理念。 看看班主任这个群体!因生源组成不断变迁带来的影响,形成宏志班厚重过日子、重点班生硬渡日子、普通班艰难熬日子的情况,班主任毅然像辛勤的蜜蜂和不知疲倦的蚂蚁,从早到晚的奔波。筹备班会、个别谈心、批评教育、接见家长、向领导汇报、参加会议等等,此外,还要备课授课、作业批改。他们的业余时间大都贴在班级事务上。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学生档案的管理与整理已成为班主任繁重的劳动任务,纸质的、电子的档案又要反映变化的新情况,繁琐到了古典的“经院哲学”的程度。早晨7点前进班,晚上10点后回家,属于正常情况。班主任辛苦的劳作与激情的投入,换回的无奈多于绩效。 无论何时,班主任再忙再累,领导的工作布置、学生的突发事情、家长的诉求电话是不能置之不理的;一个50余人到60余人的班级,若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学生,密切观察与理性疏导是不可迟延的;不幸,班上有了几个品学兼差的学生,抽烟、喝酒、打架、玩手机样样精通且被发现的时候,应抱着负责的态度,分化瓦解可以,统统赶走是万万不可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秋果满园,枫叶遮天的时日是不能带学生亲近大自然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不幸,那会骂名远扬,严重影响学校乃至教育界形象的;班主任无课时,本班的自习课即是自己的主权课,这一亩三分地是寸土必得的;授课时,班上几个说话的,得立即制止,不然会影响整体效果,不说话却打瞌睡,尽快叫醒,即使不影响整体效果,但学生学不会知识是老师难以推脱的责任,因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总之,班主任老师遇到的无奈多了一点,成绩总还是有的。 那么,细心想一想,化解班主任老师的无奈是也应该在考虑范围内。 责任——做不下去与永远也干不完 责任二字大似天,重如山。它包含着充分的信任和特有的压力。想想,学校把一群鲜活天真的学生交予你,家长把孩子的未来托付你,社会把历史的一部分赋予你,多重要。若不认真去做,在天在地都说不过去。问题是,独生子女普遍化的今天,这个责任大到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地步,情何以堪! 例如:学校纪律规定,凡在本学期内无故旷课10节以上者,勒令退学;并且,每迟到3次折合一节旷课。当然,规定是以教育为目的,而不是以处罚为目的,且首要的是严肃学校纪律。这种规定也颇得学生家长欢迎。然而,当某班学生违纪到临界勒令的时候,发觉处理是十分不妥的,因为这将会影响学校的关键利益,也会涉及到某些要害部门对学校将来的发展。所以,应另当别论。类似的事情很多,前来借读的学生大多都有某些方面的毛病和不足,所以,既然来了,还是应接受的。由此可见,班主任为了维护班级和学校的纪律与秩序,特殊时候,有做不下去的事实。 同样,如果不看大局,单就班级事务的细端末节,如:学生课堂说话,作业未写,手机问题、厕所抽烟等等之类,你永远也料理不完。因此,应学会分类,划清大小,掂量轻重,给出个缓急来,处理班级问题时既要分化瓦解、两手兼施,又要将学校、社会的有效资源加以利用,管理班级的负荷会大大减轻。做不下去不等于不做,永远也做不完不等于事事都做。留出一些空白,给思考多些合适的空间,不失班主任工作之大雅。因此,班主任工作到了如此情势,干不完时留有余地是值得考虑的! 闲话闲说,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平顶山一高 张新玉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