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张进乐斋 2012-06-26

本文由alexwang198609贡献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环境工程硕 0901 班:王波 学号: M200973177
2010 年 5 月 20 日


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 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作为一名兼职新生班主任,加强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教育
1.前言 .

作为一名兼职新生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是我工作的重要内 容,而辅导员在新生到校 3 个月后,对新生的心理状况做过一次普查,结果是大 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这也引起了我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的兴趣。 压力,亦称为应激,是指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内部出 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是由许多 特定的压力造成的。这些压力多半是来自外在事件的刺激,或者来自内在生理方 面的影响,也有一部分是由个体心理认知所诱发的。正如许多社会应激理论都把 个体与社会整合起来,认为个体压力本身就是社会压力的一部分。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 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 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 身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问 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 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 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开发他们的 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 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目前,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大。某名校某大学生自杀坠楼身亡,某考生因未能考取理想大 学郁郁寡欢,自我隔离,某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对个 别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联系受访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找出困扰着大学生 心理的压力源所在,寻找发现心理压力对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影响,给大学生 打预防针。同时了解实际缓解压力的方法。旨在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压 力、心理健康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始终是敏感问题,人们不自觉地忽视或是不能正确 面对。这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 承受和调试能力。帮助大学生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2 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分析

为了解环境学院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老师针对 09 级新 生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测试与 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 09 学生进行了抽样检测。共发出问卷 230 份,收回有 效问卷 230 份。经统计发现:躯体化强迫、焦虑不安、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是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障碍。 被调查对象中约有 40.3%的大学生存 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约在 20~25%左右, 大 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2.1 心理压力过大 (1)外部环境方面。 外部环境方面。 外部环境方面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我国许多行业,

不少行业用人计划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流传着“毕业即失业” 的口号。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会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 同,大 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 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就越来越大, 面对激烈的竞争, 一部分学生就读时优心忡忡,以致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 心 理问题。
(2)内部环境方面。由于学校对学生成绩要求严格,将计算机等级考试 内部环境方面。 内部环境方面

和外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社会和学校的双重环境 迫使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三的重负以后,又进人了更为紧张的“高四”,繁重的学习 给他们带来了 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一部分不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的学生便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了学习乃至日后的生活。
2.2 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学生追求完美、 向往成功, 在家庭中居中心地位, 加上一些学校存在重“智” 轻“德”,重“学习成绩”,轻“心理品质”的倾向, 使得部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 能力,无论在自我估量方面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一旦受阻,便心灰意冷、裹足 不前。长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也使大学生似温室的花 朵,一遇风雨便神形俱废、 一撅不振。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困惑 和矛盾,经常陷人焦虑、抑郁等情绪中,有的发展成为心 理障碍,有的甚至发
展到自残、轻生、伤人的严重程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 育的题中之义。
2.3 心理调节能力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自 己的看法和 要求,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会给大学生带来焦虑, 即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
3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与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由于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

年级心理素质的参差不齐,产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不同,因此,学校应把心理健康 教育的工作贯穿与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在第一学年,重点对新生进行心理健 康测 评,以掌握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后有 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咨询与辅导, 同时关注学生入学适应不良及适应障碍的咨 询与调适。 在第二学年,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全体学生 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加强,重点关注学生学业问题与人际交往及恋爱情感问 题。第三学年,重点 在于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及求职就业训练。
(2)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应是心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应是心 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本次测试结果分析来看,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 教育

上是良好的、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个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弱点:比如缺乏 认真负责精神、责任感不强、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较差等。所以,在全面推行 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是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自 身个性弱点,激发学生成长的 内在动力,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炼,培养良好个性 品质,优化学生人格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心全面发展。同时应该把创新 能力的培养列入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中,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等方式,帮助大学生 摆脱个性束缚,增强自信,培养创造品质。
(3)建立组织压力管理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组织压力管理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组织压力管理机制
从对学生进行的 心理素质调查分析来看,在高校的专业教学、科研实践、生活 管理和服务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必要。学校 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动态 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 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学院党政部门、学生处、团委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长抓不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 作用加强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要充 分发挥教育、管理和指导作用,深入学生、关爱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 想、心理动态;专业 教师要结合教学活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后勤 人员要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 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不 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只是针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对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潜能开 发、 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起引导作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忽视学生的个 性和心理特点,往往是按照预先设定的一套规定模式向学生进行灌输,这不仅使 学生失去了 学习的内在动因,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扼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 造精神。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能否得以实施,最重要的 是学校各级领导与 教师是否对心理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能否树立“心育”观 念,把心理素质教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才 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 实处,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性转变。 总之,我们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文化的整合,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 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 化氛围。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灵性,开阔学生的胸怀,而且可 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愉 快的情绪,从而使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社会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 深化,意志得到磨炼,情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孔伟,武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11). [2]王兰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预防途径[J].陇东学院学报,2008, (6). [3]唐晓梅.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 然科 学版),2008,(4). [4]张稚雯,叶璀玲.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其建构[J].淮北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8,(6). [5]李鸿飞.大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 报,2008,(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