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能静捐赠器官热议 身体零件存在等于永生吗

 昵称93999 2012-06-26

  导语:伊能静(微博)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自己手持“器官捐赠同意卡”,并写到:“拿到了!当有一天,我不在这世界,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活下去。”

伊能静微博晒器官捐赠同意卡 伊能静微博晒器官捐赠同意卡

  近日,因宣布并签下器官捐赠协议而惹人关注的伊能静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她称自己的人生已经进入另一阶段,此前一直在拼搏,现在可以好好地休息一阵,并已经早早安排身后事。她透露刚在台湾买下大房子将母亲和3个姐姐等一大家人接到一起居住。在感情方面,她说未来想找一个敢在公开场合牵她手的男人,因为无论是与哈林做夫妻还是其他恋爱,她从未能像普通情侣一样公开牵手。

“在身后,让我的身体再做点有意义的事”--伊能静器官捐赠采访

------------------------------------------------------------

  问:这次你做的全身器官捐赠是怎么回事?

  伊能静:(秀出器官捐赠卡),我就把他放在皮包里跟我的健保卡在一起。等到身故后去医院,医生看到这个卡,就知道这个人是要捐赠器官的,马上就会把器官全部都摘除。很多人都以为我只是捐赠了眼角膜,其实我全身基本都捐了。签协议前我告诉小王子,他开始也不理解,后来懂了他妈妈。

  问:什么原因促使你这样做?

  伊能静:其实两年多前就有朋友邀请我,希望我身故之后可以做器官捐赠。但当时家人不同意。刚好年初做一个节目,一位眼科医师的妈妈去世前要求他儿子把自己的眼角膜亲手移植给病人,医生后来哭着对病人说,你的眼睛里有我的妈妈。那一瞬间我真的感动到不行,我觉得自己也很值得这样去做。我现在已经说服家人了,我姐姐也签了,包括我也说服我台湾的工作人员签了。

  问:你的人生好像已经活到一定境界了?

  伊能静:对,我觉得人在一个世界上,本来就是透过身体体验生活。最终你还是要离开这个身体。为什么不在身后,让自己的身体做点有意义的事?我现在遗嘱都已经写好了。趁现在就把家人全部安顿好,我把我想实现的愿望都实现了,从现在起每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之后,我觉得我好像可以为自己活了。

  问:你的积蓄应该也相当可观了,将来小王子是不是会分得最多?

  伊能静:他最少。只要我母亲一直健在,第一顺位的一定是妈妈。从小爸爸没有养我们,妈妈照顾我们很辛苦。然后是姐姐,姐姐一直都在帮妈妈照顾我们。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今年这个愿望已经完成,因为我买了很大的房子,让姐姐姐夫,侄子侄女全部都住在一起。我投资给我三姐开了一家店。我二姐呢,我给她的孩子一笔学费资助她去国外上学,以后一半要还我,一半算我赞助。我的小王子非常优秀,他已经开了3次画展,我都帮他把钱存起来了,他将来有能力养活自己。再说嘛,他爸比我有钱。哈哈。

  问:为什么内心如此强大,像大家长一样照顾一家人?

  伊能静:有一个种子一直在我心里,我妈生到我是第7个小孩,因为家境关系,中间有3个都不在了。我一直近乎焦虑地照顾家人,因为我爸爸在我出生后就离开家。也有人会问我,他们有手有脚啊。但我知道换个位置,我姐姐也会这样对待我,我们家人对爱有着最大的信任。

什么是器官捐赠什么是器官捐赠

什么是器官捐赠?

-----------------------------------------------------------

  器官捐赠就是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或部分肝脏捐赠给亲属或配偶。

器官捐赠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

  捐献登记:申请人到当地红十字会以书面形式现场进行自愿登记,或者由人体捐献协调员在医疗机构中发现潜在捐献者,如果潜在捐献者及其亲属有捐献意愿,由协调员帮助完成系列捐献手续;

  器官获取:当完成登记的捐献者在临床上达到待捐献状态时,由捐献者所在的医院进行医学检查,所在医院协调员将捐献者的相关信息报送捐献办公室,经过捐献办公室审核后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进行人体器官获取,器官获取组织根据人体器官捐献标准进行判断,确保有效捐献,最后按照人体器官获取标准进行器官切取并保存;

  器官分配:由捐献专家组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原则,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捐献办公室主要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过程进行见证;

  遗体处理: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对于有遗体捐献意愿的捐献者,由捐献办公室联系遗体接收站接收,对于没有遗体捐献意愿或不符合接收条件的捐献者,由捐献办公室移交亲属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困难救助:捐献办公室根据有关救助原则,将对符合条件的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进行困难救助;

  缅怀纪念:捐献办公室规划建立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等,缅怀纪念捐献者,为捐献者家属提供缅怀亲人的场所。

器官捐赠有什么条件吗器官捐赠有什么条件吗

 

器官捐赠有什么条件吗?

-----------------------------------------------------------

  自然人愿意死亡后捐献器官的,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只有同意捐献的口头意思表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二)没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三)没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亲属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四)没有任何近亲属的,有其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等组织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器官捐赠的范围?

-----------------------------------------------------------

  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细胞捐赠、组织捐赠和器官捐赠。

  细胞捐赠:从一个健康人的体内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输入另外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体内。临床上最典型的就是捐赠骨髓以救助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

  组织捐赠:将人体的部分组织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病人。这些组织包括:皮肤、眼角膜、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等等。一位捐赠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同时捐赠多种组织给那些等待移植的病人。

  器官捐赠:某个仍然保持活力的器官捐赠给另外一个需要接受移植治疗的病人。这些病人的病情通常非常严重,而且已经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治愈。目前世界上已经成功地进行过心脏、肾脏、肝脏、胰、肺、小肠以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等多种移植。

器官捐赠的种类有哪些?

------------------------------------------------------------

  活体捐赠:健康的成年人可以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或部分肝脏捐赠给三代以内的亲属或配偶。活体捐赠者首先必须是绝对自愿的,而且必须经过医院的检查和公正处的公正才可以进行捐赠。

  尸体捐赠:器官来自一个刚刚去世的人,他/她在生前表示愿意在死后捐赠器官,用于救助那些濒临死亡、需要接受移植手术的病人

脑死亡与器官捐赠脑死亡与器官捐赠

脑死亡与器官捐赠

------------------------------------------------------------

  传统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就是永久性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在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将因得不到氧气与养分的供应而失去功能。

  人体脑组织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它控制着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重要功能。人体一些部位的细胞在受到伤害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功能,脑细胞则不同: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所以,当一个人的脑干遭受无法复原的伤害时,脑干就会永久性完全丧失功能,以致呼吸、心跳停止。随后,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为没有呼吸和心跳而逐渐丧失功能。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就是指脑干死亡。

  近十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人发生脑死亡时,医生可以借助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他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长达两个星期。但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他/她就无法自行呼吸,心跳也会随着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除了脑细胞发生死亡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依旧是健康的。

植物人是否可以捐赠器官?

------------------------------------------------------------

  植物人是由于脑部本身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丧失,但脑干功能依然存在。所以,植物人没有思维、记忆、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但有呼吸和心跳,而且可以有脸部动作。因此,植物人没有发生脑死亡,所以不能捐赠器官。
什么是器官移植什么是器官移植

什么是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是将某个健康的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放置到一个患有严重疾病、危在旦夕的病人身体上,让这个器官继续发挥功能,从而使接受捐赠者获得新生。

  器官移植在二十世纪以前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医学界对治疗那些身体某个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病人依旧束手无策。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器官移植在当时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到了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进行人体试验,但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器官移植的效果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诺华公司发明了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新山地明)。环孢素的发明使移植后器官存活率大大提高,器官移植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是本世纪尖端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哪些病人可以接受器官移植?

------------------------------------------------------------

  心脏: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衰竭的病人,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肺脏: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经过传统内科治疗无法治愈,但估计尚有1-3年存活希望,可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来改善身体状况。

  肝脏:处于良性肝病末期,无法用传统内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方法。

  肾脏:当一些疾病对肾脏产生损害,肾脏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就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其终末期就是尿毒症。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方法包括透析和肾脏移植。

  胰脏:胰脏移植多数是与肾脏移植同时进行的,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和胰切除后糖尿病。

  除了上述病人,尚有患有脾脏、小肠等多种疾病的病人可以通过接受移植手术获得治愈。

美国是如何进行器官捐献的?

----------------------------------------------------------

  作为每年开展器官移植最多的国家,美国也无法弥补器官移植供者与患者之间巨大的落差。但是,它在器官捐献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有许多地方值得国内学习。

  捐献器官须先告知家人

  阿曼达是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位高中毕业生,她年轻漂亮、热爱生活。然而“上帝对她的未来做出了另一种安排”:2010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她年仅19岁的生命。阿曼达死后,她的器官被捐献出来并进行了移植,救活了3个人。医生凭什么对阿曼达的器官进行摘除和移植呢?原来,早在读中学时,她就向家人表达了捐赠器官的愿望,在征得父母同意后,阿曼达在州“器官捐献”网络上进行了报名登记。

  在美国,器官捐献不分年龄和种族,任何人都可成为器官捐献者。捐献的除了人体组织外,还包括心脏、肾、肝、肺、胰腺等器官。根据法规,要想成为器官捐献者,首先要告知家人和亲属你的意愿,以免在发生意外丧生后引起家人对器官摘除的不安。第二是要填写器官捐献卡并随身携带。纽约州器官捐献登记处负责人表示,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者须承诺已向家人做过器官捐献的说明,填写内容除了姓名、拟捐献的器官名称外,还得有本人及证明人的签名。

  申请驾照同时可签署协议

  一位在纽约工作的人考到了机动车驾驶执照,有意思的是,他的驾照除了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住址等信息,还多了“donor”(器官捐赠)这个词。原来,在申请驾照时,考官问他如果万一在车祸中遭遇不测是否愿意捐赠遗体和器官。他回答说“愿意”。

  美国成年人几乎都有驾照,它不仅是开车的执照和身份的证明,还是一份捐献器官的同意书。这就意味着,驾驶员一旦在车祸中被确认死亡,如果驾照上有“donor”字样,医疗机构就可以对其施行器官摘除手术。

  近年来,美国大部分州采用了领取驾照时登记捐献器官意愿的制度。纽约州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可在申领驾照或驾照延期申请表时,签字成为器官捐献者。记者通过美国车辆管理部门了解到,由于器官捐献的具体推行方法由各州自行决定,州和州之间有着不小的区别。有的州只需要在申请或者更新驾照时,对器官和组织捐献问题回答“是”,就会自动登记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有些州的驾照上不仅显示捐献意愿,还带有选项,标明是愿意捐献全身任何器官或组织,还是只捐献特指的某个器官或组织。

  器官分配公平合理

  早在198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国家器官移植法》成立了专业机构负责器官的捐献与分配,其中最主要的是器官获取与移植网络(OPTN)。它们负责全美器官捐献与移植信息采集、管理及器官配型,患者不会因为地域关系而影响器官信息的获取。

  美国对捐献器官的分配也有一套严密的体系。1986年,OPTN开始由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负责管理。UNOS是一个私立的、非盈利的机构,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器官捐献、切取、分配和移植的效率。

  希望进入等待移植器官名单的患者首先需要找到UNOS下设的移植小组。移植小组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记录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属于移植的合适候选人。如果合适,移植小组会将患者加入全美等待移植名单中。患者的相关信息将被输入全国数据库。当有捐献器官可用时,当地的器官获取组织将收集有关捐献者的相关信息并输入由UNOS维护的程序中。该程序自动生成潜在接受者的顺序列表。这一措施保证了捐献器官分配能够公正合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平。

编辑观点
新浪美体编辑 可卡因小姐
知识普及:所有的器官捐献者都必须满足自愿、无偿、死亡这3个条件。凡愿意捐献器官和遗体的个人,都可以在生前通过书面申请器官捐献登记。如果没有登记的,在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也可以书面形式捐献器官和遗体。
新浪美体编辑 可卡因小姐
+加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