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浦楼

 文山书院 2012-06-27

澧浦楼


        澧浦楼又名遇仙楼 、八方楼,位于湖南澧县县城东南隅城垣上(今澧县城关中学北校区内),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
  澧浦楼

澧浦楼

1173)。系三层木架结构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全高20米,底径14.17米,由24根圆柱支撑。粱枋雕龙、凤、花草图案。楼顶为三重檐攒顶式,布绿色琉璃瓦,顶端置葫芦瓶宝顶,每层檐转折处翼角高翘。内置旋状木梯,游人拾级而上,可揽澧城风光。

民间传说

吕洞宾游澧州

  宋乾道初年,吕洞宾来到澧州,一副道人打扮,“衲衣鬟髻,箬笠草履”,沿途行乞。晚上在玄妙观栖息,有时就睡卧在沙洲上,当地人谁也不认识他。一日,道人乘醉经过玄妙观西面小桥,正好与出行的澧州太守乔公相遇,挡住了道路。乔太守大怒,命人把因醉挡道的道士抓起来,并且准备治他的“妨碍公务罪”。道士也不反抗,只是说:“我喝醉了,我喝醉了,无话可说!”乔太守命人将他下狱,次日再审。到了第二天,道人还是没说话,他要来纸笔,写诗一首:
  暂别蓬莱到澧州,偶逢太守问踪由。
  家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时真个醉,知他愁是怎生愁?
  世间俗事难分别,身跨白云归去休!
  写罢,就腾云升空,冉冉而去。乔太守吃惊不小,现在才知道是吕仙,对自己的所为后悔不已。这一天是三月初三,乔太守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从此明月池东面的小桥就叫“遇仙桥”。明正德庚辰年(1520),澧州知州桐城人余珊主持修建遇仙楼,纪念吕洞宾游览澧州。

一比高下

  在那个时代,“遇仙楼”的修建,算是一件大事,规模也算宏伟,老百姓为之骄傲。相传当时湖北有个人是吹牛大王,号称吹遍全国无敌手。他知道澧州人杰地灵,要到此地一显身手。进入湖南,在离澧州城还有流水六十里路的顺林驿,遇到一个放牛娃,他不知深浅,要与吹牛王一比高下。牛皮大王不屑一顾,照样走他的路,随口说道:
  四川峨眉山,离天三尺三。
  你想上天去,只要手一板。
  放牛娃听后,跟上去,拉住牛皮大王,用另一只手朝前面澧州方向一指,说:
  澧州遇仙楼,修到天上头。
  你想上天去,还得往下走!
  牛皮大王听后自愧弗如,转身就走,不敢进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