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完成的絕響——大正8年的舊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

 皖林 2012-06-28
未完成的絕響——大正8年的舊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
2010-05-06 0:51
     日俄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明治39年(公元1906年),日本在六六艦隊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以建造艦齡在8年以內的8艘戰列艦和8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大量其他戰艦)為核心的艦隊整備計劃,即著名的第一次八八艦隊計劃。然而當時的日本根本沒有完成此雄偉計劃所必需的國力,難以解決的預算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海軍。最終,這一計劃隨著1906年10月1日『無畏』號戰列艦的下水而夭折。
       

        歷史的巨輪行進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海軍的野心也隨之膨脹,大戰爆發後的第二年,日本海軍拋出了一個妥協性的『八四艦隊計劃』,即到1923年建成一支以艦齡未滿8年的8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為基乾的艦隊。其中包括已經建成的和接近完工的扶桑級戰列艦2艘、伊勢級戰列艦2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4艘。計劃還包括撥款建造長門級戰列艦2艘,加賀級戰列艦2艘,以及天城級戰列巡洋艦4艘,其中天城級是該計劃預計完成時艦齡將滿8年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替代艦。真正的八八艦隊計劃則確定於大正8年(公元1919年),並於翌年獲得國會撥款,預計於大正16年(實際為昭和2年,即公元1927年)完成。計劃包括2艘長門級戰列艦,2艘長門級放大改良型加賀級戰列艦,4艘天城級快速戰列巡洋艦,4艘紀伊級戰列艦,以及4艘13號型戰列艦(艦名未賦予)。這樣,計劃就由原來的建造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變成了建造12艘快速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而實際上以戰艦身份完工的只有第一批次的兩艘長門級,長門和陸奥於大正10年(公元1921年)先後完成。與此同時,華盛頓裁軍會議確定了英米日三國主力艦10:10:6的比例,長門級以後的所有戰艦都被迫停工,或拆毀或移作他用,雄心勃勃的大正8年八八艦隊計劃也永遠失去了變為現實的可能。

長門級(計劃一、二號艦)

        該級艦是世界上最早裝備16英寸級別(406毫米或以上口徑)主炮的戰列艦。長門級的設計工作肇始於大正5年,也就是1916年,計劃於大正9年完成。當時它是八四艦隊計劃中的一號艦,由先前的伊勢級改進而來,原計劃搭載14英寸火炮。後來因為擔心英德等國裝備15英寸海軍炮而修改了原計劃,改為直接搭載三年式45倍徑410毫米主炮8門,三年式50倍徑140毫米副炮20門,也就是日後長門級的初期方案。日德蘭海戰結束後,負責長門號建造工作的平賀讓博士根據此戰的經驗教訓對長門級作了進一步修改,主要改動有:主炮仰角增至30度;安裝80000馬力主機(21臺艦本式鍋爐,4組蒸汽輪機)使航速比先前計劃提高2節,達到26.5節;采用集中防御方式,撤銷主裝以外的艏艉水線裝甲與舷側上部裝甲;強化彈藥庫和炮塔頂蓋防護;在司令塔、舵機室、操舵室、機艙、煙路等要害部位增設裝甲;水平主防御裝甲增至70毫米以提高對遠距離炮戰中大角度落彈的防御能力等等。修改後的長門級主裝甲帶厚度12英寸(VC鋼),並在水線下外板內側增設3道1英寸厚的HT高張力鋼,標准排水量因此增加約1300噸,達到了32700噸(估算數據)。另外,在建造陸奥號時,主持施工工作的平賀讓(時任造船中監)曾提出一個防護改良案,即將陸奥號的主裝甲帶由垂直安裝改為下端向內傾斜,傾角12度。這樣就可以削減主裝甲帶厚度,並利用節省下來的重量增加2門主炮(1、4號炮塔改為三聯裝)。不過這樣一來,就會使陸奥號的建造進度大幅拖延。最終艦政本部沒有采納這一提議,轉而將其應用在長門級之後的加賀級上。正是這一決定在1年後的華盛頓會議上挽救了陸奥。

1920.10.27 宿毛灣標柱間全速試航的長門

大正10年(1921年)長門號竣工狀態側視綫圖

長門級要目(竣工時):
艦長215.9米,艦寬28.96米,吃水9.08米
標准排水量32720噸,常備排水量33800噸,滿載排水量39700噸
三年式410毫米45倍徑主炮8門,三年式140毫米50倍徑炮廓副炮20門,三年式76毫米40倍徑高炮2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個(水上4水下4)
主裝甲帶305毫米,主水平裝甲51至70毫米,主炮塔正面305毫米,四周230毫米,頂部127毫米,炮座292毫米,指揮塔355毫米
主機功率80000馬力,最大航速26.4節,航程5500海裡/16節

加賀級(計劃三、四號艦)

        該級艦是以平賀讓的陸奥號改良設計案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改進型號。包括加賀號和土佐號2艘。大正7年(公元1918年)完成基本設計,大正9年動工。標准排水量39900噸,主要火力為410毫米炮10門,以雙聯裝的形式安裝在5座主炮塔內,三年式50倍徑140毫米副炮20門。主機為蒸汽輪機,額定功率91000馬力,設計航速26.5節。平賀讓在陸奥號上提出的傾斜裝甲案(倾斜12度)在加賀級上得到了應用,主裝甲帶厚度則相應減為10至11英寸(VC鋼)。作為補充,加賀級在輪機艙壁上加鋪了一層約3英寸厚的裝甲隔壁,作為保護輪機艙的最後一道防線。鑒於魚雷兵器的迅猛發展,加賀級還在水線以下的艦體中段設置了防魚雷突出部,並且內部有一道3英寸厚的裝甲隔板由主裝甲帶向下一直延伸至船底。此外,加賀級對水平防護也更加重視,主水平裝甲帶厚度達到120至160毫米。兩艦最終的結局盡人皆知,加賀號接替在關東大地震中破損的天城號,被改建成了日後大名鼎鼎的加賀號航空母艦;土佐號則與另外幾艘條約廢艦薩摩號、安藝號一起被草草改建成為『射擊試驗標的艦』,在獲得了大量珍貴的關於主炮射擊及艦體防護方面的實戰數據後,按條約規定於1924年4月自沈。

加賀級完成狀態想象圖

加賀級完成狀態海試想象圖

加賀級設計案側視綫圖

加賀級(戰艦型)作戰想象圖

珍貴的加賀級設計案精密預製模型寫真

靶艦土佐,大正14年1月31日呉工廠,海沒處分出港中

射擊試驗中的靶艦土佐

加賀級要目(設計值):
艦長231.7米,艦寬30.5米,吃水9.4米
標准排水量39900噸,滿載排水量44200噸
三年式410毫米45倍徑主炮10門,三年式140毫米50倍徑炮廓副炮20門,三年式76毫米40倍徑高炮4門,610毫米魚雷發射管8個
主裝甲帶280毫米/12度傾角,輪機艙裝甲76.2毫米,艏艉水線89毫米,主水平裝甲120至160毫米,主炮塔正面305毫米,四周230毫米,炮座300毫米至230毫米,指揮塔355毫米
主機功率91000馬力,航速26.5節,航程5500海裡/16節

天城級(計劃五、六、七、八號艦)

        該級艦共四艘,為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替代艦型,即戰列巡洋艦。計劃艦名分別為天城、赤城、高雄、愛宕。火力與加賀級相同,安裝410毫米主炮10門,分裝在5座雙聯炮塔內,另有140毫米炮廓副炮16門。與加賀級不同的是,天城級艦體更長,防護較弱,上層建築改為長艏樓型,因此中部炮塔安裝位置得以提高。天城級規劃排水量41200噸。如果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長門級現代化大改裝的標准對天城級進行現代化改裝,則可能超過5萬噸。天城級計劃安裝19臺艦本式鍋爐,為此專門為其增設了一個煙囪。理論上,主機功率達到131200馬力,設計航速高達30節以上,並且由於艦身延長帶來了更大的艦內空間,續航力亦大幅提昇。大正9年(公元1920年)12月6日,天城號和赤城號同時在橫須賀和吳港海軍工廠鋪設龍骨,愛宕號及高雄號則在1921年11月底和12月初纔開工建造。大正10年(公元1921年),根據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會議上達成的協議,天城號、赤城號兩艦被改建為大型艦隊航母,高雄號、愛宕號則中止建造並解體。其中,於橫須賀船臺上建造的天城號在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中震壞了艦體,修復不能只得拆毀,遺缺則由加賀號頂替。赤城號最終以大型艦隊航母的身份出現在聯合艦隊編制序列中,高雄和愛宕的艦名則賦予了後來的高雄級重巡洋艦。

天城級完成狀態想象圖

天城級(巡洋戰艦型)服役狀態想象圖

天城級/紀伊級設計案側視綫圖

天城級要目(設計值):
艦長251.8米,艦寬30.8米,吃水9.5米
標准排水量41217噸,滿載排水量47000噸
三年式410毫米45倍徑主炮10門,三年式140毫米50倍徑炮廓副炮16門,4門十年式十二公分45倍徑高角炮(此炮即後來大名鼎鼎之八九式127毫米炮的前身),610毫米魚雷發射管8個
主裝甲帶127至254毫米,炮塔152至229毫米,司令塔350毫米,甲板89至95毫米
主機功率131200馬力,航速30節,航程8000海裡/14節

紀伊級(計劃九、十、十一、十二號艦)

        該級艦前兩艘計劃艦名分別為紀伊、尾張,後兩艘並未賦予正式名稱。駿河、近江為後人推測艦名。該級艦實際上就是由天城級衍生而來的防御強化型,而從艦隊譜系繼承上講則是加賀級的後續艦,也就是高速戰列艦。紀伊級的外形、尺寸、武備、主機功率都與天城級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天城級的基礎上強化了防御。各部位裝甲厚度基本上都達到了加賀級的水平。理論上,紀伊級的排水量為42600噸,比天城級要高出1400噸。最大航速則略有下降,只有29.75節。

天城級/紀伊級設計案側視綫圖

紀伊級要目(設計值):
艦長252.3米,艦寬30.8米,吃水9.6米
標准排水量42600噸
武備同天城級
防護同加賀級
主機功率131200馬力,航速29.75節,航程8000海裡/14節

『戰艦13號』級(計劃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號艦)

         該級4艘戰列艦沒有一艘得到官方正式的命名,因此後人們只能以『戰艦13號』級來稱呼她。作為大正8年八八艦隊計劃中的最後4艘主力艦,『戰艦13號』級是一級在20世紀20年代中葉就計劃搭載8門五年式四十六公分主炮、全面增強防護且具備等同於紀伊級的30節航速、常備排水量達到或超過47500噸的如同大海怪一般的戰列艦。如果該級艦能夠按計劃於大正16年前後建成,那麼她將成為比大和級早14年裝備18.1英寸主炮的戰列艦。如果按照長門級進行現代化大改裝的標准對該級艦進行改裝,估計其滿載排水量將有望突破6萬噸。『戰艦13號』級最初計劃裝備研發中的『五年式45口徑36厘炮(實際口徑480毫米)』,但該炮在試射中炸膛,因此被迫改為當時同樣在研的五年式460毫米45倍徑主炮,該炮炮身長21.13米,重227噸,彈重1460公斤(不過,該炮與那門炸膛的480毫米炮一樣有著炮栓強度不足的問題)。得益於巨大的噸位,該級艦的裝甲防護空前強大:舷側主裝甲帶最大厚度達到了330毫米並具備15度傾角,與加賀級和紀伊級一樣擁有輪機艙外的76毫米裝甲,艏艉水線部位設有127毫米裝甲,輪機艙上方水平裝甲厚度為127毫米,彈藥庫和前後主炮塔附近水平裝甲厚度為160毫米,水線以下還設有防雷隔艙。為了達到設計要求的30節航速,該級艦的艦體瘦長(水線長267米),長寬比約為8.67(大和級約為6.58),比大多數戰列巡洋艦還要纖細。但考慮到其空前的防御水平,日本人還是將其歸類成了『高速戰艦』。與此同時,該級艦計劃安裝多達22臺的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主機最大輸出功率預計可達150000馬力,足以驅動這艘龐大修長的戰艦達到30節左右的航速。在上個世紀20年代,這將是一艘夢幻般的巨艦,我們甚至可以在後來的大和級戰列艦身上看到她的影子。遺憾的是,她也一樣被1922年2月6日簽訂的《限制海軍軍備力量條約》扼殺了,雖然當時的日本不一定能將她建成......

“戰艦13號”級完成狀態想象圖

“戰艦13號”級設計案側視綫圖

『戰艦13號』級要目(設計值):
艦長279米,艦寬30.8米
標准排水量47500噸
五年式460毫米45倍徑主炮8門,其餘同紀伊級
主裝甲帶330毫米,輪機艙裝甲76.2毫米,艏艉水線部127毫米,輪機艙上方水平127毫米,彈藥庫、前後主炮塔水平160毫米
主機150000馬力,航速30節,航程8000海裡/16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