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养生之中医“八养”

 张进乐斋 2012-07-04

春季养生之中医“八养”

发表时间:2012-03-29 16:46  文章来源:网络健康饮食资讯  文章作者:健康饮食疗法整理  文章点击: 110 次
[健康导读]春季养生,首推中医。传统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应注重八“养”,即“养阴、养阳、养气、养脑、养脾、养胃、养肾、养肺”。
春季天气多变,万物萌发。此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所以,春季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所以,春季应注意养生。说到春季养生,自然首推中医“八养”:
 
  养阳。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是指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阴。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春季养阴需纠正营养失衡,注意清淡饮食,经常吃以下食品可以改善心阴虚症状: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洋葱、胡萝卜、花生、山楂等。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药物以增加疗效。
 
  养脾。春季易湿困,此时需养脾祛湿。这是因为,健脾主益胃,祛湿主清热,脾健运则湿难停滞。春季祛湿应多食小米、小豆和鲫鱼——实际上本草纲目已经说明白了,小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赤小豆,《药性论》说它能“通气、健脾胃”;鲫鱼甘鲜美味,有健脾、补虚的功能。三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湿、利湿消肿之效。
 
  养肺。春季气温变化不定,空气污染严重。人体当中最容易被之所伤的,便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因此,春季养肺对于健康非常重要,所谓药补不如食补,春季养肺,不妨巧用食疗方法,食疗养生网推荐杏仁粥、萝卜饮及杏仁雪梨山药糊。
 
  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养肾。中医专家认为,“如果春季不注意养肾的话,会出现肾亏的现象。” 而西医也认为,春天比较容易造成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很多感染会影响到肾脏,激活免疫系统,引起损伤。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养胃。春季天气仍凉,胃病易多发与复发。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养气。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上面提到的春季中医养生“八养”,只是一个纲要。那么,春季养生该摄取哪些营养以及怎样调整饮食呢?食疗养生网教您一句顺口溜:“春天里来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