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者:王祖雄;易水学派脏腑议病说及其发展演变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7-04

我国宋元时代的张元素,弟子李呆、王好古,再传弟子罗天益,这一直接师承相传,而又各具特色的医家所组成的易水学派,系以脏腑证候的病机及治疗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以下简称为脏腑议病说),并又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一个学术流派。本文试图对易水学派的脏腑议病说及其发展演变,作一初步探讨,并以之就正于同道。一、脏腑议病说的渊源和规模 南宋医家张元素,字洁古,河北易州(今河北易水)人,为易水学派的开山。著有《医学启源》、心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等书。张氏倡“古今异轨”之说,富有革新精神,以脏腑议病说作为其学术思想,其源乃首出于《灵枢》、《金厦》。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的“五藏之病变”、“六府之病”,《经脉》篇的“是动病”、“所生病”,《本藏》篇的“二十五变”,以及《金匣·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的“五胜病各有十八”等记载,均属元素脏腑议病说的理论依据。嗣后,相传为东汉华佗所著的《中藏经》内,综合《灵枢》、《金匾》而论述的《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凡十一篇,唐代孙思邀著《千金要方》所类列的脏腑虚实病症约数十篇,以及北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以寒热虚实分析五脏病证等内容,均对元素的脏腑议病说,起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