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认识什么是光源。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学习重点: 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难点: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小孔的硬纸卡及底座,手电筒。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我们一走进教室,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来,老师就能看到大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现在如果我们把教室中的窗帘拉上,并关闭了所有的光源,你发现什么?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散思维 小组合作 1.联系生活,寻找光源。 师: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那么什么是光源呢? 生:________________ 师:首先我们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教室里的光源。 生:________________ 师:接下来各小组把你们找到的光源写在卡片上,看哪个小组写得多,写得好? 每个小组找出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小组写的光源有哪些?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其它小组有补充吗?。 生:__________________ 师:月亮是发光物体吗? 生: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分类。 师: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光源,根据课本提示我们把光源分成________、______两类。 老师这里呢,给这些光源小朋友安了个家,有天然光源的家,有人造光源的家。下面每个小组先讨论讨论,看看这些光源属于哪个家的成员。 讨论好的,请举手。好,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把你说中的光源分一下类,给它们找到家。 生:抽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 师:我们看看大家把这些光源小朋友领到自己家了吗?一组,二组……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挺棒,谁也没有做错事,把小朋友领到别人的家。 3.活动:我看见了光 师:刚才呢,我们找到了很多光源,还给它们分了类,下面,我们找找教室里有什么光源。 生:_______________ 师:如果打开电灯,整个房间就被照亮了;平时我们看到太阳一出来,整个大地都被照亮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光的传播路线。再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会打一个亮点(演示)。但也无法看到中间的传播过程。请大家猜测一下,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呢? 学生猜测,师板书:光沿着______传播。 生:直线。 师: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大家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 生: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是直的,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直的等。 师: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带孔的纸板,中间还栓有细线,下面请大家想一想,怎样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一起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下面同学们就试试吧! 生:合作探究,分组实验。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学生汇报、演示实验。 师:同学们表现的很好根据找出发光物体的数量进行评价:1-3个(一般),4-5个(良)5个以上(优) 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各尽所能,思维拓展 师:光的传播路线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要想进一步证明它,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三、结束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光的传播,懂得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好多同学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光源,还发现了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注意观察生活,留心我们周围的世界,那里还有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呢! 附:板书设计 7.光的传播 天然光源:太阳、火、闪电、萤火虫 人造光源:电灯、电视、焰火、手电筒等 光源: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光源(举例说明至少5个):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 实验目的:证明光是否沿着直线传播。 实验材料:按组准备四块规则的纸板(长、宽约20厘米)、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 实验步骤:1、先把四块硬纸板用橡皮泥按一定的距离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打开手电筒对准硬纸板中间的孔,观察手电筒的光照到了那里? 2、如果把其中一块硬纸板拿开一定的距离,观察手电筒的光照到了那里? 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