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苏迷 2012-07-06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山东潍坊木刻年画并称我国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它产生于明末到清康熙、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天津杨柳青成为民间年画中心,被称为“南柳北柳”。驰名国内外,并传入日本,对日本“浮也绘”有相当影响。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主要形成是门画、中堂和屏条。内容主要为“辟邪纳福神像”和“新年欢乐节庆”两大类,山外还有“石俗生活”,“名胜时事”、“戏戏颇事”“花鸟蔬菜”等内容。采用木版套印。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间气质和民族特色,刻工精细秀雅,构图丰满热闹,色彩鲜艳明快,造型简练夸张,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解放前夕,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度衰落,转向印刷封建迷信品。解放后,创作出一批批木刻年画,曾先后在意大利、日本、美国、德国展出。作为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仍散发出熠熠的光彩。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古书里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茶、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剑、一个拿叉,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地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板印刷制作。民间年画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民间木版年画的体裁有很多,也很讲究。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区别。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于窗旁,斗方则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是各有规矩。总之,过年时,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既用以表达了主人的心愿,又布置烘托了节日气氛。

  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渐渐被淘汰。年画只是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年画艺术家创造了新的年画形式,并用以表现现实生活。至五十、六十年代新年画一直兴旺发达。它已经改用新的印制技术,印数和发行量极大。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画种出版数量能达到年画的出版量。年画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

 

   以上几幅照片中的年画都是阿英老人个人保留的民国时期制作原版年画,能够保存如此完整,实属不易啊!

   三丫在此借年画向大家拜年了!尤其是要感谢茉莉姐姐.珍妮姐姐.莫郁姐姐.田间地头姐姐给予的支持,每次发照片我都要想起茉莉姐姐鼓励和教导我的声音,可惜我们天南海北不能相聚,三丫妹妹衷心的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幸福.快快乐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