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江南——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中,花板最少。有两块二十四孝故事花板,学习一下。
是不是自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全相二十四孝》起,二十四孝故事就一直是明清建筑构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材之一。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二十四孝故事第十二则:《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二十四孝》中的第十六则故事:《闻雷泣墓》,又称为《王裒泣墓》。“王裒”,花板中似乎刻作“王褒”。
王裒,字伟元,事亲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雷,即奔墓所,拜泣告曰: 裒在此,母勿惧。 隐居教授,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遂三复流涕,后门人至废《蓼莪》之篇。
阿香是传说中推雷车的女神,也就是她在控制雷电。宋 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王裒的祖父王修,是魏国的名士,官至大司农郎中令;其父是王仪,为司马昭的司马,因讨伐东吴失败,直言得罪了司马昭而被杀害。王裒就携其母,将其父的灵柩运回家乡昌乐,隐居起来,自耕自食,并以教授为生。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知王裒贤德有才,不仅给其父王仪平反,并多次邀请王裒做官,但王裒坚辞不就。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汉刘曜攻陷洛阳,大肆烧杀抢掠,齐地盗匪四起,亲戚朋友大批南迁,但王裒恋祖茔不肯离去,遂为盗贼所害。
其实,早在唐宋辽金诸朝就有很多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集,孝子的人选差异也颇大。但是元人郭居敬编的《全相二十四孝》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
宋代 |
董永 |
杨香 |
陆绩 |
姜诗 |
王裒 |
曾子 |
郯子 |
丁兰 |
蔡顺 |
大舜 |
老莱子 |
郭巨 |
金末 |
董永 |
杨香 |
陆绩 |
姜诗 |
王裒 |
曾子 |
郯子 |
丁兰 |
蔡顺 |
大舜 |
老莱子 |
郭巨 |
元代 |
董永 |
杨香 |
陆绩 |
姜诗 |
王裒 |
曾子 |
郯子 |
丁兰 |
蔡顺 |
大舜 |
老莱子 |
郭巨 |
宋代 |
王祥 |
孟宗 |
刘伯瑜 |
刘殷 |
鲍山 |
曹娥 |
田真 |
赵孝宗 |
刘明达 |
王武子 |
鲁义姑 |
原谷 |
金末 |
王祥 |
孟宗 |
刘伯瑜 |
刘殷 |
鲍山 |
曹娥 |
田真 |
赵孝宗 |
刘明达 |
王武子 |
鲁义姑 |
原谷 |
元代 |
王祥 |
孟宗 |
仲由 |
闵损 |
刘恒 |
黄香 |
江革 |
吴猛 |
庾黔娄 |
唐夫人 |
朱寿昌 |
黄庭坚 |
郭居敬所编“二十四孝”人选和宋版的“二十四孝”相比较,删除了十例,这十例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是删除了极端愚蠢的孝行,如王武子(妻)刲骨疗亲、刘明达舍子孝母、曹娥泣江寻父。
其二,唐宋“二十四孝”中有些孝行并非对父母的孝敬或奉养,而是属于兄弟之间的友爱或亲属之间的情义,如田真,赵孝宗,鲁义姑。所以郭居敬删除了上述数位孝子。
第三类是所谓“孝子”的孝行并不明显,不具特殊性、典型性。如韩伯瑜、原谷的孝行。至于刘殷为了祖母在冬天吃不到芹菜而大哭,其中情节可能因为与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情节雷同而被删除了吧。
郭氏添加的十例是:仲由为亲负米、闵子骞单衣顺母、刘恒亲尝汤药、黄香扼虎救父、江革行佣供母、吴猛恣蚊饱血、庾黔娄尝粪、唐夫人乳姑不怠、朱寿昌弃官寻母、黄庭坚亲涤溺器等。
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二十四孝还是有许多不近人情的过分之处。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
“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
还有其它一些花板,也一并附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