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湘君:扶正法调治风湿

 sxxzwd 2012-07-09
        面对西医无法根治的顽疾——风湿免疫性疾病,龙华医院终身教授陈湘君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找到了中医正气观与现代免疫概念的内在相通之处,提出以扶正法为主调治风湿病的观点。

  陈湘君

  1939年3月生,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临床医学院终身教授,上海市首批名中医,龙华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三、第四、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出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现代医学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多以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主,缺乏能双向调节免疫失衡的药物。

  面对西医无法根治的顽疾,龙华医院终身教授陈湘君经过30多年的探索,找到了中医正气观与现代免疫概念的内在相通之处,提出以扶正法为主调治风湿病的观点。

  她说:“现代医学已在免疫调治风湿病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医的着眼点在于运用扶正祛邪的基本治则,内调人体内在正气,外避各种致病诱因之邪气,使人体的免疫系统自动地调节到正常有序的状态,从而控制疾病的活动,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风湿患者体质较虚

  风湿病是一个新兴学科,上世纪40年代起国外开始有风湿病学会,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这一学科从内科中独立出来。

  “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曾有一位青年男性病人突然高热不退,查不出原因,后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已经侵犯到脑中枢,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可见当时对风湿病的认识还较粗浅。”陈湘君说。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湘君在龙华医院内科病房中接触了较多的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当时对这两种疑难病西医也感到束手无策,诊治多以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主,缺乏特效药物。在老主任吴圣农教授的带领下,陈湘君大胆运用中医内外合治,使患者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初战告捷,自此陈湘君开始了对风湿病长达30余年的战斗。1982年在全国风湿病会议召开及中华风湿病学会成立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乘此东风创建了风湿病专科,由吴圣农教授、陈湘君主任等负责,正式从大内科分出而独立成科。如今,陈湘君领衔的风湿病专科已被纳入首批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行列,2005年通过上海市卫生局验收成为上海市首批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2009年又先后入选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专科。

  为了搞清风湿病的真面目,陈湘君经常向西医同道学习,还派研究生赴仁济医院学习。她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并从一次次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中,逐渐找到以健脾补肾法为代表的扶正法为主治疗风湿病的诊疗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温肾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补肾固精法治疗狼疮性肾炎”、“健脾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养阴清热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益气温温散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一系列临床研究,均获得较好的疗效。

  广义上的风湿病有100多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节、肌肉疼痛。在祖国医学中虽无风湿病这一名称,但关节酸痛则以“痹证”统论之;如以肌肉痿软无力为主者则归为“痿证”辨治。就痹痿之病因来看,历代医家往往将痹证之因归为邪自外入,与风寒湿三邪密切相关;而痿证则偏重自内而生,与脾虚内生湿热有关,很早也有医家认识到痹证的发生与体虚感邪有关。

  陈湘君认为,风湿病患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而发病,患病后体质多较虚弱,即使在风湿病急性活动时期,也往往存在着正气不足的一面,因此,风湿之治,更重扶正。根据病人体质,或考虑病变之因,或防病于未然,只要辨清根本,抓住病机与主症,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湘君认为临床运用扶正法时,需注意辨证论治,针对患者病情和体质,兼顾其气血阴阳。血虚当补血,同时应辅以补气之品;气虚当补气,同时也应辅以补血之品,以使气血调和。阳虚宜补阳,同时辅以补阴之药,因为阳根于阴,使阳有所依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阴虚宜补阴,也要适当辅以补阳之品,达到滋而不腻的目的。

  

  辨证结合辨病

  “中医的辨证分型,要考虑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同时要考虑到西医的诊断标准,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陈湘君认为,在临床运用扶正法调治风湿病时,仍须以辨证论治为前提,结合不同风湿病特点,总结出不同风湿病各有其较为突出的脏腑虚,进行针对病机的辨证施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关节局部肿、痛、僵甚至畸变,乃至全身多关节废用为特征,是一个本虚标实之病。发病原因尤其与患者脾气亏虚、阳气不足有关,在此基础上,可合并湿热或寒湿之邪而发病,后期则往往挟痰湿淤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情虽复杂多变,但其发病多在肝肾精血亏虚、邪火内生的基础上,感受风湿热毒或因烈日暴晒,热毒内侵,内外相合,内伤脏腑而致病。故本病是一个肝肾亏损为本,邪毒亢盛为标,本虚标实的疾病。

  干燥综合征主要有口、眼干燥、关节疼痛等表现,其病机为阴虚燥毒,其病本当责之肝肾。其发病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肝肾阴虚,加之后天经产乳育之苦,以至津伤血耗而成阴虚血弱之体。肾阴亏虚,肝木失于涵养,双目干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反灼肺金,肺失肾阴滋润,则鼻咽干燥,或伴干咳痰黏。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先天的支持,肾阴不足,脾胃失养,无法化生水谷精微,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枯胃燥,而见口舌干燥、吞咽食物亦随之困难。因此肝肾阴虚为本,燥毒为标是本病之病机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后加剧为临床表现。该病是由于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外感寒邪,内寒与外寒相合,寒性凝滞,凝痰成淤所致。

  “在全世界范围内,风湿病都不能根治,没有痊愈一说,只有临床治愈的概念。因为病根还在,一旦疲劳过度、受寒、饮食不节,就会复发。”陈湘君说,临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症状缓解,甚至恢复一如常人,此时病人自以为病情已愈,即不再来就诊,并停用了一切中西药物,不久却因感冒或疲劳等情况而诱发或加重。

  她提醒病人,应当长期运用扶正法培固正气,避免病情反复。即使在病情的缓解期仍需坚持中医药的调治以治其本,益气养血,补益肝肾。若服汤药不便,可改用丸药或膏剂内服。如益肾蠲痹丸、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以及在冬季服用有针对性的膏滋药等。即便病人症状完全缓解而停药,也须养成定期赴专科门诊随访的习惯。

    

到西医院偷师学医

        论起临床经验来,陈湘君比同届的医生晚了整整十年。

        1962年,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陈湘君被分配到了上海中医文献馆做助理馆员。上大学的时候,她爱跳舞,好动活泼,但到了文献馆之后,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老馆员从中医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将某个疾病的理论归类整理。虽然这里的氛围跟她开朗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但她沉下心来,在十年中翻阅了无数的中医历史文献,为她奠定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1972年,中医文献馆因“文革”闭馆,陈湘君面临一个选择,从临床重新开始,或是分配到大学图书馆继续从事文献管理,她选择回到临床,成了龙华医院的新人,而此时,她的同学都已经临床经验很丰富了。“当时我毕竟只有33岁,还年轻,身体还好,我决定要拼一下!”

        那之后的几年,陈湘君下了夜班从不休息,早晨查房结束后,就穿着白大衣跑遍了上海各大医院,向有名的专家教授“偷师学医”。陈湘君说:“那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当中管理比较乱,我就穿着白大衣混到中山、华山等医院去,跟着医院主任查房,教授查房时会从西医角度分析诊断要点、病情及治疗,我就拼命记下来,然后下午回来就查资料做笔记。”而不跟着名师查房时,她也不闲着,有空就到本院的心电图、B超科室学习,就这样“不付学费”地边工作边学习两三年后,陈湘君加深理解和掌握了西医理论。

        在患者眼里,陈湘君是慈祥、没有架子的专家,可是,在历届学生的眼里,陈湘君却是一个要求严格的导师。曾经有一次教学查房时,一个学生因为病史写得非常不好,而被她当场撕掉要求重写。“以前对学生非常严格,后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还是觉得不能操之过急。学术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不可能一跃而成,所以对学生多讲讲怎么入门,点出要害,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中医新一代的接班人。”陈湘君说。

        进入古稀之年的陈湘君,除了带硕、博士研究生外,还要带教西医学习中医高级研修班。为了让非风湿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风湿病诊治要点,她每周三抽出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讲解一个常见风湿病,这样半年多的时间,硬是把100多种常见风湿病过了一遍。“只有对风湿病有了认识基础,临诊学习时就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在上海,许多人都知道陈湘君和她的爱人刘嘉湘是上海惟一的一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夫妻,让人感叹“只羡鸳鸯不羡仙”。

        对于夫妻相处之道,陈湘君说,她参加临床工作50年,前十年是积累阶段,为了支持丈夫搞肿瘤研究,她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承担起全部家务和孩子的教育,孩子进高中后,才逐渐外出参加全国的学术会议。孩子读大学前,很多进修机会都让给了别人。直到孩子进入大学后,她日以继夜投入工作,要把过去的时间补回来。“只要你愿意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陈湘君笑着说。
复方“自身清”
        组成:生地黄、生黄芪、生白术、生甘草、白花蛇舌草、丹皮等。

  功效:益气清热解毒,主治轻中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肝肾阴虚、热毒内扰型。

  加减:面足虚浮,蛋白尿多者加莲须、玉米须;关节疼痛加玄胡索、鸡血藤;肝损胁痛者加垂盆草、田基黄;红斑高热者加龙胆草、青蒿、鸭跖草;咳嗽痰多者加鱼腥草、象贝母
风湿病吃什么好?
 
        身体周刊:风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现代人易患哪种风湿病?

  陈湘君:近年来,风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位居首位,其次是干燥综合征

  迄今为止,仍未发现风湿病发病的确切原因,但是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与遗传因素有关。其次,工作紧张、疲劳过度、空气、饮食污染诱发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另外,风湿病患者多为女性,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现在饮食中的激素污染,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紫外线暴晒也是诱因,曾有一个女孩因在海边沙疗暴晒,而诱发红斑狼疮。

  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甚至小孩也有。

  很多办公族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寒气侵入关节,易引发关节炎。因此,要提醒大家,夏季不要贪凉,在空调房中应注意保暖,多披一件衣服。

  有些女孩为了“美丽动人”,即使在冬天也穿超短裙,使关节长期暴露在寒冷空气中,都会诱发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在起病两到三年之内,如不积极配合治疗致残率较高,严重的会导致关节变形。

  干燥综合征在风湿病中排名第二,早期以口干、眼干、腮腺肿大、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后期则以肺纤维化、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为主。发病群体也以中青年为主,这与工作压力大、持续工作、长期疲劳、睡眠少等因素有关。

  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以前生活条件差时营养不良发病率高,现在营养好,进食虾、蟹、蛋黄、海参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过多,饮酒过度,都是诱发痛风原因之一。

  以前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痛风,现在已呈现低龄化倾向,中青年较多,与这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关。

  

  身体周刊:风湿病患者日常应如何调养?

  陈湘君:风湿病患者的保健涉及饮食、运动、进补、药疗等诸多方面,红斑狼疮患者,要忌“芹菜、菌菇类”等易引起光敏感的食物,外出活动要避免长时间的强烈日照并采取遮阳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红斑狼疮患者往往思想压力大,可以在病情较轻的相对稳定期,做好充足准备,然后外出旅游,以愉悦身心,保持良好的情绪,可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有益病情的缓解。

  夏季时,红斑狼疮病人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如绿豆粥、虫草老鸭汤等。

  冬季,红斑狼疮患者雷诺氏征及网状青斑更加明显,一些病患会出现肢端坏死或甲周溃疡,一些病患手足会出现冻疮样红斑或呈多形红斑,此时需注意保暖,并可适当进补。要求在病情稳定期偏阴虚者可食用虫草炖鸭或清蒸甲鱼;偏气虚者可进食鸭汁粥、黄芪粥等。

  寒冷对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一种非良性刺激,寒主收引,使气血闭阻,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血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冬季宜注意保暖。保暖有利于保护关节,可以减轻运动器官的负担,促进局部血液流通,改善局部营养,加快组织更新,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在饮食调摄方面,活动期患者宜辛甘平补或清补;相对缓解期,特别是冬季严寒之时主张温补为主,人参、鹿茸、肉苁蓉、肉桂等随证选用。但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属于阴虚内热体质者要慎用

  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则更强调低嘌呤饮食,禁食酒类、动物内脏等食物,少食豆制品、动物蛋白,多食清淡纤维素高的饮食。

  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需要睡硬板床,注意腰背等好发关节的防寒保暖、适当注意腰背关节的锻炼外,尤其需要多食温肾壮督之品,如鹿茸、核桃肉、狗肉、羊肉等。


医者的身体
 
        “老两口”泡杯茶捧卷书

  眼前的陈湘君,戴着眼镜,温文尔雅,透着江南水乡的柔美。凡是碰到同事、熟人,甚至是电梯员,她都点头打招呼,平易近人。

  与照片上的圆润相比,陈湘君清瘦了不少,更加显得小巧玲珑了。今年3月份由于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体重从90斤降到84斤。因为有高血压家族史,所以她特别注意高血压的调养,尤其是心情不能急躁,要心平气和。在饮食方面,她注意少盐、少油、少脂肪,多吃水果和蔬菜,肉类主要以鱼肉、白肉为主,少吃红肉,因为红肉的胆固醇、脂肪含量高。早饭往往是麦片、粗粮、白馒头加酱菜、肉松,午饭就在医院解决。73岁的她仍坚持每天自己做晚饭。

  她喜欢素食,尤其是豆制品,拿手菜是“豆腐干炒素”。她说,豆腐营养丰富,豆腐里有很多人体需要的蛋白。一两大豆的蛋白等于一两瘦肉,或三个鸡蛋,或四两大米。豆腐里还含有钾、钙、镁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牛奶还多豆腐里有五种抗癌物质,尤其是异黄酮,可以预防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肥胖者和心脏病人经常吃豆腐,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中医也认为,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经常吃还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陈湘君在药物养生方面也颇有心得,她经常将冬虫夏草煮汤,与丈夫刘嘉湘每人喝两汤匙,起到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老年人适当补肾有助于延年益寿。”因为有高血压,血黏度较高,陈湘君每天在喝茶时放一勺三七粉,可起到活血化淤、通脉、消斑的作用。难怪陈湘君的皮肤光洁,不见一点老年斑。

  陈湘君特别提醒高血压的病友,血压随着季节有规律的变化,往往在10-11月份开始升高,5-6月份开始降低,因为冬季温度较低,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此时高血压患者往往比较注意按时吃药,而夏季温度高,血压较低,一些患者往往自行停药,这是不对的,可以减量但不能停药。

  在睡眠上,陈湘君主张顺其自然。她的睡眠不多,一般只睡六个小时。她白天休息的时间很少,晚上回家还要伏案看书、写稿子、编书,思路顺畅的时候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也没有倦意。她说:“虽然睡得少,但一定要保证睡眠质量,如果熬夜的话,第二天中午就要注意补眠,睡个午觉,这样才能保证一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生活上,“老两口”采取悠闲的态度。他们都喜欢读书,泡一杯茶,捧一卷书,恬静之余其乐融融。陈湘君尤其喜欢看小说,高中时期每周末就会读一部世界名著,她原准备退休后将以前看过的名著重读一遍,可惜退休后仍然忙于工作,只能抽空读读。刘嘉湘喜欢“倒走养生法”,陈湘君晚上回家后也跟着一起练倒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