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运用无字书支持幼儿的阅读

 dolphin bar 2012-07-09
如何运用无字书支持幼儿的阅读
 
以往,成人依仗对于文字的掌握,在孩子面前总是享有崇高的地位,即使是有较少文字的绘本,成人也愿意按照文字去讲给孩子听,而孩子也依赖于成人对于文字的朗读和解析,才能“理解”绘本的意思(至少很多大人和孩子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一旦遇到了无字书,大人往往会变得一筹莫展,而孩子则似乎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在图画面前,作为读者,大人和幼儿终于平等了。

什么是无字书

无字书是纯粹用图画来讲述故事或者主题的书,高质量的无字书,“图画就能说明一切”(Lukens,1999)。典型的无字书有莫妮克.弗利克斯的无字书系列(如图一),仅凭这个画面,我们已经能够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
有时候,我们也把一些仅有少量文字的图画书算作无字书,他们或是反复地重复一个句子,或是只出现一些象声词,或是只标明一些时间和地点,比如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1]。无字书呈现的主题和内容,都非常丰富,而且,无字书也绝非我们想象的,只适合年龄非常小的宝宝来阅读,从中认识一些物品和他们的名称,实际上,无字书的读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

 

图一 《大风》作者/莫妮克 弗利克斯 明天出版社

 

 

在《十朵小云》[2]这本无字书中,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10以内的数字,却没有出现一个数字;在《小红鱼》[3]这个本书中,讲述了一条小鱼惊心动魄的旅行,还呈现了复杂的水循环系统;《蒙蒙》[4]则讲述了一个无比深刻的接纳、宽容和多元的话题。我们既可以看到讲述婴幼儿日常生活的无字书,也可以看到反映宏大主题的无字书,而更多的无字书,还是为2-8岁的幼儿设计的,用图画向他们讲述故事的阅读材料。

 

为什么要给孩子看无字书

由于没有或少有文字,图画则承担了全部的叙述功能。而图画的直观性和图画与语言必然的联系,使得无字书承担了视觉语言、文化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结作用。小读者通过画面直接获得人物、动作、场景、序列和细节的经验,他们一边通过观察获取信息,一边学习如何解释这些图像,以获得更为完整和合理的概念;小读者通过画面所描绘的人物、事物和事件,学习社会流通的符号以及文学所提供的成人社会的预期,从而获得文学的体验和愉悦;小读者在阅读无字书的过程中,会将图像转化成口语,在成人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学习更为有效的读写技能。

年幼儿童在学习用文字来认知世界和表达自我之前,就能够用图像来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无字书恰恰支持了幼儿的这种能力,并给予他们更多机会去自主地运用这种能力。当代的幼儿,由于出生在一个充满视觉图像的环境中,他们身边的电视、电脑屏幕、户外广告无处不在,而这些充满设计感的视觉语汇已经帮助孩子完成了基本的练习,他们比以往有更多机会和能力去直接获取设计优良的图像中的信息,而不像已经识字的成人那样,去猜测图像所代表的文字内涵,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以从图像中直接获取意义(Avery,1996)。

同时,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的研究告诉我们,由于幼儿具有读图的能力,我们无需再把他们命名为“未做好阅读的准备者(not-yet-reader)”,如同那些具有各种阅读障碍和听力损伤的孩子一样,年幼儿童也可以在无字书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并增长读写能力。无字书阅读不仅可以使那些尚无法依赖文字进行阅读的小读者及早开始阅读,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胜任感,如同文章开头所说,很多孩子在看到无字书时,立刻感到了解放和与成人平等阅读的机会,甚至有的孩子会说:“这是我们小朋友会读,大人不会读的书。”

 

图二《小鸡和狐狸》【法】比亚蒂斯 洛迪格 著 接力出版社


 

由于没有文字的限制,小读者可以用多种方式讲述,而不必担心所讲述的是否符合正确答案。每个读者都可以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而这一点在无字书的阅读中显得更为明显。例如无字书《小鸡和狐狸》[5],讲述了一只小母鸡被狐狸劫走,熊、狗和公鸡奋力追捕,经历了千难万险,当追捕者终于追到狐狸和母鸡时,这对冤家已经在逃亡的过程中结成了深厚的情谊,最后,狐狸并没有吃掉母鸡,而是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熊、狗和公鸡也成全了他们,放心地返回了农场。成年人可能可以从中读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6],可能读到浪漫的私奔故事,而幼儿却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释。一名5岁的幼儿因为事先读过另外一个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7],于是认定这只小鸡是曾经被狐狸抚养过的,认为他们是父女关系。在此,由于没有文字的限制,幼儿会更加自觉地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来对图画内容和故事情节进行解释,以使其更加合理和符合自己的经验和情感。

总之,在幼儿面对无字书的讲述中,他们发展了对于故事的感觉(the sense of story),展示了对于故事的理解,操练了口头或书面的故事讲述的技巧,并且拓展了他们的认知能力(Nelson,Aksukoc,&Johnson,2001)。

孩子是怎样阅读无字书的

当幼儿拿到一本无字书,首先获取的是关于人物、动作、情绪(最明显的)和人物关系的信息。当地点、时间对情节发展构成影响时,幼儿才去关注这些信息,否则,即使这些信息被明显地标识出来,例如用钟表、日升日落等,幼儿仍不把它们当作主要信息。主要人物的想法、内心独白、情绪波动等偶尔会被幼儿主动感知并表述出来,经过成人的提醒或示范,幼儿能够主动地将可能发生的对话,人物的想法等用语言表述出来。我们以大卫威斯纳的无字书《七号梦工厂》[8]为例(表一),看一个4岁11个月的男孩(S)是如何获取和表述有关信息的(选其中四页为例)。

 

图像

S第一次表述

成人提示

S第二次表述

分析

很高的楼

这是一座摩天大楼,叫做帝国大厦(书中有文字标识(lable)),它太高了,一直伸到云朵里,在高层,可以看到外面云雾缭绕。

这是很高很高的帝国大厦,和云彩一样高。

S关注图画主体——高楼,并且能准确表达,但对描述性的信息(高耸入云)难以理解,经提示后可以把握

咦,我的帽子呢?原来是让小云给拿走了。你赶紧还给我。就还给他围巾了,不还帽子。

小哥哥一转身,发现了是小云拿走了他的帽子,他说:“你怎么拿走了我的帽子?”小云说:“别那么小气,我也送你一顶帽子啊!”……

小哥哥发现了小云,说:“这是我的帽子,还有围巾。”小云说:“我送你一顶帽子吧!”……

S较难分清叙述性语言和对话语言,以对话语言讲述为主,通过成人提示,开始模仿。并且想象更为丰富的对话情节。

老爷爷工程师真生气啊,什么样的云都有,真好玩。

老爷爷工程师生气了,可是,有的工程师看起来挺高兴,你看,他们笑嘻嘻的,好像很欣赏这些云自己设计的样子呢!

老爷爷工程师可生气了,因为小云都按照自己想的变样子了。可是这个叔叔和阿姨好像挺高兴的,他们喜欢这么漂亮的云。

S关注主要人物(前景人物),而在第一次讲述中忽略的背景人物,并且会跳出讲述进行评述。经提示后将非主要人物放入讲述,并进行合理推测。

小哥哥睡觉了,他睡在小云的身上。

天黑了,小哥哥回到家,原来小云也和他一起回家了。他有了一个云床,可以躺在云上睡觉了。他会做一个什么梦呢?看,窗外的云。

 

 晚上,小哥哥回家了,小云也到他家了。他躺在小云上睡觉,是云床。还不会掉下来。窗外还有小鱼的云朵呢。

图画通过色彩和空间都告知这是夜晚,但s并不能直接发现和表达,更没有关注主角在做什么。且不能说出和上文的联系(小云和他一起回家),经提示后能意识到时间变化和空间转换,以及情节连贯。

(表一,S阅读无字书《七号梦工厂》的记录)


 

一般而言,幼儿在无字书阅读和讲述过程中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见表二):

 

水平 表现

摆弄书

学习正确拿书,从上向下,从左向右看,一页一页地翻书

标记应答

用动作回答成人提出的标记性问题“小狗在哪里?”

图画命名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或回答类似的问题“狗狗”、“红色”。

倾听解释

听成人完整地解释故事情节,不提问题。

图像和行动

模仿成人解释单幅图上的图像和诸如谁、做什么等内容,较少关注情节的连贯性,较少讲述画面上没有直接表明的内容。

创造性讲述

用口语为图像配上情节,包括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试图用对话、描写等使故事情节更加合理

看图写话

自创无字书(或配以一定文字的图画书,以图为主)

 

在无字书的阅读中,幼儿有更多机会对图画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反复阅读,逐渐对情节进行补充,而成人的指导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如何指导幼儿阅读无字书

虽然无字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可以自由发挥的阅读空间,但无字书对于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幼儿读写能力的关键是口语经验的积累和转换,如前文所述,无字书提供了一个视觉语言和口头语言联结的绝妙机会,而在成人的示范和指导下,幼儿将能更好的学习讲述的技巧。

 

家庭中指导幼儿阅读无字书有如下几个要点:

1.通读全书。家长在带领孩子阅读前,最好先通读全书,对于全书的发展和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然后,在给孩子讲述前,请孩子也通读全书,由于没有文字的羁绊,孩子大多能很快翻阅完成,在头脑中对全书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合作的讲述。

2.给人物命名。由于没有文字,所以在讲述中容易出现错乱,可以根据书名或幼儿的经验给主角取名,给主要场所、物品找一个合适的词汇,对于次要人物等,则可以用比较随意的名称标识。例如在《七号梦工厂》中,s选择了用“小哥哥”、“小云”、“叔叔工程师”、“老爷爷工程师”这样的称呼;在《咣当先生》[9]中,经过成人介绍书名为“咣当先生”,幼儿就直接使用这个词作为全书讲述的主人公名称;而在《长长的路》[10]一书中,则将主人公命名为“黑骑士”。

3.幼儿为主,有限示范。第一遍请幼儿为主讲述,成人应关注幼儿对人物和情节的取舍。如果幼儿没有讲述的习惯或尚不胜任完整的讲述,也可以由成人为主讲述,但应注意尽可能只讲述与情节发展高度相关的内容,将更多细节留给幼儿自己发现。

4.关键问答,补充情节。第二遍鼓励幼儿加入更多人物对话的想象,例如:他说了什么呢?他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5.适当示范,丰富内容。第三遍讲述鼓励幼儿加入更多丰富的描写和内心独白,成人可进行一部分的示范,另一部分由幼儿完成。

6.及时记录,增强意识。用录音或笔录的方式将幼儿讲述的内容记录下来,读给他们听,帮助幼儿形成文字意识,理解说出来的东西可以被记录,体会自己能讲述故事的成就感。并鼓励幼儿对自己所讲述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7.多人参与,多种方式。允许多种讲述方式,可由多个成人参与,每人有不同的讲述方式,请幼儿进行评判,帮助幼儿体会同一个无字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想象。

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无字书时,还可以使用一些指导策略,例如:

1.接续讲述。有时幼儿面对无字书,无从讲起,不知道从何处开始。成人可以示范从主要人物、在做什么、和谁发生关系、可能会说什么等,然后请幼儿接续讲下一部分;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再由成人讲述。这样轮流讲述,实际上是为幼儿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2.分角色讲述。幼儿经常会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当他们对角色有高度认同时,会将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此时,幼儿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成人可以和幼儿分配角色,将对话的部分交给幼儿来想象和表现,成人担当叙事性讲述的部分,一方面可以为幼儿作出良好的叙事讲述示范,另一方面降低幼儿叙事的难度,着重强调丰富的对话想象。

3.补充内容。成人在讲述中,可以故意遗漏一些明显的情节或内容,请幼儿补充,让幼儿逐步掌握讲述的主动权。也可以请幼儿讲述,成人给予适当的补充,但不宜补充过多,以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无字书让幼儿从“为阅读做准备”的状态,进入到了真正的阅读状态。让他们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读者,通过对于图画的观察和欣赏,进入文学的世界,体会阅读的快乐。而无字书广泛的表现空间、丰富的选题内容,也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了欣赏艺术和文学的机会。成年人为幼儿选择适合他们欣赏和理解水平的无字书,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培养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技能,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意义,从而为成为终身阅读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

[1] 《疯狂星期二》【美】大卫 威斯纳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十朵小云》【法】慕佐 著 接力出版社
    [3] 《小红鱼》【法】布诺 吉百尔著 接力出版社
    [4] 《蒙蒙》【法】朱丽叶特 比内著 接力出版社
    [5] 《小鸡和狐狸》【法】比亚蒂斯 洛迪格著 接力出版社
    [6]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7] 《狐狸爸爸鸭儿子——聪明豆绘本系列》孙晴峰文,庞雅文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七号梦工厂》【美】大卫威斯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 《咣当先生》【法】菲利普 罗欧著 接力出版社
    [10] 《长长的路》【法】费尔南多 维雷拉著 接力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