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开湿病辩证论治之先河

 淄水渔夫 2012-07-10

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的临场专著。其中对湿病的突出贡献如下。

⑴首先将湿邪所致的疾病,作为独立病种进行了讨论。诸如对湿痹、历节、肾着、胃痞、下利、黄疸、黄汗、狐惑病、浸淫疮等多种内、外、妇湿病科,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开创了湿病的辩证论治先河。

⑵在病因方面,描述得十分具体,如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等。

⑶在辨证论治方面,注意辨别表里、上下、寒热、虚实。如湿家表实证:风湿在表予麻黄加术汤,风湿表虚予防己黄芪汤,风湿表阳虚证予桂枝附子汤,而表里阳气皆虚者予甘草附子汤。治黄疸病,阳明湿热瘀里发黄予茵陈篙汤;外有表邪,里有湿热予麻黄连翘小豆汤;湿热郁于三焦,热势较重予栀子柏皮汤;黄疸湿重于热予茵陈五苓散。《伤寒论》第259条,还讨论了寒湿发黄等内容,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之详明,层次清晰。

⑷在治疗上,根据湿证上下、表里、寒热、虚实提出具体治法。

A.湿在上焦,治宜宣泄,用纳鼻外治法,如“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愈”。

B.风湿在表宜用汗法,“但欲微微似欲出汗者”为度。

C.“湿邪在里,但当利其小便”,使《内经》“淡渗”、“开鬼门,洁净府”的治法具体化。

D.《内经》在病因上虽然提出了风湿、寒湿、湿热的病因病机,但在湿邪从化方面却欠明确,至仲景始有湿从热化宜清热燥湿或清热利湿,阳虚湿从寒化宜温阳除湿等具体治法。

E.强调湿家忌大汗及攻下。

F.创制了一系列治疗湿病的方剂,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等。

G.在治法上,有内服、外洗、外敷及搐鼻等丰富内容,至今仍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有很高的临场使用价值。

更为可贵的是,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率先将雾作为致病的五邪之一,明确指出:“五邪中人,各有法度……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伤皮凑”,联系到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说明当时急性热性传染病流行猖獗。据张国权、王华《雾气致病与东汉雾伤于上》,所引成都武侯祠展示的资料可知,从公元121-183年,共发生灾荒22次,其种类有瘟疫、地震、地裂、洪水、涝灾等,给人畜造成的伤亡巨大,腐败的尸体臭味,源源不断地散发于空气中,成了雾气重要的甚至主要的污染源(1995年10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第4版。所以雾同样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神农本草经》中,提出:“瘴气”病名,而《后及“汉书·马援列传》即有“瘴气”及“瘴疫”流行的记载。所谓瘴气,是指感受山岚雾露湿热蕴蒸之毒的一种急性外感疾病,临场特点是寒热交作或有神识昏蒙、喑哑等症状。隋·巢元方、唐·王焘认为是外感恶毒之气所致。明代《圣济总录·瘴气》:“江山雾气多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但换洗斯气皆成斯疾”,进而派生出哑瘴、冷瘴、热瘴、中瘴、疟瘴等疾病,明确指出瘴气致病,是由呼吸道感染而成。《景岳全书·李侍制瘴疟论》:“岭南炎方土薄,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胜,二气相搏,此寒热所由作也”,充分表明古人已认识到山岚雾露中含有恶毒之气,与大气和水源、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并具有地域性疾病特征。这与雾气致病不谋而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