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命运 一个人做不做规划,是意识问题;而能不能做好规划,是方法问题。 规划与工具 第一章:规划-心能 人,首先是要做对的事情,然后才是把事情做对。规划的核心,就如同一个人的内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第一节:本性 所谓心想事成就是必须先“心想”,然后才能“事成”。 第二章:规划-策略 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搞清楚如下五个类别的问题: 归: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规:我们的基础、条件,和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什么? 轨:我们达成目标的方法和路线是什么? 鬼:我们可能遭遇哪些变化和风险? 贵: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和优势是什么? 二.模型中的变化 三.“归”-“规”-“轨”-“鬼”-“贵”-“归”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思考的循环,循环也可以称为为组合。大多数人需要遍历组合中的每一类别。 所以,在各种组合而成的思考路线,也构成了不同人的不同思考方式。很显然: “归”-“规”-“贵”-“归”是一种粗旷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轨”-“归”是一种冲动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鬼”-“归”是一种畏惧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轨”-“贵”-“归”是一种乐观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轨”-“鬼”-“归”是一种悲观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鬼”-“贵”-“归”是一种保守型的思考方式; “归”-“规”-“轨”-“鬼”-“贵”-“归”是系统型的思考方式。 第三章:规划-行动 马云说: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我宁可喜欢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 第二节.行动模型 画:描绘美好蓝图,加强策略的记忆。 花:投入精力、时间、金钱。 划:在时间、空间、人物上进行划分,安排事务,并加以推动。 哗:对外进行大量的宣传和炒作。 化:团结支持力量,消除阻碍力量。 滑:自动驾驶,良性循环。 除了以上的关系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 画和哗:画是对内描绘,哗是对外的宣传。 花和化:花是刚性投入,投入人财物;化是柔性投入,借助文化和感情。 划和滑:划是主动的推动,滑是自动的行驶。 第三节.六-合 一.画和哗 画是对内的描绘,哗是对外的宣传。 二.花和化 花是刚性投入,投入人财物;化是柔性投入,借助文化和感情。所以,花化合,是物质与精神的配合,是形式和内容的配合,是短期与长远的配合。 三.划和滑 划是主动推动,滑是自动行驶。划是一种安排,滑是一种惯性。 第四章:从心规划 记住这张图,它就会一辈子出现在你茫然无措的时候,把你从纷繁的头绪中解救出来。 归与画的点接触,说明画,主要表达归,是描绘愿景; 规与花的点接触,说明花,主要依据规,做投入的条件; 轨与划的点接触,说明划,主要建设轨,路线决定安排; 鬼与化的点接触,说明化,主要改变鬼,问题需要化解; 贵与滑的点接触,说明滑,主要依靠贵,优势决定惯性; 但是哗为什么与策略中的五个类别都没有点接触呢?这表示哗所宣传和炒作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与内在的真相永远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时,哗离轨和鬼之间的连线最近,表示哗是在轨和鬼之间反复冲突当中相伴而行的行动。无论是方法的运用,还是矛盾的化解,都是需要配合宣传和炒作的。 四.规划模型与西方工具 1.定位(positioning) 2.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3.5W1H 5W分别是:What——做什么事情?(目标); Why——为什么要做?(目的); Where——在什么地方做?(地点); When——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做完?(时间); Who——由谁来做?(人员); How——怎样做?(方法)。 5W1H的确是一套有效的方法,它涉及到规划模型中的“归”、“规”、“轨”。目标和目的就是“归”;地点、时间、人员,就是“规”,也就是基础和条件;而方法,怎样做就是“轨”。但是,在这套工具中,没有考虑到“鬼”和“贵”,因此仍然不是完整的规划工具,更适合应用在完成一项简单任务的计划当中。 4.SWOT: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SWOT分析法,主要分析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5.SMART原则: 这是一套用于制定目标的工具,在企业管理和自我管理当中,倍受推崇。制定目标,是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所以SMART原则,也是规划模型需要整合进入系统的方法之一。这个原则的具体解释如下。 S.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M.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A.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R.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注意:关于R,也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它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效果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第二节:规划的提醒和记忆做 一.“贵”的检查和控制 【案例】斯瓦辛格竞选美国总统 斯瓦辛格出生在贫困家庭,生长在贫民窟里,身体很瘦弱。在他十多岁时,他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立下了长大以后当美国总统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连锁计划。在这套计划中体现了他对关键因素的分析和判断。 要做美国总统之前先要成为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就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援;要想获得强大的财力支援就需要融入财团;而以自身条件看融入财团的捷径是迎娶一位豪门千金;想迎娶豪门千金首先必须成为名人;而在美国成为名人最快方法之一就是当电影明星;当电影明星就要求具有一身阳刚之气的好身体。 于是后来,他苦练健美获得了大量的世界级“健美先生”称号。 于是在22岁,他进入了好莱坞,以硬汉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于是在恋爱九年之后被女方家族所接纳,曾为肯尼迪总统的侄女婿。 于是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他建立了一个典型的“五好”家庭。 于是在五十七时告别影坛,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 现在,离他的成为美国总统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显然,斯瓦辛格的关键点当中,一部分是检视关键点,比如好身体、电影明星、美国州长等等。另一部分,比如苦练健美、迎娶豪门千金和建立五好家庭,是控制关键点。 【案例】一位初三学生的中考规划 一位在某著名中学同年级排名305的初三学生,为了迎接中考,做了如下一份规划。 归:确定目标为中考排名为全校199面之前,进入实验班。 规:目前的基础是,全校招收720人,设4个实验班,每班60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体育、***、历史都是高分,语文也是强项,物理化学成绩也很不错,英语成绩良好,最弱的是数学,期末考试只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其中会做但因马虎答错的占了20分。现在他与199名的总分差距接近20分。 轨:要想快速提高名次,首先应该保持各个优势科目的成绩,这些科目只需要认真听讲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即可;第二在最容易突破的科目上下功夫。对他而言,显然最需要下功夫的就是数学,然后是英语。其中英语已经开始进行单词记忆训练,预计可提高5到10分。而想提高数学成绩,第一复习的方向要与中考要求相一致,这个问题学校已经解决,第二是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第三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思维和形成清晰解题思路。 鬼:这样做的风险在于,第一是所有同学做了努力,结果是自己提高了20分,别人也普遍提高了15分,名次提高不多;第二是中考命题思路大转变,考生普遍适应不了,造成全校名次大起伏;第二考试前半年经常跟家人或老师闹别扭,情绪不对头,无法全心投入学习;第三考试那几天身体出了问题,造成考试的时候精力不充沛,成绩不理想。 贵:目前,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已经没有问题。经过分析认定,要想达到目标,第一是抓答题习惯,第二是抓数学,第三是保证考前半年的情绪稳定,第四是在考前一周密切注意身状况。而这四个关键问题当中,最关键的是第一项习惯和第二项数学成绩。答题习惯是为了把该拿的分数一定拿到手,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数学分数,对其他科目也会有所提高,如果确实能做到,则不需其他努力总分就可以提高30分以上。而系统的数学思维和清晰的解题思路,则可以快速提高数学成绩,从60分到80分,空间也大,难度也小,这个问题,如果想快速解决,也可以考虑课外辅导老师的方案。 接下来,这位中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行动。他把199名之前做为目标画在墙上,他把“仔细读题、写全过程、答后检查”作为重要提示,写在每本书上。相信他的规划一定取得满意的成效。 在个案例中,答题习惯、解题思路、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身体,都是控制关键点。 2.关键点状态 如果是一个庞大的漫长的规划,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关键点状态表,作为对关键点的检查和控制的依据。 二.“滑”的检查和控制 培养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