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 (上)

 周口店人 2012-07-10

中国人总爱谈历史。

因为原始记录丰富。大凡需要的,无论什么,几乎都能在浩瀚的史料海洋中找到。所以即便纯粹发轫于西方的现代自然科学,竞技体育之类,也被贴上了born in china的标签。足球起源于蹴鞠,风筝成了航空航天的鼻祖。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喜欢说祖上阔过是阿Q的招牌动作之一。美国似乎就对这种事情没那么神经质,你看纽约其实就是新约克郡,新奥尔良呢,就是新的奥尔良,也没去考证名字是否光荣伟大正确什么的。反而有些别人想抢的,却是铁板钉钉的made in china。比如中医药。

医药的起源和上古人类的各个方面一样,基本是一抹黑。东西方盖莫如此。流传下来的都是些神话般的事情,比如中国的神话是这么说的。“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神农氏据说就是炎帝了。看起来他应该是很多行业的鼻祖。农业的,医药的。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神话中似乎缺少类似的行业创始人般的医药类神仙。

比如欧洲文明发祥地希腊的神话大致是这样的:
被尊为医神的阿斯克雷庇亚斯(Asclepius),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和塞萨利公主科洛尼斯(Coronis)之子。但是科洛尼斯怀孕时,又爱上了凡人伊斯库斯(Ischys)。愤怒的阿波罗派遣妹妹月亮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射死了她。在火化时,阿波罗从尸体中救出尚未出生的阿斯克勒庇俄斯,并交给了贤明的马人喀戎(Chiron)。客戎将阿斯克勒庇俄斯抚养成人,教他学习医术和狩猎。因为阿斯克雷庇亚斯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恼怒了宙斯,宙斯认为生命的永恒是只有神才能具有的能力。便将阿斯克勒庇俄斯升上天空,化为蛇夫座(Ophiuchus),人们此后便将阿斯克勒庇俄斯奉为医神。

相传,阿斯克雷庇亚斯曾经跟随医技高超的开隆学医(医神也要学医?),医术非常高明。一天,他正在潜心思索一个病案时,一条毒蛇爬来,盘绕在他的手杖上,阿斯克雷庇亚大吃一惊,当即把这条毒蛇杀死了,谁知这时又出现了一条毒蛇,口衔药草,伏在死蛇身边,用药草敷在死蛇身上,结果死蛇复活了。阿斯克雷庇亚看到这一情景,立时省悟到:蛇是有毒的,可以致人于死,但蛇又有神秘的医疗能力,可以拯救人,从此以后,阿斯克雷庇亚去各地行医时,不但要带着手杖,而且在手杖上总是放条盘绕着的蛇。

迄今, 西医的标记仍然是蛇杖。


想起那个谁了? 欧阳锋,原来他老人家是西医出身哦!难怪和黄老邪势不两立,那个时候中医和西医就开始干仗了!还是真刀真枪的。


注意蛇杖上有几条蛇

其他文明关于医药的起源的神话老熊没能找到。河里的大牛们如果知道了可否转告我一下。看看不同的神仙系统是怎么创造医药恐怕也蛮有趣的。总的说来,虽然都有管医药的神,或者半人半神,但基本就是医生的模样了,没有象中国把发现医药的事情给安在某个圣人身上。

神话的可信度俺这里就不说了,以免有辱大家的智商。总的来说医药的起源都很早,考虑到动物就能够给自己治疗,估计从人类诞生起,会吃饭就会吃药了。中间或许有些大牛发现了一些药物的作用。然后代代相传,不断摸索,学习,积累起来。

如此说来东西方医学在早期是如此相似的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中国人讲阴阳五行,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风胆痰”三因素,七要素,古希腊医学毕达哥拉斯“土、气、水、火”说。都是把古老的哲学体系映射到人体,来解释生命和疾病的现象。然后讨论如何治疗。

唯一的例外似乎是古埃及,他们似乎更重视人体解剖,和现代医学更加接近。

且慢,吃药方面大家有些相似。那针灸和经络是怎么来的呢?那可是独一份的啊!

土鳖扛铁牛了

关于针灸的起源,着实令人困惑。想想把你关在小黑屋中,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几条经络,几个穴位呢?

官版教材中是这样写的。

“一般认为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身体的某些部位常会不慎碰撞上尖石和荆棘,有时甚至被撞伤出血。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病痛竟然因此而减轻或消失。这些原于实践的经验,慢慢促使人们领悟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于是逐渐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最终形成了针刺疗法。”——摘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课程

老熊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其一,如果说是纯粹的偶然,那么姑且不论这种偶然性有多大,至少在不同的民族中,撞上石头的概率应该是相等的。为什么只有我天朝子民发现了针灸和经络?其二,撞上石头发现的,更有可能是那种容易造成人体伤害的“穴道”,也就是武侠小说里“点穴”的起源。印度医学中的“穴位”倒是和与此颇为吻合。其三,即使能够偶然碰到穴位,而且还那么巧碰到了不止一个穴位,如何把他们在其他人身上找出来也是个大问题。今天即使对照着经络分布的图片,没有人指导的话,想找准穴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前人是怎么做到的?

老熊猜测,经络的起源应当是和经络敏感人的存在有关?

还记得段誉在无量洞里得到的六脉神剑的剑谱么?身上有一根根的红线。在人群中的确存在着这么一种人,如果用针刺他们的某个穴位,沿着经络行走的方向会出现异样的感觉。甚至会在皮肤上出现红色的印迹!先人们或许就是凭借这些印迹,发现了经络的存在。进而开始捣鼓在印迹上敲敲打打,刺刺按按会出什么状况。或许当年不是为了治病,只是想跳个大神什么的。想象你的某位兄弟,每次敲打他的身体某处,都出现神奇的红线在皮肤上游走,他不当祭司,谁当啊!反正早年巫医是不分家的。

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是我们发现了经络呢?其他民族中就没有经络敏感人了么?老熊的猜测是这样的,一种可能是这种经络敏感人的存在比例在其他人种中比较低,当然这还需要数据来证实,姑且当一种假设。另一种可能是……,呵呵,黑人脸红你容易察觉么?至于欧洲的白人,还是把毛褪干净了再说吧。

说中药的,扯到针灸和经络了。还是给个链接http://www./special/xingzhi/detail.php?id=69大家自己看吧。由于经络敏感人的存在和经络的低电阻特性,所以西洋鬼子对针灸的接受程度最高。

铁牛又去喝水了。这次喝水的时间要比较长了。因为下周要出去玩了!
上一篇跑到针灸上去了。赶快还是回到中药上来吧!

话说神农氏尝百草后,想必是要把自己中毒的心得传授给大家的。估计当时开了不少补习班,暑假班,冲刺班什么的。可光听记不住啊,最好发个讲义什么的。可惜当年的那些讲义今天基本看不到了。由于上古资料的缺失,我们只能从坟堆里挖出来的东西来推测先人们到底对神农氏的讲课领会了多少。

都知道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难写又难认。可我们的先人却把这么难写的文字全部用来记录跳大神的经过,真想冲进棺材去揍他们一顿。咋办尼,害的俺们只能从跳大神的记录中,连蒙带猜的去寻找医药发展的蛛丝马迹。

甲骨文的跳大神记录中出现了很多的病名。
 
 
这个就是记录殷王的耳朵有病的甲骨。乌龟肚子上到底写了啥,俺是看不出来。也是听那些甲骨文专家忽悠的。

不管拼音还是五笔,都不能输入甲骨文,每个甲骨文都是个小图片,贴起来麻烦的要死。总是那个时候人们是知道生病这回事了,还知道病和病是不一样滴。

据说早期的跳大神记录中关于占卜疾病的记载很多,到了商代后期的甲骨中,却一下子少了起来。于是有人推测是不是先人学习过神农氏的讲义后明白跳大神对治病没用,所以……。

又跑题了。那么药呢?

甲骨文中的确有药的记录,可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记录绝大多数有其他用途,比如禾、粟、麦、秜、稌、菽、麻、葑、黍、马、牛、羊、豕、犬、鸡、玉、石等。即使安阳著名商代美女 妇好 墓中,发掘出玉杵臼、杵身和臼内存留有浓厚的朱砂痕迹,根据老熊的推测,朱砂作为化妆品陪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美女总希望自己容颜永驻,没听说喜欢学嫦娥捣药的。象黄连,人参这样只有纯粹的药用价值,而不兼做食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的,在甲骨文和考古中几乎没有发现。

所以,商代虽然有文字流传下来,我们却并不清楚那时中药发展成了个什么样子。只能说那时应该已经具备了医疗活动的条件,即使没有直接的记录,认为商代有医疗活动,开始用药治病应该不是离谱的推测。

商代唯一可以确认的恐怕是酒的发现了。不然纣王拿什么开心啊!酒在许多民族中都有医疗应用,想来商代的人们也不会只拿它来麻醉自己吧!

商代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中药汤剂的诞生。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黄帝针灸甲乙经·序》是这么说的:“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句话基本可以认为是忽悠。因为《神农本草经》已经确认不是商代的作品,所以……。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伊尹以滋味说汤”,只能确认伊尹是庖厨界的老大而已,虽说药食不分家,但就这么认为伊尹也是制药行业的祖师爷好像群众意见大了点。事实上这位著名的宰相也的确是从厨子干上来的。
 
话说武王伐纣以后,加起来将近600年的周朝建立了。周朝的前半部分,一直被后世,尤其儒家,当做理想世界加以神话。
纯粹的神话很容易被认出,难以辨认的是装饰了真相的神话。
很多官版教材都把《周礼·天宫》中医学官员的设置和分工当做政府管理医学的开端。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周代建立有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专职医疗人员,属天官冢宰统辖
设医师之职官,总管医药行政。
《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医师之下设有“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协助医师进行卫生行政管理。上士和下士主要协同医师管理医政;府二人管理宫廷药物库藏保管和供应;史二人管理宫廷文书和病案。徒二十人,看护病人或接受差役杂务。

医师考核与俸禄
《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医师负责年终考核医生,以其诊治病人的疗效优劣分为上……下五个级次,每个级别享受其相应的俸禄。这样的考核规定和报酬制度,出现在西周,实在是难能可贵。

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
《周礼》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这种制度的建立,对于积累原始病案资料,总结治疗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标志着周代医学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遗憾的是《周礼》是六艺中最为后世争议的书,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基本已经否定它是记录周代政治设置的文献。可能性更大的是真实的谎言——加载了作者个人愿望的政治宣传册。

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爱国者们说这至少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很多记载和西周青铜器的铭文是一致的,说明那个时代即使没有医学专业管理制度,也开始有这方面的萌芽了。
怀疑派们自然本着科学的精神就是怀疑的观点。反正西周的文献缺失的厉害,找不到传说中失落的文献,一切就只能是怀疑。

所以西周只能这么草草的说说。铁牛喝水回来还是说说春秋战国吧。
 
春秋战国是一个激荡的年代。

说他是激荡的年代首先因为他是有大量信息流传下来的年代。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真实。可一切又显得那么的突兀,仿佛一夜之间,什么都有了。

诸子百家就是这么一下子冒出来的。医药学也是如此。

不发感慨了。说点实际的吧。

这个时期考古发掘出的,以及背景可靠,完整流传下来的中药著作,其实没有。然而很多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却让我们窥见了中药发展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水准。

先说文学作品,不论是离骚,还是诗经,其中都描述了数量不少的药物。

屈原爱自比芳草。芳草者,含挥发油的美丽植物是也。因此屈先生的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植物(55种)的记录。
如“扈江良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记载了江篱、芷、兰三味中草药,意思为我披上了江篱和辟芷,又联缀起秋兰为佩饰,借喻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熏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四句,留夷、揭车、杜衡、芳芷都是中草药名,以大量种植芳草比喻自己曾积极广泛地推荐和培养人才,希望共同从事政治改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早晨饮木兰的露水,晚上吃秋菊的花朵。

如果说菊花,兰还是观赏和药用两用的话,杜衡。
就是比较纯粹的中药了。当然也可能是屈原种植杜衡做地被植物,填补其他观赏植物之间的空隙。如果这样的话,春秋时期楚国的园艺水平就比现在的市政园艺部门的水平高太多了。

觉得浪漫主义不够严谨。那就看看诗经吧。
《诗经·周南·芣苢》该诗原文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历代大多数《诗经》注家都认为,全诗的整体意思是讲述一群妇女在兴高采烈地采摘芣苢这种东西。场面轻松欢快,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芣苢,据现代考证,就是随处可见的车前子,在春秋时代,车前子被认为可以帮助妇女怀孕的。此情此景,好像现代人兴高采烈的去***妇科医院一样。

基本上可以断定,中药在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位置。

这些还都是文学作品。专业的书籍方面呢?

那就看看《山海经》。山海经是什么样一本书历来有很大的争议,因为里面神怪的东西实在不少。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就有叙述可要说是神话书,似乎也不大妥当,里面叙述的东西又太写实了。
又东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
芍药想必是大家熟悉的,现在的洞庭当然没什么芍药了,那个时候却的确是芍药生长的地方。
又西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多棕枬;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共葵,共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
又是杜衡,不知道那个年代的人怎么这么热爱杜衡。如果说三闾大夫描述杜衡还有观赏的可能性,山海经中已经是彻底把杜衡的药用价值告诉大家了。

有了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出现个几本专著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却看不到任何一部那个时代的药学著作。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药学著作的亡轶并不是显得特别的突兀,但是考虑到西周文献的缺失,我们只有扼腕叹息了。因为我们没法从中去寻找中药起源的故事了!!!

相较之下,医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前面所说的突兀其实主要指的是医学。虽说医药不分家,一般而言,不同的文明大多是医学发展在药学发展之前,所以这也很合理。而这个突兀的发展主要是《黄帝内经》的出现。

喝水去了!下次再说内经的事情了。
 
春秋战国是个激荡的年代,还因为在这个时期,东西方文明大多奠定了自己的基础。古希腊的哲人们告诉了西人该过怎样的生活。东方的诸子百家也告诉了我们历史发展的轨迹。外儒内法,道家的人生哲学……。只是在诸多奠定了基础的学科中,还应该加上医学,这一大家不甚熟知,却人人都离不开的领域。

说不为大家熟知,似乎要挨砖头的。君不见各种关于《内经》养生保健的书满天飞么?随便去中国的那个书店,甚至书摊,要找不到这类书唯我是问。然而如同体育场里手持周杰伦头像的人其实并不认识周杰伦一样,贴上《黄帝内经》的标签就认为自己是正宗中医实在是很荒诞的行为艺术。

没办法,大家现在都吃行为艺术这一套嘛!要不怎么会有芙蓉姐姐呢。

其实老熊来谈《黄帝内经》也是赶鸭子上架。到现在为止,老熊还没有把它完完整整的通读一遍。读过的部分也是云山雾罩。可就是以这种隔着塑料薄膜式的阅读,老熊就已经能知道很多打着内经旗号的所谓“专家”不过是满世界晃荡的半瓶子醋。而《黄帝内经》却又是每个聊中医药发展史的人绕不过去的坎。只有硬着头皮拿自己也当行为艺术家吧。

严格的说来,黄帝内经其实并不是一本医书,它主要描述的也不是如何去看病,如果非要给它安上学科的话,称之为生理学+病理学+比较生命伦理学的合集比较准确点。来引用两句吧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这段从文字的角度说是比较浅显的,相信大家都能看个***不离十。说的是男女一生生理大致规律。

再来一段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这段是病理,说四季和病变部位的关系。

引用了这两段,肯定有砖头要来了。不忙,等我说完下面一段,把钢盔戴好再拍。

所以说《黄帝内经》实际上是为理顺上古原始医学积累的资料所提出的一个理论框架。它给出的是中国古代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整体认识框架。

提出理论框架是所有原始医学都必须面对的任务,各大文明概莫能外。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希腊文明的四素学说,印度医学的三因七要素学说,都是原始医学的理论总结之一。单纯从原始医疗的理论总结的角度来看,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确实和他们有相似之处。都具备简单的逻辑推理,都缺乏实证主义的特征……等等。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中医药的理论应该是属于特复杂的那种,而且逻辑自洽的能力很强。单纯说阴阳五行就是中医,是对中医太过简单化的理解。比如五行对应的五脏,每个脏,又根据生命的特点加以细化,比如肝,好像一个刚直不阿的交警,对气的运动进行着实时的调节,它的指挥棒又和自身气血阴阳的变化有关,而这种气血阴阳的变化又受到外界和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还可以从眼睛的变化中看出一点端倪……

把世界分成三种,四种,还是五种东西组成,或许是所有原始文明的偶然之举。相信我们的先哲一定也尝试过二行,三行,四行的分类方法,最终选择了五行,并且还把五行发展出了一个纷繁复杂、逻辑严密的体系,这就绝不是偶然的头脑发热了。更何况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实际是两分,三阴三阳的六经实际是三分,经络是十二分,穴位嘛,嘿嘿那么多就不知道是咋分的了。

黄帝内经中曾经提到,它引用了上古的诸多文献,比如《揆度》、《奇恒》、《奇恒之势》、《比类》、《金匮》、《从容》、《五中》、《五过》、《四德》、《上下经》、《六十首》、《脉变》、《经脉上下篇》、《上下篇》、《针论》、《阴阳》、《阴阳传》、《阴阳之论》、《阴阳十二官相使》、《太始天元册》、《天元册》。很多我们现在只闻其名,未见其详。如果说中医是一种原始医疗的总结,那么它所引用的文献,甚至文献的文献或许是的,但《黄帝内经》绝对不是。我在前篇所说的上古文献的缺失,对中医,乃至中华文明而言,其吐血程度远不是丢失了几本书可以形容的。

恕老熊粗陋,对希波克拉底所提倡的医学的师承和后来的演化知之不详,愿得高人指点一二。

以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很容易把汉字列为落后的象形文字而大加讨伐。殊不知和其他文明的象形文字并列的应该是甲骨文,而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现代汉字。

《黄帝内经》就是经过反复捶打而形成的认识,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后世两千年来的中医发展一直是围绕着它给出的认识框架进行的,无出其右者。

想起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并没有告诉我们骑兵和步兵应该如何混成,没有告诉我们追击在不同的兵力对比情况下应持续多少公里,弓箭和近战的武器应如何配备……。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孙子兵法成为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技术会进步,步枪会取代长矛,部队的机动也会因为机械化而变的更加惊人。我们的先人不知是不是料到了会有这些改变的,所以在写这些著作的时候,务实和务虚的分寸感拿捏的恰到好处。《孙子兵法》里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之类务实的描述,甚至精确到数字。但你要把孙子老人家这段话,理解为:兵力10:1的时候进行围歼战,5:1进行进攻作战,……。老熊就要吐血了!

黄帝内经也是如此。

相比于军队实力的变化,人体的变化要小很多,稳定性更高,因此黄帝内经中务实的内容明显要多了许多。老熊上面引用的“二七……,三七……”的生理进程描述,显然比《孙子兵法》要精确了许多。同样,如果你还是问老熊为啥我已经四八之年,为什么肌肉还不怎么样啊,《黄帝内经》是不是忽悠我啊?我就真的无语了…………。

可惜的是,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畅销书却都是这么写的。

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时候,发展出了如此刚柔相济,虚实明辨的医学理论体系。历经时代的变迁而不倒,即使在今天商业医疗的攻击下依然顽强的生存。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形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有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医学也是如此。

至少老熊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一份两千年不变的东西,对两千年后的人们来说,到底是华丽的遗产还是沉重的枷锁,就要看接受它的人想要的是什么了。敦煌密室里的经卷,对渴望发财的王道士而言,不会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有价值。

这次话说的太多了点,要好好喝口水去啦!
谈黄帝内经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就是关于其他民族医学和中医的比较问题。

这一点已经有人提前拍砖头啦。

回避中医在世界其他各民族医学的比较是官方中医的惯用做法。老熊认为这和非洲一种著名的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可老熊自己来做比较医学的事情,自揣没有这个量。搞出来估计也没有人看,只能是抛个大泥巴团,看看有没有人能弄个陶器出来了。

对黄帝内经所描述的生命

说完了医学典籍,该来说说医生了。

那个时代最有名气的医生应该是秦越人了。什么?你不认识,你一定知道他的另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扁鹊。不知道现在扁鹊见蔡桓公是不是还在中学的教材里了。

教材其实是最好的广告。你看鲁迅的故居,熙熙攘攘,都是广告给闹的。

关于扁鹊,因为记载他的史记大大的有名,说的人老多。老熊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扁鹊的医术怎样,秉承了什么样的医学理论,谁也不知道,因为没有他治疗病人的详细病案流传下来。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除了他半人半神的医术,还因为他明确提出了巫医分离的原则。在西方,同样的思想是由和扁鹊同时代的希波克拉底阐明的,而希波克拉底老人家被称为“医学之父”。扁鹊却没有因此赢得任何的马甲,这恐怕和春秋时代医学理论体系已经建立,而扁鹊本人又没有任何的著作,语录流传不无关系。

完整的理论有了,伟大的医生也出现了,至此,中国医学彻底走完了它的襁褓时代,开始茁壮成长了。
 
话说六国灭,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可惜他老人家在位的时间太短,要是他和本朝太祖一样寿命,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历史不容假设,否则就成了那种满世界都是的历史穿越小说了。于是乎,整个秦朝也短到大家还除了叛乱还没来得及做点正经事,就灭亡了。

秦代,作为科技文化的医药事业,实在没啥好说的。

很快就是两汉。汉代是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强大到我们今天每个人填履历表的时候都回避不了那个“汉”字。汉代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考古发现,都已丰富起来。无奈医药在传统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正统史料里记载不多。还是从挖坟的那点事情说起。

西汉最重要的坟莫过马王堆了。马王堆里宝贝太多。拣和药相关的说,就是帛书《五十二病方》了。当时挖出方子并没有名字,我们为了出版和查询的需要给它起了现在这个名儿。因为总共是治疗52个病的,一共280多个方子,提到的药物大约240种。铁证如山,说明当时开方子抓药治病已经是常规医疗手段了。

马王堆一般认为是公元前168年左右。也就是西汉初年。汉朝初年,中医的诊断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例,可以想象一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更何况还有关于脉法,灸经的帛书来佐证。换而言之,那个时候看病和今天已经差不多了。

也就是在汉代,据考证是东汉。中药的专著——《神农本草经》终于横空出世!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目前流传于世最早的本草专著。所谓本草,笼统的说是木本和草本,你姑且可以认为就是谈论来自树皮草根的中药。根据那些本草学家,历史学家的考证,书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江湖郎中。在把他的药物学知识记录成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之后,可能是考虑到自己实在太过渺小,很自然的想到要拉上位名人作为该书的名誉主编,好让书能够多卖两部。还有谁比那尝百草的神农氏更适合当主编的呢?

感谢这位想攀高枝的江湖郎中,可能正是他的私心之举,让我们今天有幸看到了这本汉代的药学专著。

《本经》的原书已经在唐朝初年失传了。今天能看到的是后世的医家把它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部分,经过拼凑恢复出来的样子。虽然还有不详尽的地方,大部分还是恢复出来了。

来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鸡头实
<内容>味苦,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
身、不饥、耐老、神仙。一名雁啄实。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芡,生雷泽。八月采。
案∶《说文》云∶芡,鸡头也。《广雅》云∶ 芡,鸡头也。《周礼》笾人∶加笾之实
,芡。郑元云∶芡,鸡头也。《方言》云∶ 芡,鸡头也,北燕谓之 ;青徐淮泗之间谓之
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淮南子·说山训》云∶鸡头,已
。高诱云∶水中芡,幽州谓之雁头。《古今注》云∶叶似荷而大,叶上蹙绉如沸,实有芒
刺,其中有米,可以度饥,即今茑子也。
上果,上品五种。旧六种,今以橘、柚入木。


头两行是原文,其他部分是后世的编辑者加的注解。鸡头实的样子



短短的一小段,就为后世几乎所有的本草学著作定好了模子。先描述下药物的四气五味,然后说说功效,接下来是产地和采收加工。尤其是关于药物四气五味的描述,明确告诉我们,“喂!这个理论我们已经有拉,而且用的挺顺溜的,你们以后就照着写吧。”

自此以后,所有的本草书基本上就统一格式了。而且统一了上千年,一直写到金元时代,才有了一些变化。

那个谁……不是花大熊么,怎么又在拿头撞墙?

能不撞墙么,等啊等啊等到东汉,才盼出了一本药学专著,谁晓得一出来就把上千年(甚至是整个古代)药学理论框架给弄好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好事,可这林妹妹何方人士,父母是谁,读过什么书,上过什么学,家里有没有车有没有房一概不知道,还规定以后找老婆就照林妹妹的样子来。让多少受到点自由主义学术麻痹,想多看点环肥燕瘦的苦行僧、饿汉子们上吊的心都有了。

想撞墙归想撞墙,该说的还要说完。《神农本草经》除了按照基本的中药理论来描述药物外,还按照上中下三品来给药物进行分类,刚才列举的鸡头实就是上品,其中有神仙一词,就是说久服有成仙的可能。这当然是古人的想当然。不过这上中下三品分的倒也不是完全按照成仙指数的大小来。总的来说上品是一些有补益作用,不良反应比较小的,中品是药性剧烈点的,下品就是功效不咋地或者副作用多多的了。按照今天的眼光,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

此外,《神农本草经》中一共记载了365种药物,这么巧?一天一味?是的,所谓天人合一大概也是有点炫耀天文学知识的意思。那记载的品种算不算多呢?或者说365种是个什么概念呢?现代国内中医药院校的中药专业本科毕业生,一般要求了解掌握大约400种常用中药。市面上常见的中药铺子,一般也就400-500种中药。就是说《神农本草经》已经是本科毕业的水平了。

小声的说,实际现在的大学本科考试重点也就是100种左右。学生能掌握的也就这么多,缩水大大的。

所以后世对《神农本草经》是这样评价滴:以次为始,承上启下。
 
说到秦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如果把东汉末年那最著名的天下大乱时期也算上。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在三国类游戏中那个神仙般的人物——华佗。


华佗的传奇太多,随便揪出一个都是精彩绝伦。麻沸散,刮骨疗毒,五禽戏,连去世都是那么有故事。老熊文笔不好,就不去蹚深水了。华老前辈唯一遗憾的是他平生所学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尤其是麻沸散,后世医家想破头也没有猜出他到底用了什么药。

也正是由于他的医术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在正统医学领域的江湖地位远不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张仲景。

张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因医术高超和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要知道中医界和武侠小说的江湖是颇有几分相似的——门派林立,互不买账,时不时的群殴一下。但各帮派还是对张仲景颇多尊重的。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善于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医生,也被人们归入叫做经方派的组织中。其地位类似于武林中的少林派。绝对的名门正派。

江湖 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

张仲景活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当上“医圣”。是他死了1000多年后人们才慢慢把他放上神坛的。放上神坛的原因,是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实在太管用了。中医界向来有所谓“经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说只要辨别出是张仲景书里写的病症,用他的方子,不出三副就可以奏效。

如果说黄帝内经奠定了生理病理学的基础,真正教会我们走向临床的,还是张仲景老先生。

关于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网络上有一位很著名的罗大伦博士,曾经有描述。俺在这里给个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21641.shtml大家自己看。给出的这一篇是讲《伤寒论》部分的,罗大伦博士的整个关于古代医生的故事都非常好看,也很专业。老熊义务帮他做个广告。在链接的文章中我也很喜欢给中医唱反调的“维肝有癌”先生。他是个西医,对传统医学也很了解,唱反调的水平很高,值得我们这些搞中医药的去认真思考。比网络上的某些反对中医药的人总是唱同一首歌的水平高多了。又扯远了,打住。

老熊仅仅补充点关于张仲景的八卦。

古代的名医好像都是很有个性的。作为从人世间走上神坛的张仲景自然更不能例外。据说他曾经官拜长沙太守,在那个年代能当上这种大军区级别官帽的,不太可能是很贫贱的出生。长沙太守的官很大么?有多大?只要给你列举几个张仲景之后的长沙太守你就大概有数了,在他之后的长沙太守有袁术、孙坚,孙策。考虑到张机张太守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219年之间,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如果张机太守有点啥想法的话,或许三国演义里就有手持飞针一路诸侯出现。

可我们的张太守呢?非但没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梦想,据说他每日在衙门大堂之上处理完公务之后,就收拾收拾文件,连地方都不挪,直接开始挂号看病了!中医称看病为“坐堂”就是这么来的。

估计现代流行的医闹们看见这位把门诊部开在省政府里的医生,直接认栽算了。

似乎是嫌坐堂看病还是要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太麻烦。张机张太守,索性给了我们一个华丽的大转身——辞官,此后他老人家去过哪里,做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了。

整一活神仙。

更重要的是这个神仙给我们留下了一本救人无数的书。据说华佗(他比张仲景小)曾经看过《伤寒杂病论》,看后的评价就是“此真活人书也”。而华老先生那本被曹操耽误出版的书,是否也吸取了《伤寒杂病论》的营养就不得而知了。

《伤寒杂病论》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座有探索价值的金矿。 再说一个关于道听途说的药学小八卦,来说明《伤寒杂病论》的价值

话说伤寒论中有一方剂名曰:葛根汤,处方里有麻黄和葛根两味药。麻黄中含有挥发油,加热后容易挥发损失。在通常情况下,包括现在您去医院开的方子中如果有这味药,药房定当在给你的药袋子中把麻黄分开,注明“后下”,也就是下锅都要比其他的药物晚几分钟,防止挥发性成分长时间加热后的损失。然而张仲景在葛根汤的相关文字中明确指出:先煮麻黄和葛根。此举招来后世的很多非议。最大的帽子莫过于在西西河满天飞的“不科学”。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葛根中含有的淀粉经过加热可以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包裹于其中。因此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不但损失小,而且还因为淀粉的包裹,在水中停留稳定的时间更长。此现象是至今仍属于药学技术前沿的“分子胶囊”技术。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或许真的和古代那些高人一起GONG WITH THE WIND了……

说这是八卦,是因为老熊只在八十年代的一本药剂教科书里看过,一直没有找到文献出处。有大牛能辨个真假,给个出处就再好不过了。

又一次跑题聊中医了,谁叫汉代纯中药的东西还不多呢。喝口水去,下次该说说南北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