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岭南书馆1 2019-01-02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和文化背景。中医基础理论,以其独精的原理和祛则,客观地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基本规律,而且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是科学的知识体系。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融汇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说,以人体生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为其整体观察与调控对象,表现了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从整体上动态,综合地研究疾病过程中的证候及证候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原理,对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原则和方法等。中医基础理论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具有不注重物质实质,而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念出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特征。这与西方现代医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有着根本区别。

    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先秦秦汉时期所出现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医学经典著作,这些著作通常称作“四部经典”。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的年代,一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可能至汉代才完成。所以,此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众多医学家的论著几经修纂而成。《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井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古代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它标志着中医学进入了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这一理论体系至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阐发医学基本理论,它论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与医学内容相结合的,所以《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巳成为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黄帝内经》又借助医学知识,对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所组成,各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十分丰富,是系统反映这一时期医学理论的巨著。书中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其内容包括:对习医、行医和医德的要求,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体质学说,医学心理学、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运气学说、诊法学说、防治学说、疾病病因证候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针灸学、养生学等。

《黄帝内经》的核心是讲“内求”,注重自身的修为和保健。首先强调内观,观五脏六腑,观气血运行;然后进行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谋求健康。《黄帝内经》收载成方13首,其中10种中成药,分为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的三个“第一”: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著,托名秦越人(扁鹊)所撰。全书以问难答疑方式,提出作者自己所认为的难点和疑点,然后逐一解释阐发,对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释,讨论了八十一个医学理论难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涉及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对后世医界也有较大影响。

《难经》共81难,立足于基础理论,以脉诊、脏腑,经脉,腧穴为重点。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腧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经络学说和命门、三焦,七冲门(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做了论述。书中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的观点,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

至此,中医学界认为:《内经》《难经》已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秦汉以前,临床医学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冶病主要凭惜经验。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理论的形成,临床医学迅速发展,两汉时期,中医学已有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患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治疗的辨证论冶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塞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伤寒论》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冶问题,它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盈诊断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创造性地将病证归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类,即“六经”。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论》共10卷、22篇、398条,立方113首。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书中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本治法,被后世广泛应用。书中的麻黄汤、桂枝汤、大承气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五苓散、泻心汤、乌梅丸等,至今享有盛名。《伤寒论》的方剂由于来源于临床实践,配方严谨科学,疗效确凿,故至今仍为国内外临床医师所广泛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金匮”,表示此书的重要和珍贵;“要略“,表明书中所言简明扼要。书名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全书共25篇、方剂205首,列举病证60余种。

《金匮要略》主要以脏腑经络学说作为全书论述的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随后分别论述痉湿喝、百合、狐惑、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40余种。

《金匮要略》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伤寒杂病论》的成就,使中医临床学科有了根本的改观,它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中临床医学部分的基石,并使中医理论和临床融贯成一体。

    先秦秦汉时期,药物学知识也日渐丰富.马王堆出土书籍中,记载药物已达243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本重要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神农本草经》是秦汉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药物学经验成果而成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原书散佚,现行本为后代医家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而成。

全书分三卷,载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堪称中药理论精髓。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证,对各种药物的配伍应用及简单制剂方法,对药物的性味及应用原则,都有所叙述。书中记载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治疗哮喘,大黄可泻火,常山可治疗疟疾等。书中关于药物君臣佐使,阴阳配合以及“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原则在后世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神农本草经》至今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

总之,秦汉时期出现的这些医著,分别从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和药物知识诸方面,总结了以往的成就,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疗、方剂和中药等各方面,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都经典著作的出现,使中医学术界有了统一的学术范式,从而促使医学呈现出轻快的发展趋势。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后,历代医学家大多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