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刮痧去病痛1(治便秘便溏、尿频尿急、颈椎肩周炎)

 月下闲人 2012-07-11

刮痧去病痛1(治便秘便溏、尿频尿急、颈椎肩周炎)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

刮痧的原理是疏通经络排除体内毒素,达到治疗的效果。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去病痛1(便秘便溏、尿频尿急、颈椎肩周炎治疗)
刮痧去病痛1(便秘便溏、尿频尿急、颈椎肩周炎治疗)
 九、大肠——治便秘

大肠是人体的出口,这个部位易产生便秘或便溏。大肠经具有传导功能,阳明火太旺盛就会把水液吸收过多,这样就会产生便秘;如果阳明火太衰,水份就吸得过少,便会出现便溏、腹泻。

大肠经的保养还是按三步曲刮:

一是刮后背的大肠俞(还有小肠俞),可以消除肠道问题及大肠热;

二是刮大肠经上的天枢穴(肚脐旁2寸处),可双向调节便秘或便溏;还可以留罐;

三是刮本经:刮曲池手三里,有病治病,无病保健。

便秘可按摩合谷穴,可以通腑泻热,(足跟痛、腰痛、分娩痛等均可按摩合谷穴)、曲池穴(便秘引起的高血压也可点按这两个穴),刮曲池下2寸的手三里(还可治中风偏瘫、急性腰扭伤)。

十、膀胱经——治尿频、尿频、尿急、尿不尽、遗尿

膀胱是储存和排泄人体废水的脏器,膀胱大约可存放尿液500ML左右,尿达到250——300ML,大脑就会发出尿尿的信号。一般,白天十次以内的小便,夜晚起夜1次均属正常,否则就是尿频。

膀胱经出现问题表现为尿频、尿频、尿急、尿不尽、遗尿。还有前列腺炎等,都有小便的问题,妇女产后小便失禁等,都是可以按膀胱三部曲来治疗:

一是在背后找到膀胱俞(在膀胱附近的背部、腰胝部),从上往下刮三五分钟,约10——20下,还可以留罐;

二是刮前胸腹部的中极穴(脐下四寸处);

三是刮膀胱经的整个背部部分(为增加效果,还可以走罐、留罐、摇罐、闪罐、响罐),重点还要拔罐委中穴

十一、督脉

颈椎病可以引起许多病,如心脏病等,不可小视。内虚、外感均易引起颈椎病,

1颈椎病治疗:督脉不通,气血过不来,会引起颈椎病

判断有没有颈椎病,可以按揉手背上四五指间中渚穴,三焦经上的液门穴,如特别敏感,说明颈椎出了毛病。

很多颈椎病其实是颈肩综合征,颈部和肩部都疼痛,这样就可以同时治疗。先刮中间,再刮两边。病情较重,体质较好的可以采取比较重的手法;如果病人体质比较虚弱,手法就要轻。一般刮1020次左右就可以。另外在刮痧过程中刮拭面尽量拉长。从上往下沿着一个方向刮动,切忌来回刮。

颈椎病治疗三部曲:

先刮督脉,刮颈部,先从督脉上的哑门到大椎;

再从风池到肩上,整个颈部、肩膀都要刮;

揉搓风池穴、肩胛骨上的天宗穴肩颈穴,通常刮痧能使颈部的肌肉得到舒缓,同时也增强了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缓解颈肩疼痛的症状。

2肩周炎

许多疾病可能引起肩周炎,如糖尿病有10%以上的比例可能引起肩周炎。

一是从督脉上的哑门刮到大椎、由大椎刮到肩夹骨下缘,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刮,后沿肩夹骨刮;再刮肩三贞(肩俞肩髎肩贞)、刮中府云门;刮大椎、天宗穴、肩井穴、膝眼穴(上病下治)、腿部外侧踝骨上的条口穴(治肩周炎的非常好的穴位)、曲池穴。

为加强效果,还可拔罐:大椎、肩颈、肩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