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川贝百部桔梗炖羊胎盘
食材:羊胎盘1/4个,生姜2片。
烹制:各药材分别漂洗,稍浸泡;羊胎盘切块,洗净,用生粉、生油各揉擦一遍,洗净,再置有当归、白芷各8克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氽水”)。一起下炖盅内,加冷开水250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方下盐,为1人量。
治病机理:中医认为胎盘乃补血补阴之物,能补气养血、补肺益肾,适宜于一切虚损羸弱、气血不足及呼吸道疾病、男科女科疾病患者食用。如常用可补益强壮,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羊为纯草动物,其胎盘更洁净。用人参、川贝、桔梗、百部炖之,能对冬日易患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哮喘、肺结核、肺心病等进行调治。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祛风通络。
药材:杜仲15克。
食材:黄鳝、猪瘦肉各50克。
烹制:杜仲稍浸泡;黄鳝用开水或盐洗去黏质,宰洗净,猪瘦肉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此分量为1人1日分2次进饮。
治病机理:中医和民间都说:“夏日黄鳝赛人参”,《本草纲目》记载它: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的功效。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通络。
药材:川牛膝、杞子各12克,玉竹15克,当归3克。
食材:羊肉90克,生姜3片。
烹制:药材洗净,稍浸泡;羊肉洗净,切块。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450毫升(约1碗半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1人1日分2次进饮。
治病机理:川牛膝为理血类中药,性平而味苦、酸,有补肝肾、强筋骨、破血行瘀、引血下行的功效,常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肝阳眩晕等。配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杞子,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玉竹,和少许补血活血的当归炖羊肉,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功效,主治于冬日常反复发作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功效:止咳化痰、养阴健脾。
药材:蝉花12克、陈皮1/3个。
食材:老鸽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老鸽宰洗净;陈皮稍浸泡。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治病机理:蝉花是感染蝉类的一种虫草,属昆虫病原真菌,为菌虫复合体,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传统中药。《本草纲目》等药典中有记载它入药历史比冬虫草早800年,并载其有类似虫草的功效。但却比虫草价格便宜得多。用其炖老鸽,清香鲜美可口,有养阴健脾、止咳化痰、祛湿清热的功效。是体虚冬日易感冒、喘咳、鼻炎等大中学生、青少年和中年人的夏日调养药膳。

功效:养肺健脾、御风通窍。
药材:苍耳子10克。
食材:红枣10个。
烹制:苍耳子洗净,稍浸泡;红枣洗净,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450~500毫升(约1碗半~2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40分钟,下冰糖少许。为1人1日1~2次量。宜一周2~3次。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药材:田七、佛手各12克。
食材:嫩鸡肉120克、红枣4个、生姜2~3片。
烹制:田七可打碎;红枣去核,洗净;鸡肉洗净,切粒状。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2人量或1人1日分2次进饮。
治病机理:南方冬日时常气候反复,女性特别易痛经,田七能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佛手能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均为性温之中药,合而炖鸡能温经、散寒、止痛。属夏日以性温之药效驱体内之寒邪。特别对女性阳虚内寒型的痛经,有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功效:润肺理气、养颜美肤。
药材:南杏50~80克(南杏粉100克)。
食材:鲜奶500毫升、鸡脚6只、猪肺1个。
烹制:南杏研为粉末,或直接用南杏粉加入750毫升(约3碗量)冷开水拌均匀,再加入鲜奶;鸡脚洗净,去甲;猪肺从喉部反复灌水,反复揉擦至干净,切块,置锅中不下盐、油炒干。一起置炖盅内,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