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蕁麻疹;Urticaria,Hive

 疏樓西風 2012-07-13
醫學名稱

蕁麻疹Urticaria,Hive

俗稱

風疹塊;起凊膜

好發年齡

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約15-23%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

分佈部位

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則大多發生於臉部、眼皮、舌頭、嘴唇、手掌、腳底、或生殖器官處。

致病原因

依致病原因分類

  1. 免疫性(Immunologic)

(1)由IgE免疫引起(IgE-Mediated):

  1. 食物  海鮮、高蛋白食物蛋、牛奶、食品添加劑包括色素及防腐劑,如azo dyes, benzoates, salicylates、核桃、巧克力、菇、筍 

  2. 藥物   抗生素像盤尼西林、非類固醇類的鎮痛解熱劑、阿斯匹靈、鎮定劑、利尿劑、一些非處方藥感冒成藥、制酸劑、維他命、瀉藥、眼藥水、耳藥水)。

  3. 感染:病毒 像引起感冒的呼吸道病毒,引起上吐下洩的腸胃道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都有可能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

(2)補體免疫引起(Complement-Mediated):輸血

  1. 物理性蕁麻疹(Physical Urticaria)

  1. 皮膚劃紋症(Dermographism)發生於人體因輕壓或劃痕即可誘發蕁麻疹。

  2. 冷誘發型蕁麻疹(Cold Urticaria):發生於人體接觸到低溫時,如跳入游泳池或以冰塊接觸皮膚。

  3. 陽光誘發型蕁麻疹(Solar Urticaria)發生於人體曝曬於陽光下的局部部位,此種蕁麻疹於曝曬數分鐘內即可發生。

  4. 膽素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發生於運動、洗熱水澡、和/或合併有焦慮症的人身體上,其成因與控制身體血壓和心跳等功能的神經系統釋放出來的某些化學物質有關。

  5. 壓力誘發型蕁麻疹(Pressure Angioedema)發生於局部人體接觸到持續壓力處,如襪帶、胸帶、皮帶、或其它衣著太緊處。

  6. 振動誘發型蕁麻疹(Vibratory angioedema)

  1. 肥胖細胞釋放物誘發型蕁麻疹(Urticaria Due to Mast Cell-Releasing Agents):如放射顯影劑、非類固醇類的鎮痛解熱劑、azo dyes等特定藥物

  2. 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之蕁麻疹(Urticaria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Connective Tissue Autoimmune Disease):如蕁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全身性紅斑狼瘡(SLE)、乾眼症(Sjogren's syndrome)等。此類蕁麻疹持續時間較長。

  3. 遺傳性血管水腫(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為自體顯性遺傳,顏面、四肢之水腫病灶為其特徵,腸璧的侵犯可造成腹痛症狀。

  4. 血管水腫-蕁麻疹-嗜伊紅球血症徵候群(Angioedema-Urticaria-Eosinophilia Syndrome):其水腫病灶可持續7-10天之久。其嚴重的程度與其血中嗜伊紅球的數量呈正比

症狀與特徵

蕁麻疹的特性是膨疹(wheal),外觀很像蚊蟲叮咬,會紅紅腫腫的一顆,甚至一大塊其癢無比的疹子(少數患者只有紅卻不會浮腫,甚或不癢),而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會浮出一道道的浮腫,疹子往往一天內就會消退,但常反覆發生,因為它具有此種來去如風,完全不留痕跡的特性,故被稱為「風疹塊」。

蕁麻疹的皮膚腫塊指壓變白表示其基本病理變化乃是因皮膚表淺部的血管擴張與水腫所形成,是因為皮膚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與擴張所造成的結果。

如果這現象發生於較深層真皮與皮下組織部位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Angioedema),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如不幸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血管神經性水腫則是與一般蕁麻疹具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病理學變化的皮膚病變,但因其病變所侵犯的部位較深,位於深層真皮與皮下組織,此部位的肥胖細胞數目與感覺神經末梢的分布較少故其臨床表現為較少有癢感,為皮膚表層正常的皮下腫脹。

以臨床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

急性蕁麻疹病程小於30天,與免疫反應及異位性體有關,常由血清物資及盤尼西林誘發。

慢性蕁麻疹病程大於30天(或每週至少發作兩次,持續超過6週),可反覆發作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與免疫反應較無關係,情緒壓力為可能是使其加重因素之一。

圖片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冷誘發型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蕁麻疹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

 
治療

治療以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為主。目前的新一代抗組織胺,只要一天一次,且幾乎無嗜睡性,可依個人反應逐漸調節所需劑量,規律的服用。

目前慢性蕁麻疹治療並無特別藥物可改善,但在長期的追蹤中,經過半年到3年有一半會者會痊癒。成功的慢性蕁麻疹治療來自正確觀念,就是在生活中找出可能的惡化因素,及最適合自己的抗組織胺。

預防以找出病人過敏的誘發因素(包括食物及藥物等),並加以適當地避免或處置。

對於有壓力誘發型蕁麻疹的病人應穿著寬鬆、質輕、可透氣的服飾

對於有陽光誘發型蕁麻疹的病人應避免直接曝曬於陽光下運動或工作,且出外時,應穿著有保護性的遮蓋性衣褲及使用防曬乳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