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游武当

 易之复 2012-07-14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1、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02、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3、自元代以来, 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4、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5、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6、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

 

07、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8、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9、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0、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1、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2、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3、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4、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采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5、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6、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金殿外部全部镀金后,剩余的最后一块金砖就像镶嵌于此。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7、武当山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8、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第一仙山话武当 第28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1、来武当观其自然风光仅是其中一面,毕竟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号称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然而,更主要的一面是看武当的人文。

 

02、说武当,首先要提到的必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将《易经》和《道德经》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3、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了刚柔相济、以不变应万变的武当内家拳,自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4、武当武术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完整,它以“宇宙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宗旨,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拳功剑法。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5、武当武术既有功理和功法,也有套路操作和主旨要领,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张三丰的《太极拳总论》、《太极拳歌》和《太极拳十三式》三大经典之中。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6、时下,武当武术已和少林功夫一样走向世界,武当武术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洋弟子来到武当山修炼武术。他们成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7、武当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气势,武当山的神韵在于她的内涵,武当山的影响是她的道教文化。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8、观武当人文是感性认识,而品武当文化是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义与中国道教的教理、教义同出一辙。武当道教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禳,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义与中国道教的教理、教义同出一辙。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09、武当道教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禳  ,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道教派别。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0、太岳仙山,真武道场。作为道教文化的圣地,千百年来,武当山一直以洞天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1、而武当山特有的道家斋菜也颇具独到之处,它取佛道两家素菜烹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鲜醇,在紫霄宫和太和宫中都可品尝到。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2、紫霄殿在文革中之所以没有遭到灭顶之灾,还要归功于红墙上的标语的保佑。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13、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想当年,在永乐十年(1412)遣要员率20多万军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宫9观等33处道教庙宇,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现今,武当山正努力建设大产业,实现新跨越。

道和天下看武当 第30篇 - 摄爷 -  摄爷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