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根河市中医院 2012-07-14

未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1]

中文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未病”提出以来对未病理论有极大推进作用的医家及著作,论述目前未病研究的观点和理论,阐述未病学形成的必要性及展望。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进一步开拓中医药服务领域,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

关键词:未病理论  形成  发展

 “未病”理论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时期,完善于晋隋唐至明清时期。其理论包涵两个基本概念——未病和治未病,从字面不难理解,未病可以看作机体的一种状态,治未病则是对未病状态的干预措施,历代医家多从治未病论述。

1 未病理论的提出与完善

1.1 未病理论的提出

 “未病”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的重要性。人的健康依靠阴阳平衡,但阴阳平衡是动态的,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阴阳二者之间暂时的失衡,机体出现了阴阳偏盛偏衰,或气血亏损,或气血淤滞等病机变化,就会产生“未病”。未病可以理解为没有疾病的状态。《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提出治未病要救其萌芽从而指出未病包括萌芽状态的疾病。《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提出治未病要已病早治,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指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未病并非指没有疾病,而是疾病早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不但提出了未病及治未病概念,而且阐述颇详,初步形成了未病理论。

1.2 未病理论的发展

《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之脏腑。《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疾病若发生传变,必然要影响机体其它脏腑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成更大的危害。在此阶段,若能辨明病因,把握疾病发展的大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阻断疾病的发展,顺应并诱导机体正气,促进疾病向愈转化,防止疾病由浅入深、由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传变,侵犯未病的部位,以求稳中取胜,对于尚未发生病变的部位预先采取措施,防止邪气传变,是“治未病”研究的范畴,“未病”指未发生病变的脏腑。

华佗继承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主要发展了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治未病法则。华佗根据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不同形象和特有的动作特色,创立了一套适宜于防病、祛病和保健的医疗体操——“五禽戏”。开创了运动健身之法,使导引之术有了规范,动作更符合科学性,直至今日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现代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华佗非常重视七情、饮食、起居等方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中藏经·论气痹第三十四》)。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映。只有掌握其规律,适应其变化,才能不生病殃,健康长寿。

1.3 未病理论的初步完善

张仲景在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未病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对未病养生、防微杜渐、已病防传,未盛防盛、已盛防逆、差后防逆等“治未病”方法均有详细的论述,标志着未病理论的趋于完善。

 

1.3.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保元气的重要性。《金匮要略》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强调客气邪风虽然是致病因素,但能否致病,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适应能力的强弱。如果五脏元气充实,营卫通畅,能适应自然界反常的气候变化,则人体平和无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体质,提高抗邪能力是未病先防的关键。②防邪气的作用。《金匮要略》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调摄精神、调养身体、提高抗邪能力的同时,还要外慎邪风,避免邪风毒气侵入肌肤经络。强调经络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便应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③注意生活起居。“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提醒人们平时在房室、饮食、起居等各方面注意调节,防备意外,只有使体力强壮,一切致病因素才无从入侵腠理。详细具体地阐述了未病先防的措施[2]

1.3.2 欲病救萌  《伤寒论》云: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这是预防疾病传变的最有效措施,一旦拖延时日,就会使病情加重,或成痼疾。所以,医者必须善于观察,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使萌芽的疾病向痊愈转变。

1.3.3 已病早治  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有病早治。《伤寒论》中“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懂得传变的一般规律,就能及时掌握疾病的变化,进行“随证治之”,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变。②先安未受邪之地。《伤寒论》中“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因邪气有向阳明传经的趋势,采取预防性针刺阳明经穴位,使其经气流通,抗邪之力增强,以防止传经的发生。先安未病之地,使病不复传,先发制人,有助于祛邪。③善治者治皮毛。《金匮要略》首篇中谓:“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它反映了《内经》“善治者治皮毛”的治疗观点,当人体四肢才觉重滞不适时,即用导引吐纳之法,促进血脉流通,关节流利,气机调畅,提高抗病能力,即可驱邪外出,使疾病痊愈。若早期失治,病邪便会深入产生“九窍闭塞”甚至“流传脏腑”,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故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由浅入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1.3.4 瘥后调摄  张仲景对瘥后的调摄,防止病复非常重视,他认为病复有食复、劳复、复感之分,《伤寒论》398条:“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均提示病后护理的重要性。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1.4 未病理论的进一步充实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千金要方》:“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更认为:“治未病之病,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害灾害亦无由作。”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千金要方·养性序》:“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实为经验之谈。《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孙思邈的高寿(约百余岁)新旧《唐书》均有记载,他关于治未病的说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金元四大家之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对《内经》未病理论有所发挥,强调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作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著作《丹溪心法》,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论治未病。主张:“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办法,《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道出适应季节变化,配合当时当地的环境而吃、穿、作、息的重要性。朱氏这种积极的防病观点,丰富了中医未病理论[4]

另外,值得一提的医家还有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北宋时期“儿科之圣”钱乙提出了小儿、乳母的治未病方法;元代滑寿发展了药物预防;明代汪绮石指出“虚劳当治其未成”;明代李中梓重视养生和预防,提出清心寡欲、修养性情是“祛病良方、延年好法”;清代赵学敏提出了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清代叶天士对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对治未病思想在温病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贡献,等。

2 当代医家对未病理论的贡献

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健卫生和预防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作用,各医家更注重治未病在临床的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逐步转向以预防为主,加上医学模式的转变,古老的治未病思想受到海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中医学院校的专家学者们对中医经典古籍进行了认真的收集整理,有关“未病”理论也得到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不少学者如刘献琳、雷正荣、杨力、宋为民、祝恒琛、龚婕宁等发表论文及著作,介绍未病理论,呼吁未病学成为独立学科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使未病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56]

3 未病理论的相关概念

3.1 未病的概念与未病四态

未病,相对已病而言,指机体处于相对无病的状态。是对人体处于无疾病状态、有疾病的先兆或小病(疾)状态、已病的早期状态和疾病初愈未复发状态的高度概括。

未病可概括为四种状态[56]:①健康未病态。指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亦即人体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②潜病未病态。指机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尚无任何临床表现,未达到临床“显化”程度。③欲病未病态。是潜病未病态的继续发展,指存在于机体中的病理信息越来越多,已有所表露,已经达到疾病发病的临界状态或呈现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在临床上尚无定性的依据可以明确诊断其病证类型的未病态。传变未病态。指机体某一脏器已经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以进一步传入其他脏腑而使之发生病变,在病邪处于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时,对于可能出现病变的脏腑的未病状态。

3.2 治未病原则

研究未病四态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防止发展为已病。中医“治未病”中的“病”不仅仅是指现代医学所言“病”的概念。“治未病”可以理解为针对未病状态的具体干预措施,它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内容: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要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主要是针对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就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主要是针对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主要是针对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④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可以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2]

4 未病学形成的必要性及展望

某一门学科被称之为“学”,必须有完整的理论,系统的研究体系和方法,以及一定的实践领域[6]。既往以疾病为主题的年代,治未病的实践指导居于从属地位,而二十一世纪,进入以健康为主题的年代,未病学的形成势在必行。目前对未病学内涵的认识可谓百家争鸣,反映了医学界对未病学的极高热情。未病学一定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上,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若要在防病、治病、推动人类健康事业上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就必须是开放式的,打破传统医学界限及中医门户观念,兼收并蓄、取其各学科的精华,加强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蒋宏杰.华佗“治未病”思想浅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3)207

2刘德山.《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探析.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647

3刘永畅,陈廷淑.《金匮要略》“治未病”学术思想浅析.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20(7)394

4 李梢.中医“治未病”说要.皖南医学院学报,1997,161:9192

5 祝恒琛主编.未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6 龚婕宁、宋为民主编.新编未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