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篇有格调 出题较平实 20120613

 10同心圆10 2012-07-15

2012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新民晚报
选篇有格调 出题较平实 
 
  复旦附中  王琳妮
  2012年上海语文高考的古诗文延续了往年的基本形式,题型和分值分布都未有变化,题干表达清晰简练、指向明确,对考生比较友好。

  名家名篇闲远淡雅

  此次诗歌鉴赏选择的是张九龄的《春江晚景》。与大多数诗人在黄昏时的羁旅愁苦、怀乡伤情不同,张九龄在征路上见着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不自禁地心生欢喜,连作诗都难以言传欣悦之情,因此他说“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这和高一课本中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江林秀发”、“云日相鲜”、“余花满船”有视觉之美,“佳处莫传”又有出尘之想。

  两篇文言语段分别是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列传》中的卜式部分和柳宗元的《潭州东池戴氏堂记》,秉承了高考一篇史传、一篇议论文的传统。作者均为名家,代表作都选入课本,考生能凭课内所学深入理解文章。

  两篇语段中的人物都兼有志与趣。第一篇语段中的卜式是一位低调的智士仁人,既有忠臣之节,又有高士之风、坦坦荡荡、正气凛然,却又飘逸逍遥、自得自在。身居庙堂,亦能闲远自放,其智、其节、其风对学生都颇有教益。第二篇则更是风神清雅,柳宗元以俊洁的笔触描写了“离世乐道”的戴氏在潭州东池旁建高堂。高人与厅堂、东池,如君子与玉一般,互相映发,更觉其美。友人得仁政、胜景得高人、贤人得雅居,实在是美事。

  不仅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递,高考的指挥棒在这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出题紧扣考点、文本

  13题背诵较往年平易,课内的5句都相当上口,没有易错的字。高中4句,遍及高一、高二、高三课本,初中1句。课外的3句也都耳熟能详。

  14题与以往考文学常识不同,变向考察学生对古诗中字词含义的了解。学生只要熟悉教材,找出与“江”相关的词也非难事。高二上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中“月迷津渡”,注释③中对“津渡”的解释即“渡口”。15、16题则考察学生对用典、咏物、对仗工整、情景关系等诗歌常用术语的理解。

  17、18、19题常规地涉及各个文言考点:实词、虚词、句式。17题中的加点字“息”意为“繁殖”,略难,但在课本中也出现过,高三上《陈情表》中“晚有儿息”,课文对“息”有单独解释,即“子”,稍加迁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另外,17题与往年一般只考一个实词活用不同,今年有三个,分别是使动、意动和名作动。18题涉及课内文言文,考点为虚词。19题则考察学生对宾语前置和各种省略句的了解,都相当实在。

  20题涉及生活体验,考的其实是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虽非考点,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21题则和26题都是概括段意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较为平实。

  22题虽只1分,但学生既要找到指代对象,又要发现“其岸之突而出者”的定语后置文言现象,略有难度。23题是修辞题,指出其修辞手法(比喻)、修辞对象(堂与水)、对象特点(奇)即可。24题考察第二段关键词,“贤人”和“居”。25题对于习惯字字落实的高三学子来说可能略难。

  今年的考题中没有出现与课内文章的比较阅读,但其实这是一种不错的题型,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希望以后还能有类似的考题,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