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感

 zcrxqk 2012-07-16

安全感

(2009-10-02 08:08:5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万字华为

任何资源都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没有资源,也不能依靠谁,唯能靠的是艰苦奋斗。老板在不断地强调这些观念,华为终会灭亡,我们只有依靠一代代人不断地奋斗才能艰难活下来。

不仅是公司,个人也时常感觉,自己一无所有,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磨砺,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者生存。未来不可期,唯有以规则来应对结果的不确定,将来显得飘渺,能够左右的似乎只有自己的选择。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缺乏这种安全感,公司则毫无保留地或加倍地传递给了员工,在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地环境下,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没有感觉自我的成长,员工对未来越来越迷失方向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民日报有篇社评:我们的安全感来自哪里?文中提到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都缺乏安全感,增强安全感需要让所有的人有生活预期。但这个何其难,实现这样一个社会,除了其他条件,一个好的政府不可或缺。这个政府应该愿意也能够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只有拥有这样的政府,我们才能期望更公平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我们才能够期待一个全面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归属感,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有企业的责任。社会调查也显示员工的安全感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不是福利机构,与员工也仅是建立在劳务合同上的往来关系,企业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必定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相对较少的综合成本,而在中国企业眼里这个成本多半表现为数字上的工资成本。然而培育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是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但是需要用心来经营。家往往是最具有安全感的地方,这里是心灵的驻地。

缺乏安全感就会强调控制欲,控制欲几乎是人的本能。我渴望成为工作生活的主人,尽力去掌控和布局将来,但往往事与愿违。记得报到的第一周,问领导今后工作安排,我好做计划和准备,得到的答复是等待安排,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当时就明白了,在华为的日子必将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当自己不能计划工作时,就只能信任公司的安排,当公司的安排不断伤害员工的期望时,员工自然就会选择离开,至少员工还能控制走还是留的选择。

和身边不少关系较好的员工聊天,或多或少都会流露出离开的期望和对前程的迷茫;和很多海外同事聊天说以后离开华为回国做点什么,多半答开饭店。这里不是家,这里没有安全感,这里没有归属感,这里很难提升自己,在这里未来不可期,我想这是多数华为人的显示感受,也是大多数人离开的根本原因。

离职沟通的时候和领导聊起,言语中也能察觉出对工作和生活的无奈,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他说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我说您也有机会,只是你的成本更高。我们不知道以后怎么样,但我们知道现在怎么样,我们知道现在想要的是什么,只有立足当天,做最好的今天才能是明天的强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