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平: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

 sxxzwd 2012-07-16
刘平

  1953年8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负责人、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等职。

  在西方医学至今无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始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临床运用中医药有效抗肝纤维化的突破,他们发明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已获准赴美国临床试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肝纤维化病变的患者约7000余万,而且这些患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在医患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能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谁就能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

  面对“肝纤维化”这一国际医学难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始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早在20多年前就发现和证实中医药可以有效逆转肝纤维化,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在西方医学至今无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今天,刘平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临床运用中医药有效抗肝纤维化的突破,他们发明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已获准赴美国临床试验。

  

  肝纤维化正虚血淤

  身兼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的刘平每天的安排都满满当当的,记者约了两个星期,他终于挤出一小时。早晨8点钟,出现在曙光医院东院肝病研究所办公室的刘平,神采奕奕,出口成章,受访过程像是一次讲课。

  上世纪80年代,肝纤维化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从攻读博士学位起,刘平就对肝纤维化能否逆转这一国际难题提出挑战,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变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刘平说,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对肝炎病毒、脂肪肝等多种慢性损伤的病理反应,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中。

  肝脏遭到各种病原侵袭时,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肝组织免疫系统同时被激活,进行组织修复。肝纤维化是指这种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及失控时,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形成假小叶及结节,成为肝硬化。所以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肝纤维化的提出也就30余年的历史,早期认为,肝脏中的瘢痕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转的。而现在认为,通过有效治疗,瘢痕可以消退。”刘平说,西医一般采取靶向治疗,针对某些单靶点、单环节进行治疗,而肝纤维化是多因素疾病,单靶点治疗往往会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影响。15年前,德国研究的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就因临床上的药物副反应而终止,这种药物对胶原生成有抑制作用,但会影响正常组织的胶原代谢,造成严重的副作用。

  与西医不同,中医对于肝纤维化是通过适度调节达到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可表现为多种症状,而关键病机是气虚、血淤。肝纤维化出现的结缔组织增生只是果,而正气虚损、免疫功能低下才是因,因此治疗时应扶正补虚,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早在1992年,刘平从日本归国后,围绕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带领团队着手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开展中药复方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当年就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立项;二是根据在日本工作期间对中药丹参中抗纤维化有效成分的发现,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他领衔的“扶正化淤法抗慢乙肝肝纤维化研究”项目的系列研究,运用国际前沿技术和创新技术,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医转化医学研究创建了范式。1994年,刚逾不惑的他就当选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并于2000年起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而奠定了他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在中西医结合肝病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提出了“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正虚血淤”是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基础的理论,基于此认识和多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他和同道一起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抗肝纤维化的国家中药新药“扶正化瘀胶囊”,经临床试验证实该药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逆转率达52%,对肝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4.1%。

  “蝌蚪的尾巴断掉后能再生,就是因为胶原酶的活性,上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人体也同样存在胶原酶活性。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可提高胶原酶的活性,肝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细胞功能改善,从而使得疤痕减少,肝纤维化逆转。”刘平解释说。

  中医药治疗采取病证结合,抓住疾病的主要病机,结合辨证论治,既可改善病理变化,使肝纤维得到逆转,又能解决患者的主观感受,疲劳、食欲差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在西方医学至今无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今天,刘平及其团队实现了临床运用中医药有效抗肝纤维化的突破,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药从2002年上市起,即广泛应用于临床,仅2010年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亿元。2011年获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颁发“上海市产学研优秀项目一等奖”。目前,“扶正化瘀片”已获准在美国进行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新药临床试验。

  不只是“扶正化瘀片”,他领衔并跨学科与中科院药物所合作研究的“丹参酚酸B盐抗肝纤维化研究”项目,先后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国家863项目,其成果已获前期成果转让收益200万元,现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补益虚损治肝硬化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的疾病之一,其治疗尤其肝组织学的缓解仍是一世界性医学难题。但对早期肝硬化来说,如果能坚持抗病毒与抗纤维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有可能使肝硬化得到逆转的。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地区不同主要病因也不同。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在我国则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多见,其次为血吸虫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亦有逐年增加趋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主要是乙肝、丙肝病毒所致,在我国尤以乙肝为主,另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发病率近年来也有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刘平着眼于中医理论的科学阐释,结合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开展“肝硬化中医治疗基本方剂的方证病态蛋白质组生物信息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该项目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的立项资助,其部分成果获得了2007年度中华医学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平又领导开展了由全国9所科研院校共9个课题组组成的国家973计划“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继承与创新”项目的研究。通过这项研究,他提出并建立了肝炎后肝硬化“虚损生积”的中医病机新理论。

  中医认为,肝硬化及其的脾肿大属于“积症”,而积症以往多认为以血淤为主,基于长期的逆转肝纤维化、防治肝硬化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刘平基于中医学强调“治病求本”的理论,提出了“血淤为积之标,虚损为积之本”的肝硬化“虚损生积”中医病机理论的新认识,并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多种补益方药抑制肝硬化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系统论证病机的科学性。

  刘平通过系统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虚损”与疟积的病机联系,明确“虚损生积”的理论内涵。即:多种因素导致机体形质损伤,肝脾肾精气亏虚不复,淤血日结渐积成为疟积病症的一种标本因果关系

  他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肝硬化患者用药(48周)前后2次肝活检的临床观察,证实益气补益虚损的黄芪汤可促进早期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善,抑制肝组织炎症坏死,提高肝硬化肝实质细胞功能,开辟了补益虚损抑制肝细胞坏死治疗肝硬化新途径。

  这一发现也解答了“补益虚损方药能否减轻肝硬化的肝组织损伤、促进早期肝硬化逆转”和“补益虚损、促进精气来复,逆转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这两个关键问题,从而获得了有效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新方法并明确其主要效应物质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淤为基本治法的病证结合的中医治疗肝硬化规范得以建立。可以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促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肝病虚损重点研究室”的建立。

  目前,基于“虚损生积”新病机的“益气化淤为基本治法治疗肝硬化”已编入《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刘平提出的肝硬化治疗方案,在众多中医院推广应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众多患者都慕名前来就医。

  同时,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注意。肝病研究所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等欧盟学术机构联合申报并获得中欧中医药框架协议(FP-7),开展中医药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接待国际大型制药集团如辉瑞、诺华、赛诺非-安万特等进行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学术交流,商讨合作研究。

  刘平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肝炎后肝硬化”虚损生积“中医病机理论的建立与应用”又获得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军人到科学家

  从一个军人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平的成就令人艳羡,他的付出却不为人知。

  1977年,年仅24岁、参军多年的刘平步入了南京中医学院,从此开始了他“悬壶济世”的中医生涯。

  1980年,他经历百里挑一的竞争,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师从著名老中医刘树农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又师从另一位名老中医、时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的王玉润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就率先在国内建立了胶原酶的检测方法,使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我国中医学界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并以优异成绩获学院毕业研究生最高的荣誉奖“李月卿奖”。

  毕业后的刘平留校从事肝病研究与临床工作,曾先后两次作为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赴日本工作。在国外期间,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一年内就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发表6篇论文。那些废寝忘食的岁月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20多年来,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的学术带头人,刘平先后承担了8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了12项专利,实现了1300多万元科技成果转让。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肝病学科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2间房的晚期血吸虫病研究室发展到目前拥有20余名临床和研究人员、价值逾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的肝病研究所、肝硬化科科所合一的研究团体,在我国肝病领域享有盛誉。

  科研之外,刘平对中医传承的问题也特别揪心,“中医传承的问题与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过去的中医教育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经典著作,而现在的学生高中以前全部接收现代教育,缺乏传统文化熏陶,没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很难接受中医的理论,出现西医化的倾向,往往到五十岁才能悟出来。”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刘平认为,中医的传承不仅是大学的任务,而应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传统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他呼吁,加强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比如《易经》、《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内容。

  就在采访刘平的前几天,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消息称,计划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医文化进校园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扶正化瘀胶囊
        配方:人工冬虫夏草、丹参、桃仁、绞股蓝、五味子、松花粉。
  功效:扶正补虚,活血化淤,用虫草补肾益精、丹参、桃仁活血化淤、绞股蓝清热解毒、五味子养阴、松花粉健脾,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
如何预防肝硬化?
 
        身体周刊:乙肝——肝硬化——肝癌,被人们称为乙肝三部曲,这话是否正确?

  刘平:一般来说,慢性乙肝患者中有约5%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而肝硬化中有10%左右会发展为肝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乙肝三部曲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都要经历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了乙肝,也不必过度恐慌,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如果防控合理,是可以稳定的,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毕竟是少数。

  自1992年干扰素被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以后,特别是1998年核甘类抗病毒药拉米夫定被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以来,不断有新的干扰素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问世,包括长效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从而使乙型肝炎的治疗获得里程碑式的进步。实践表明,在现有抗病毒药物治疗下,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复制、阻断肝脏炎症病变进展可以得到抑制,维持肝功能的长期稳定,减少或阻止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但是,对乙肝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了。需要注意肝纤维化是人体修复损伤肝组织的过度反应,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的病理改变。大量纤维组织沉积在肝脏,可以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形成肝硬化;纤维组织增生还可阻碍血液微循环,使肝细胞缺乏营养而加重损伤,导致肝衰竭及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现腹水和呕血、黑便等一系列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表现。而肝脏纤维增生机制一旦启动,仅抑制病毒复制,只是部分减少了后续的纤维增生,并不能解决已经存在的肝硬化和改善肝脏微循环,因此,仅进行积极抗病毒治疗是不够的,一定要坚持抗纤维化治疗

  

  身体周刊:患者一旦被诊断为肝硬化,治疗要注意什么?

  刘平:肝硬化关键是早期诊断、明确病情、标本兼治、综合处理。一般依据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学检测、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病理检查,基本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发展阶段,而且通过长期的定期随访,也可早期发现肝癌以尽早治疗。

  对于我国常见的乙肝肝硬化的早期,若有抗病毒指征,在进行病因治疗——抗病毒的同时,应当结合运用中医药的抗肝纤维化及适当的保肝抗炎治疗;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即通常所说的中晚期肝硬化,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的基础上,要注意防治并发症,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也必不可少。在治疗过程中,坚持合适的中医药(包括中成药)治疗以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以及全身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必须定期、长期进行随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无论有无临床症状都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上,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病人更应重视。

  如果肝功能持续正常,可每隔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B超、甲胎蛋白等;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在治疗的同时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肝功能,3个月检查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必要时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显著增高时要警惕肝癌的可能

  

  身体周刊:慢性肝病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刘平:主要有五个方面:

  1.调饮食:严格禁酒,饮食以“新鲜易消化”为原则;严密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可过饱,忌暴饮暴食;适量摄入蛋白,如瘦肉、鱼类、禽蛋蛋白(少吃或不吃蛋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少食多餐,不可一次性摄入过多的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锌元素;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不宜食用粗糙、油炸、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的患者,适当控制盐的摄入,少吃含铁较多的食品。

  2.畅情志:忧怒伤肝”,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重视疾病但不恐惧、忧虑。如果思虑过多,会进一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增加肝癌的风险。

  3.防外邪: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机能下降,易感冒,要预防外感及早期用药(常用感冒类中成药如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感冒冲剂等)。病毒性感冒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而致病情反复或加重;感冒、发热及后续的细菌感染是加重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免过劳:肝病患者易疲劳,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是加重慢性肝病,尤其是促进肝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量力而行,避免勉为其难。

  5.遵医嘱:遵照专科医师提供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不可自行其是,不可根据广告自行购买药物或保健品;不可轻信单方、偏方,不少药物的不当使用可导致肝损伤;注意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练肌肉助睡眠

  59岁的刘平身兼多职,每天都忙碌在大学管理岗位和科研一线,记者采访还没结束,他的研究生已经在等着他为毕业论文开题。接下去的几天,他又将作为组织者和发言人出现在国际肝炎会议、中美循证医学转化会议两项学术活动的现场。精力充沛的他似乎总能从容应付繁重的工作。

  年轻时,刘平是运动健将,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每月一两次进健身房锻炼的习惯,“在健身房做肌肉运动能预防肌肉萎缩,对缓解工作紧张、改善睡眠、精神状态大有益处。”刘平健身的另一个目的是改善睡眠,这些年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刘平也患上了失眠,他认为健身时可以尽可能放松,是一种自我调整的减压方式,“健身房很少能看到我这么大年纪的,其他的会员每次看到我都感到很惊讶。”

  随着年纪增大,运动量减少,他的养生重点逐渐转移到饮食调控上。活到96岁的上海国医大师裘沛然有一句话“保持三分饥”,这也是刘平的养生秘诀。“我每天就吃六七分饱,尤其是主食、甜食吃得少,饮食结构以副食为主。主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蛋白类的肉类其实吃多点没关系,所以我中午一般都是先吃菜,然后再吃一两米饭。”他还有个习惯——多喝水,尤其是早晨要喝两三暖瓶水,这样能促进新陈代谢。

  刘平也很注重药补,平时吃人参来补气、抗疲劳,“人参也分很多种,白参较温性,吃了容易口干上火,西洋参比较平,没有副作用,当然也不能过度。”他还常吃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能预防感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