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鹄编辑 2012-7-17秘境湘西之托口走到托口古镇,湘西之行已经是第十四站了,也是最后一站。事先对托口没有什么期待,只是想在它被淹没前,去看去记录。冥冥中,安排好我在这一站终结和回首。 ![]() 他喝得有几分醉意,摇摆的脚步让人担心。 ![]() 推土机推土的速度不慢,更多托口的老屋将消失。但,推土机没有水强大,某些时候,水没有人厉害。 ![]() 挑着满意的猪仔回家 ![]() 买牛的地方,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地对牛弹琴。 ![]() 在全是泥泞的的街上,虽然吃得不自在,可是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是充饥的不错选择。 ![]() 我曾经与我父母一起如他们一样站在街头卖木碳,托口市价1.5元/斤。 ![]() 在乡下理发,对洗头印象犹深。往往是理发师拼命地把头按下,然后用洗头发的刷子来回刷。 ![]() 大叔如同侠客一样,走在前世的街巷。 ![]() 顺利卖掉猪仔,带着笑容回家。
我从小生长在广东第四大水系汀江边不远的小山村,山村在广东福建交界处。童年的回忆很大部分与临近的两个墟市、也是两个千年古镇(广东的茶阳镇和福建的峰市镇)有关。托口位于湖南贵州边界,位于沅江、渠水汇合处,两水互为顶托,故名托口。沅江,又称沅水,它的源头南边出自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称为龙头江。北边出自麻江平越间大山,叫重安江。两源相汇处称清水江,东流入湖南境内,到托口始名沅江。没想到,托口与我从小生长的环境惊人相似。 农村里,一般在农历某个日子,如每逢五、十为一墟。四周的百姓在这个约定俗成的日子纷纷到这个集市去买卖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说白了就是一个物物交换的市场。至今我还能想到小时候吵着大人要去赶集的情形,山里的童年极少与外界接触,赶集就是我小时候与外面世界对接的重要途径。发生在墟市里的故事,说起来可装下满箩筐。平时很少机会有肉吃,通常会在集市买点肉到小餐馆作“来料加工”,那是多幸福的时刻啊。有些大人,顺便就会喝点散装米酒。所以,不时可以看到在回家的路上有走得东倒西歪、踉踉跄跄的人,喝多了点。事后,这些人便成了邻里的谈资和笑料。 有两件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至今回想起,记忆犹新。有一次墟日,七岁的我与爸爸走路一起到福建的峰市赶集,顺便卖鸭子。笼子装着的鸭子就放在集市的路边,爸爸和我站着,守候着买家。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卖出去。爸爸便先去买生活用品,留下我看管鸭子。爸爸走后不久,有人来询价。买卖东西通常会有你来我往的砍价,当时也许是一毛两毛的价格差异。爸爸事先交待好卖出去的价格,可对方要低于这个价。一时,我定不了主意。便向买家提出我去找爸爸,要问过我爸是否同意才行。结果我放下鸭子,找个半个钟才看见爸爸。爸爸一听到我的“反馈意见”,都慌了。鸭子没人看管,回去还在吗?匆匆忙忙赶回,我心里可是七上八下啊。那鸭子可是我们家重要的生活来源啊,如果……回到我们的“摊位”,发现那个买家还在,当然鸭子也还在。在我离开岗位时,买家帮忙看档呢。现在想起来,直觉得自己太愚蠢,同时,山里人的纯朴也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这个世界有假恶丑,但我依然相信真善美的东西多,至今信奉真诚的待人原则。另外一件事,发生在茶阳镇的赶集日,那天我与我姐姐一起去。也是我读小学时,姐姐带着我在集市上东看看,西逛逛。不知不觉中到了要坐船回家的时间了。姐姐并不熟悉古镇的街道,姐弟俩凭着印象左冲右突。在我们还没有行走天下时,即便是一个小镇,也觉得那里大得不得了。在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中,好歹找到了渡口,终于登上了回家的船。在渡口、码头总看得到有急急忙忙的人,在车的喇叭声和船的汽笛声中,跳上最后一趟舟车。码头与车站一样,代表着离别,也代表着归家和新旅程。 ![]() 猪与孩子、老人 ![]() 集结 ![]() 临河古街道 ![]() 狗也不想走湿湿的路,有些滑。 ![]() 第一次见到四面都有封火墙的祠堂——赵氏宗祠 ![]() 闪闪红星他日将被水掩没 ![]() 刚做好的豆腐 ![]() 卖鸡回来
发生在集市中的故事太多,集中了各种市井生活的缩写。在托口,我看到的遇到的尽是我童年中许多往事的再版。从鸡鸭牛羊、木柴木炭、大米红薯等农副产品,到锄头镰刀、脸盆水桶、布匹鞋帽等生活用品,交换的不仅是东西,也是交换了不同的生活内容。买猪仔的,绝大部分是为了把猪养大过年,省得一笔开销。又或者把猪养大,好供子女上学费用来源。买小牛犊的,无非是想把牛养大后,不用请别人的牛来耕地,自家还可以再开垦新的耕地。小时候去赶集,是为了热闹,同时满足自己的好奇。长大了才知道,集市对农村人来说,寄托了许多希望。而墟日,则是实践生活希望的时候。 与我生长密切相关的峰市,今天已经被下游建筑大型水电站时全部淹没。托口,正在建设沅水流域的重点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一座水电站。托口电站水库涉迁移民3.6万人以上,托口集镇需整体搬迁。不用多久,托口将永远消失在地理版图上,它也将只寄存在沅水流域的许多人心里。 集市作为我童年往事无法回避的地方,我与集市便多了一些情感牵连。目睹托口的一切,我看到了童年的底版,仿佛时光在经过二十多年后,又把往事再次冲印出来。我毫无准备地回到了我的幼小时候,所牵连的记忆就像江水一样涌入我心田。当我看到这些记录照片时,我哽咽地回顾这一切。我并不觉得我的童年是沧桑和辛酸,只是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与城市人相比,多了一些经历和感受。 ![]() 卖牛 ![]() 托口托缸 ![]() 戎装 ![]() 这个举步维艰的老人,缓缓走向码头。满眼的船只,看得老人昏花。 ![]() 买鸭子,认真挑选中。 ![]() 写毛笔 ![]() 那轻轻的抚摸,小鸭子可有感受? ![]() 买棵果苗和切菜板回去
我行走在湘西的角落,想了解、发现湘西的最美和最真,没有想到托口给予我今生难忘的触动。我失去了一个发生童年往事的地方,却在二十多年后重现在我面前,但这个地方却是在千里之外,而这个地方也行将消失。同样承载了许多沅江故事的托口,多年后,还有人在回想托口所带来的一切美好回忆吗?我的照片和文字记录献给托口人,只要网易公司不倒,在高山电台就还能看见你们的点滴生活场景。我的照片和文字记录同样献给我的哥哥和姐姐,我们同一代人在曾经的场景中,刻画了最纯真的童年。在已经淹没的峰市中,因为没有去记录,再也找不回那些画面,权将在托口的记录中想象吧。 无意中,我做了个人生命中并不必须但重要的一件事。 故土难离,家园难弃,我无限怀念那已经消失的家园。故土家园浓缩了我们的情感和记忆,远比所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和什么伊甸园来得亲切。在整理好照片后,将会在知途旅行公司作关于托口的摄影展览。我们不断地面临即将消失的家园,同时我们又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家园,在这个寻找和建设的过程中,完成我们的人生旅途。
知途旅行 刘铭初 行于2012-3-17 写于2012-3-20广州
网上关于托口镇的部分记载: 托口的船帮、木帮、河神(杨公)、楚巫、边贸、古移民等文化浓厚,直到今天仍然沿袭传统的边境贸易。在以托口侗乡为中心,湘、黔、桂三省毗邻的沅水流域广大地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杨公菩萨。“镇江王”杨公,本名杨漱,即保佑水上人平安的河神。埋葬在托口的豹雾山下,并修建了杨公庙,也就是后来各地数以千计杨公庙朝拜的总庙。每年五月端阳日,沅水各地杨公庙均由巫师主持庆庙祭祀,塔台唱戏。在侗乡,每年正月初二,有抬杨公神像游乡的习俗,谓可保一方平安。不但成为沅水上游少数民族群众广泛信奉的河神,而且成为这一带群众信举的地方保护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