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前个星期去澳门开会之前,我见到了原书。16开精装,六大册,封面用的颜色是「哈佛红」,收书3097种,共计2478页,全书400万字,彩图500馀张,售价2168元。放在办公桌上,还象回事,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用说,心里还真有点乐滋滋的。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1708/25561611_3)
这套书志,从写作至出版,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18年,不算短,也不算太长,但人生又有几个18年呢?所以在欣慰之馀,就想起了我在美国时,晚上闲暇,喜看中国的谍战片,其中一部名叫《敌营十八年》,第一集第二集都看了,那是演地下党的卧底在国民门党军队里刺探情报的故事,前后竟达十八年之久,编的还不算太离谱。我第一次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是在1986年2月,至1987年10月返国,那时,真是抓紧时间去各处的东亚图书馆访书,经眼的中国古籍善本也不算少,至少大致上的收藏情况,我心中有了个底。第二次即是在1992年的4月再次赴美,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当时说好「学社」资助两年,而我必须在两年的时间里,为哈佛燕京图书馆写作一本善本书志。然而,就此一待,竟然在「哈佛」待了十八年。
十八年,说得轻松一点,就是接待教授、学者、研究生之馀,和其它访问学者整理存放在「哈佛燕京」善本书库里数十年之久的1800部古籍图书;在馆长主持下,独力编纂《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珍稀古籍善本汇刊》;再就是将收藏在「哈佛燕京」的中国古籍善本,全数写成善本书志。在过去,谁都知道「哈佛燕京」收藏了不少中国的古籍善本,但谁又知道「燕京」藏的是什么书呢?总数多少?有何价值?未刊稿本和有价值的抄本有多少?那些刻本中又有几多是中国大陆各图书馆所未收藏的呢?凡此种种,就像一个谜似的,我相信,作文史研究的学者,也包括一些藏书爱好者、收藏家、图书馆的专业人员都想去探索的。但去一次「哈佛」--这座世界闻名的殿堂,又岂是易事?所以,我和我的同事所做的,就是有朝一日,必定要将远在大洋彼岸的「哈佛燕京」所藏善本全部详细揭示,写成善本书志并且出版,希望让研究者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另一诠释。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1708/25561611_2.gif)
我不想说写作善本书志的什么意义,但我想说的是:做一件大的工程实在是不容易。且不说如此之事,在国内必定是要成立一个什么编委会,主编、编委一大堆,讨论、会议数十次,人多事杂,搞不好即变味成「卡片的放大」。当然,直到今天,国内的大图书馆都忙于大事,主事者谁会去做写作本馆的善本书志之类的事呢。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1708/25561611_2.gif)
我是1992年的5月1日开始撰写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的,写的都是该馆藏宋元明刻本,约1500种,领导给的原则是「写一本类似王重民先生那样的((中国善本书提要)书志」。写作中,没有人来和你讨论如何去写,也没有人来和你谈什么版本,所以,一切的一切,即使碰到了问题,都要靠你自己去解决。所以,我是每天写三篇,每天三千字,用的是从香港带去的500格稿纸,也没有草稿,写上就算数,我也知道,今后要想修改是不会再有时间的。写完的时间是1994年5月1日,整整二年,实实在在写了五百馀天(除去假日、休息日,去大陆及香港探亲) 。写竣后,为了出版,先是台北,再是北京、上海的几个出版社,又涉及到出版资助之事。最后,花落上海辞书出版社,并由哈佛燕京学社补助八千美金为出版经费。辞书版为1999年出版,152万字,有彩图,书名为《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印得不错。可惜的是,后面所附索引错的太多,那是有一年我在台北,台北「国图」馆的资深馆员张锦郎先生告诉我的,他并给了我一份勘误表。我看后真是难为情。后来,我才知道索引是上海某高校图书馆的人做的。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1708/25561611_2.gif)
现在的广西师大版,收入了辞书版,但有些小的变动及修改,它增入了清代的刻本、稿本、抄本,书名为《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广西版较辞书版在书名中多了一个「藏」字。
「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的撰写,并非一蹴而成,其中干扰、甘苦亦非局外人所知,包括书前彩图的埽描也是反覆数次,经历了:每一种书一至二幅--全部不要--每部类只要100幅。至於2009年岁末全部写竣后,全书的排序、编輯的审稿、看出的问题、以及一系列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都费去了不少时间,不过,这也使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去操作並解决,这种实践和经验,确是书本上所没有的。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转载]《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1708/25561611_2.gif)
清代书志实际上是集体创作的成果,由严佐之、谷辉之、刘蔷、张丽娟和我合作撰写。严、谷、刘、张都是国内从事版本目录学、文献学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每人都曾作为「哈佛燕京」的访问学者,在燕京一年(200余个工作日),分别撰写经部、史部、子部、丛部书志,丰富的实践、学识和工作经验使得他们在撰写善本书志时,既得心应手,又不断挑战自我,每人都完成了约20万字的工作量。所以,在我看到书志的出版品后,我还是要对他们四位说一句:谢谢。
201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