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心打造韩愈故里名片-河北昌黎

 4U 2012-07-17

精心打造韩愈故里名片(1)

(2008-10-29 07:35:55)

精心打造韩愈故里名片(1)

——关于利用韩愈文化开发我县文化旅游问题的调研报告

昌黎县教育局张玉万

一、利用韩愈文化开发我县文化旅游的有利因素

1.韩愈文化的概念明晰

昌黎的韩愈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特色鲜明的人本主义的文化,是昌黎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2.韩愈文化史证充分

    昌黎是历史名人韩愈的故里(指祖籍),至今尚存韩文公祠和以韩愈为始祖的《韩氏家谱》。可以说,河北昌黎因韩愈闻名。《旧唐书》、《中国人名大辞典》均记载韩愈为“昌黎人”(指祖籍)。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教科书《语文》明确诠释韩愈“祖籍河北昌黎”。

历史上,河北昌黎建有几处韩文公祠。如宋元丰七年,在昌黎县治北二百步建韩文公祠,洪武六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嘉靖五年,由知县秦廷锐主持,将县治北韩文公祠迁建于县治东北角。崇祯十四年春,范志完在五峰山主持建成又一座韩文公祠。1987年基本恢复其原貌。2000年,其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韩愈文化影响至深、挖掘工作成效显著

韩愈的古文运动是昌黎新文化运动的滥觞。为祭祀韩愈的五峰山韩文公祠又是李大钊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古今两个名人遥相呼应,为昌黎增光添彩。五峰山韩文公祠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教育而言,韩愈的祖籍之地昌黎,秉承其重视教育、兴学育才、推贤荐能的遗风且世代绵延。就执政理念而言,关注民生、直言敢谏、倡导人际和谐,是韩愈的亮点,为元、明以来昌黎地方官所推崇。昌黎乃文公之故里(指祖籍),沉寂多年的昌黎人终于走出了坐视外地投身韩愈文化研究热促当地文化经济发展而无动于衷的误区。随着昌黎韩氏家谱的先后重新发现,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关于韩愈内容的修订,全县出现韩愈文化研究热,并在全国业内引起轰动。 20021218,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成立。研究会业务范围为考察、研讨韩愈在秦皇岛市和昌黎县的诸多记载、遗址、遗物,以及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在祖国韩文化中无以取代的独特重要历史地位,研讨如何借助名人效应发展秦皇岛地区的经济文化;做好秦皇岛市多种学术研究团体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促进、深化对秦皇岛、昌黎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与把握,促进秦皇岛市和昌黎县知名度的提高;加强与国内韩愈遗址所在地省、市的联系和协作,加强与海内外韩愈研究团体学者的联系和学术交流;大力开展论证和宣传工作,利用历史文化文物,引资开发文化景观,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会先后召开两次研讨会,由张玉万、孙乃斌、李亚忠、石守仁、王志军、曹立坤、韩树昌、韩作海、韩作江9人,宣读了《充分发挥韩昌黎的名人效应,全面推进昌黎县的小康建设》、《继承韩愈文化,发展我市文化经济》、《彻底揭开韩愈祖籍之谜,全面创建昌黎特色永盛万代旅游支柱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五峰山韩文公祠塑造昌黎韩文化旅游品牌》、《关于韩营村仿古旅游开发的构想》、《借助韩愈的名人效应促进昌黎县经济发展》、《韩愈及其教育思想》、《韩营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8篇论文,引起较大反响,《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河北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研究会其他主要成果有张玉万《韩愈祖籍昌黎已成定论》(《河北日报》)、李亚忠《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正是今河北昌黎》(《河北地方志》)、石守仁《五峰山韩文公祠考辨》(《文物春秋》)、陈雨时《韩愈与昌黎》(《河北地方志》)、石守仁《也谈昌黎县韩氏家谱》(《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张玉万《昌黎,韩愈的故里》(《乡音》)。研究会出版了《韩愈文化》创刊号,收录论文及相关资料20篇,发行至秦皇岛市和昌黎县主要领导、部门以及有关人士,各地韩愈文化研究爱好者也纷纷索取。应县委宣传部、监察局之邀,研究会提供了《廉吏韩愈》、《昌黎,韩愈的故里》、《昌黎韩文公祠》、《昌黎人要永远擦亮韩愈文化这块金字招牌》等资料展示于葡萄沟景区廉政文化橱窗内、发表于《昌黎日报》和《昌黎之窗网》。应县纪委、监察局之邀,研究会会员参与编纂了《昌黎廉吏故事》,韩愈故事包含其中。应碣石山景区管理局之邀,研究会会员还参与编纂了《碣石山故事与传说》,韩愈与韩愈后裔故事与传说包含其中。从2003年起,研究会以其实绩连续4年被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市先进学会。研究会会员李亚忠撰写的理论文章《韩愈祖籍的昌黎正是今河北昌黎》,荣获20022003年度市“五个一工程”奖并连续4年荣获市先进学会工作者称号。研究会有两名会员被选为秦皇岛市社科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研究会的成立是全市社科界一件大事,曾被收录于《秦皇岛年鉴》(2003年卷)相关条目。

总之,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为挖掘韩愈文化做了大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使昌黎营造了韩愈文化研究的良好氛围,成为全国韩愈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加大了韩愈故里的宣传力度,成为富庶、和谐昌黎建设的重要触媒。昌黎县的有识之士开始深入挖掘和开发韩愈文化,决心永远擦亮“韩愈文化”这块金字招牌,从而促进昌黎县四个文明的建设,尤其是搞好韩愈文化的产业化,使之成为昌黎县立县产业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最近,中共昌黎县委书记刘建军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发言和县长王桂鹏在昌黎县十四届人大一、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全县人民要深入挖掘韩愈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将挖掘韩愈文化放在了昌黎发展的“两条主线”(兴工强县、兴农富民)、“三大战略”(重大项目攻坚,战略产业崛起,滨海新城引领)的总体思路的背景中。

二、若干制约因素

(一)韩愈文化研究深度不够

1.韩愈文化的挖掘尚有不和谐之音

王桂鹏县长在2007年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2008年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后的任务中包括深入挖掘韩愈文化;王桂鹏县长在200781日投资环境说明会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到“昌黎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故里”;中共昌黎县委书记刘建军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发言中,号召全县人民要深入挖掘韩愈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7年县委宣传部编印的《昌黎——中国生态旅游之乡》画页中也明确“昌黎县是……百代文宗韩愈的故里”。但尚有偏离全县大局,寡闻韩愈文化研究新成果,固守旧资料、旧结论者。其对昌黎县内倡导的地方文化缺乏认知,造成了负面影响。

2.韩愈研究会换届工作还未完成

20021218会员一致通过的《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章程》第十六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会员大会每届四年”、“本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四年”,时至目前,换届工作在即。首届会员、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因工作变动、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影响,有的已不宜继续工作并延长任期。

(二)韩愈文化开发广度不够

1. 一些有效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

原有的五峰山韩文公祠、靖安韩昌黎书院、韩愈后裔聚集地之一韩营、源影寺塔、双阳塔的有效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尤其是靖安韩昌黎书院、韩愈后裔聚集地之一韩营、双阳塔至今还是零开发,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2.利用韩愈文化促进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

2002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吸收最新学术成果,诠释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这一信息被及时公之于各级媒体。当年,曹雪芹祖籍由最初的辽宁考定为河北丰润,为丰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曹雪芹家酒等产品名噪一时。同样,韩愈祖籍河北昌黎的定论也对文公故里——昌黎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有识之士在兴办实业上捷足先登,即诞生了闫中雨的河北昌黎韩愈酿酒有限公司。河北昌黎韩愈酿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酿造干红、干白葡萄酒为主的民营企业,集控温发酵、深层过滤、橡木陈酿等先进的酿造技术工艺及一流的生产设备、灌装为一体。原酒生产能力3000吨,选用世界名优葡萄——赤霞珠为原料,酿造出了韩愈干红系列、百思特干红、伞兵干红、难喝干红等多种品牌优质葡萄酒,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葡萄酒生产A级QS认证。公司的“韩愈”商标早已经国家注册,而其后河南孟州几个厂家的同名商标注册申请被国家驳回,足见河北昌黎韩愈酿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的超前意识、文化意识。另外,公司的宣传词“读韩愈文章,品昌黎干红”也已被国家注册。但至目前,县域内能够利用韩愈文化发掘经济实体发展潜力的还没有第二家。昌黎,乃文公之故里,乃文公之本源地,乃文公之文化播撒合适土壤。昌黎的经济腾飞和跨越离不开韩愈文化的滋润,而韩愈文化也离不开昌黎的经济腾飞和跨越的襄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