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人录:河北秦皇岛有哪些历史名人

 燕山茶社 2021-12-31

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就差秦皇岛没写过了,本人虽算半个秦皇岛人,但也是近两年才开始了解秦皇岛的,对秦皇岛的历史名人了解是少之又少,就整理了几个,剩下的希望各位网友来补充下,也希望秦皇岛的朋友支持下。

秦皇岛市,简称秦,旧称临榆,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相传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也算是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了。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三国时期设“昌黎郡”,区域包括今天辽宁省锦州市、阜新市等地;锦州市义县古称也是”昌黎“;现在的昌黎县是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由广宁县改名为昌黎县,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由于没有准确的文献记载,我也想搞清楚韩愈到底是哪里人士,希望知道的大佬科普下。

文章图片1

清宫殿藏本韩愈画像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至七岁才开始读书,十三岁能写文章,自言“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于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关中旱灾,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纠弹国戚京兆尹李实,遂贬为阳山令,韩愈在阳山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甚至以“韩”字,为儿取名;永贞元年(805年)宪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改任荆州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六年(811年)任国子博士,作〈进学解〉,受宰相裴度赏识,擢为礼部郎中,815年随裴度征淮西,因功擢任刑部侍郎,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57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田承嗣(705—779年),平州卢龙(今河北省卢龙县)人

唐朝中期将领、军阀、藩镇

田承嗣出身雁门田氏,世为卢龙军裨校。骁勇善战,跟随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屡立军功,治军有方,迁左武卫将军,后参与安史之乱率军攻陷洛阳;广德元年(763年),田承嗣归降朝廷,拜魏博节度使,而后田承嗣割据一方,不听朝令,魏博镇俨若独立王国,唐代宗实行“姑息之政”,用心笼络,下嫁永乐公主,授予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封雁门郡王,使得田承嗣在得势后更加骄纵,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带兵占据相卫四州,遭到朝廷八镇兵马攻击,屡战屡败,上表请罪。大历十一年(776年),田承嗣率军援助汴州节度使李灵曜叛乱,兵败再次上表请罪,此后田承嗣占据魏博镇相卫等七州,拥兵自重,“以土地传付子孙,不禀朝旨”,使得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去世,时年75岁,追赠太保,传位于侄子田悦,开启藩镇世袭的先例。

田弘正(764年-821年),本名,字安道唐宪宗赐名弘正,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

文章图片3

图片来源网络

唐朝中期藩镇

田弘正原为魏博军衙内兵马使,后被士卒拥立为主,率六州之地归顺朝廷,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沂国公。此后,田弘正效忠于朝廷,先后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累功进封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进封中书令,改任成德节度使,但由于御下不严,家族生活奢侈,引起将士不满。长庆元年(821年)七月,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廷凑集结牙兵作乱,田弘正全家及其部属、将吏等三百人一同被杀,唐穆宗下诏追赠其为太尉,赐谥忠愍。

张勖(xù)

元朝时昌黎县著名的儒士

辽、金、元时,因缺乏文献记载,昌黎学子的不少情况不明,现仅从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的《永平府志》中查到,在元朝时昌黎县曾有一个名叫张勖的人,在大都(今北京)的翰林国史院任编修,并'累官至大学士'。

在明朝弘治十四年版《永平府志》中,不仅有关于张勖的简单记载,还辑有他在大德六年(1302年)三月撰写的《昌黎县重修文庙碑铭并序》。在碑铭中,他盛赞昌黎之地'背负碣石,南临沧海,左控榆关,右带滦水,山辉川媚,物伙民繁,利足鱼盐,土饶沃壤,异人杰士历代不乏',并详细记述了大德三年(1299年)夏天出任昌黎县尹的刘懋,见文庙殿宇倾攲,廊庑圮坏,门墙芜秽,陛砌荒凉,遂与达鲁花赤忽都花等共同商议兴废举滞之计,广泛募资,终得在大德五年(1301年)四月将昌黎县的文庙重修一新的过程;此外,张勖还曾在进出'碣石门'的东馒头山路旁悬崖上题镌有'蓬莱第一关'5个大字。

肖显(1431年-1506年)字文明,直隶山海卫人

文章图片5

图片来源网络

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书法家

成化八年(1472年)殿试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一名,授兵科给事中,后官至福建按察佥事,正德元年去世。

古长城山海关东门箭楼上,挂着一块横额巨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神韵庄重潇洒,这是肖显所书。

孟乔芳(1595-1654年),字心亭,直隶省永平府卢龙县(今河北省卢龙县)人

文章图片6

图片来源网络

汉军镶红旗,清初名将

孟乔芳的父亲孟国用是明朝宁夏总兵官,孟乔芳为副将,因事被罢职归乡,天聪四年(1630年)清兵入塞,皇太极攻取永平府,孟乔芳及知县等降清,仍为副将,随清军返回辽东,累封至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军入关,改任左侍郎,顺治二年(1645年),孟乔芳出任陕西三边总督,总督陕西近十年,先后扫平关中叛军,镇压甘肃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孟乔芳所部攻灭反清势力达17万人,部下多人日后成为征伐三藩之乱及准噶尔噶尔丹的名将。顺治七年(1650年)进封兵部尚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顺治十年十二月(1654年1月),孟乔芳病逝,赐谥忠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编纂《贰臣传》,孟乔芳收录于贰臣传甲编。

齐大勇(1704年-1769年),字养浩,号凤岩,直隶昌黎县(今河北昌黎)人

文章图片7

清朝武状元

齐大勇早年乡试不中,弃文从武,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武科,齐大勇连中会元、状元,授头等侍卫。历官山西抚标中军参将,乾隆七年(1742年),任沅州协副将,乾隆十二年(1747年),任京口中营副将,升襄阳镇总兵。再调陕西陕安镇总兵,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任湖广提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甘肃总兵,调甘肃提督,七月,任陕西固原提督,二十二年(1757年),再任湖广提督,两年后,以在固原任内保举不称,削职,以参将衔发巴里坤效力,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选授南河南营参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母丧,哀毁得疾,次年三月十四日未时卒。

齐大勇文武双全,好书法。时人称其“学雅歌投壶,有古名将风”。

韩超(1800—1878),字寓仲,号南溪,直隶昌黎(今河北昌黎县荒佃庄镇)人

文章图片8

清朝将领

韩超传为韩愈33代孙,他自幼刻苦读书,到35岁时,方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乡试考中副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开始在军事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参加天津的海防治理时,诣军门献策,得奖叙州判,不久即被以府经历拣发贵州三角屯任州同,3年后,韩超在任独山知州时,以募勇训练,解决了号称'难治'的'独山多盗'问题,深得镇守黎平的胡林翼倚重,咸丰间用以镇压起事苗民,所部自数十人扩充至三千人,累擢至署贵州巡抚,同治初转战省境,镇压苗、回、教、太平等军,到此时他已经63岁,深觉身心疲惫,便亦以年迈有病为由,辞职返回家乡养老,光绪四年(1878年),韩超病死于家乡韩营,终年79岁。

张之洞是韩超在贵州任职时收的门生。

至此,河北省11个地级市都写过了,明天开始写新的地方了,看官们想先了解哪个地方的历史名人,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