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活动课教学设计于里镇初级中学 周升群 2012年7月18日 14:27 王在文于12-7-18 14:59推荐周老师通过六项活动,充分落实教学设计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特别是游戏的体验使学生感受父母的艰辛,音乐熏陶、视聘播放等使整堂课情意浓浓;我们也相信来自学生身边生活的活动设计最能打动学生,如果再加上老师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定会使本堂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难报三春晖》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辈;理解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父母抚养自己的辛劳,能尽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的情感;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并能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2、能力目标:提高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3、知识目标:懂得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懂得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如何孝敬父母(行动上) 教学的难点:领悟父母的爱与付出,懂得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情感上)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感熏陶法、活动探究法 学法:情感体验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小游戏 游戏要求: 1.老师准备好九块砖头,每三块困在一起,每三块的重量大约5——6斤。 2.分别找三个同学上台,把三块砖捆绑在腹部,时间约5分钟。 3.课后,每位同学都轮流体验。 游戏感悟:1、说说把三块砖头捆绑在腹部的感觉? 2、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自己的妈妈9月怀胎的感受,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赋予我们生命,从而导入新课《难报三春晖》。导入借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有利用游戏把学生引入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孝敬父母,真是一箭双雕。 活动二:“我的成长记录袋”(转载并修改) (1)活动内容:“我当一周家”的体验活动。 (2)活动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任务,并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课堂上,学生交流“我当一周家”的体验活动的点滴感悟。 (4)你能说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讲故事的过程中,配上音乐阎维文的《母亲》)。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感人的故事和深沉音乐中,学生体会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辛劳及父母的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不求回报的爱;父母为我们和家庭付出了很多,为家庭做出了贡献,理应得到爱的回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回报父母的思想意识。 活动三:谈古论今 1.搜集古代和今天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 2.现实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事例,及他们的结果。 3.讲讲自己的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搜集孝敬父母的故事以及不孝敬父母的人遭到的惩罚和受到众人的唾弃,使学生明确感悟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法律的要求(同时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婚姻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再就是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美德,并能引以为傲,从而培养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 活动四:身体力行(播放视频《妈妈洗脚》) 感悟与行动: 1.视频中的小男孩跟妈妈学会了什么?
(2)小调查(1)你给父母洗过脚吗?洗过脚的,说说为父母洗脚的感受(给这些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2)没洗过的,老师布置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每个同学都回家为妈妈或爸爸洗一次脚,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学们,你也可以,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孝敬己的父母的?有什么感受(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榜样的力量,同时感受孝敬父母的快乐 。在第3问中,教师总结归纳在生活中是怎样孝敬己的父母。 从同学的交流中和老师的点播中学会孝敬父母。 活动五:歌曲感悟:播放音乐《常回家看看》,出示歌词。 合作探究: 1.歌词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 1.有人认为孝敬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最重要,对吗,为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在精神上孝敬自己的父母,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让学生明悟孝敬父母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是敬重爱戴父母,并通过活动学会在精神上孝敬父母。 活动六:明辨是非(引用) 学生阅读两则情景材料情景,辨析孝与不孝的表现。 张老汉的儿子张某当上了镇长,老汉高兴不已。一天,老汉不小心刮坏了别人停在路边的汽车,车主向他理论,老汉竟大打出手。当天晚上儿子回家后,老汉向儿子诉苦:“我只是刮掉人家车上的一点点油漆,那人却那么凶。儿子,你得为爹好好教训一下那小子! 思考:作为一个孝顺儿子张镇长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分析让学生明确对父母的孝敬不等于愚孝,也不是盲从。 活动七:爱的献礼── 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活动要求:1.写出你父母的生日。 2.提前为你的父母制作一张生日贺卡。 3.材料教师提供给每个学生。 4.写出一句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设计意图:通过贺卡的制作,让学生不仅在思想上理解父母的爱,更应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孝敬父母,也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条件。 家庭作业:1.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或为父母做一次饭。 2.并谈谈做这次作业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实践性的作业,既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又能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情感教育是本节课主要基调,无论是音乐的熏陶,还是学生的故事,游戏的体验,以及贺卡的制作无处不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2.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课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由一系列教学活动组成,学生自主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去感受父母的爱,激发在行动上回报父母的情感。 3.德育教育是本节课设计主要基调。每个环节的设计,教师都试图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有机结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生活化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本节的活动情景创设主要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符合三贴近的原则。 但本节课有许多教学环节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在准备上不充分,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