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夫无息法自修

 太极拳养生 2012-07-19

功夫无息法自修 - 双丰收 - 双丰收的博客小屋

功夫无息法自修,是十三势歌里的一句口诀,从性贤兄这次回国表演的情形来印证,我觉得二十五年来他对这句话是继续不断在奉行,而他所以有目前的成就,没有其它的秘诀,祇有这句话能做解释-功夫无息法自修。
 与性贤兄二十五年没见面,他在新马一带从事太极教学很有成就,曾经与当地名家有过比赛,表现了他太极拳方面的功力,究竟功夫如何无法体会,这次他回来,除了公开的表演已有目共睹,同门兄弟切磋,我深深地感觉到,先师所传授的拳法,性贤兄可说是得到和做到得最多了。
 笔者要把心里的感觉说出来,并不有意锦上添花,以性贤兄在新马各地的声望和成就,是不需要我多所费辞的,我觉得我对他回国的表演,如果能说出来,可能对大家学太极,而能真正得到功夫,有一点帮助,所以不揣浅陋,要说一下我个人的感想。
 他这次回国所做的表演,有一部份人是怀疑的,我觉得由着熟而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练得到人已经不多,没有练到的人,要他能体会到,是不大可能的。个人感觉,是他对松到脚心,而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已经做到,由此而对所谓得机得势,从心所欲,所以一指动就能把对方弹出去,甚而把对方的力量,通过其所得的势完全还给对方,这实在已是阶及神明的境界,很难用一般常识去理解的。
 我们对于平常别人的攻击,祇知道先卸除人家的力量,使其失势,然后发劲,这是太极拳虚实运用的观念,固然不错,但到了松透以后,能够随时随地得机得势,意到气到,运用自如,它所能发挥的弹簧作用,是压力愈大反应也愈大,祇是一般的人,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罢了。
 记得先师曾经说过,一个师祖杨澄甫先生的故事。有一次,杨师祖与朋友经过一桥,要登桥顶,忽有人自桥上急行而下,与杨师祖撞个满怀,这在平常的人必然会被撞倒桥下,但杨师祖一接劲,来人却反弹至桥顶跌倒,而杨师祖一步登桥,若无其事,这说明了意到气到的作用,是多不可思议,我们不能自己不理解而对它怀疑。
 这一次我看到了性贤兄所创的松身五法,及他领导表演的学生,边做边学的要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百年来太极拳要诀,实在已都包涵在这里面了。听说性贤兄每天早晨四点多钟就起床,做这松身五法和自己练拳要两三个钟头,然后才指导学生练拳,大约要到九点多钟才休息,方进早餐,二十五年来持续从无间断,他不以修改先师的简易拳架,来表现自己,而祇力行先师的传授和要诀的实践,他这种尊传授,当力行,孜孜矻矻,始终不懈的精神,可说是他今日,功夫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极大因素,这是每一位有心传功的同道所应当效法的。
 学太极拳最重要的是学修养,我从这一次与他见面看到,他几位随身弟子资质敦厚的气质,他对国内有两位武术同道,要求印证武术所持的态度,我觉得在这一方面的功夫,实在也已经到了相当高明的境地。这两位同道中有一位是同门,兄弟阋墙,固然不可,我们不必说它。对于另一位同道的挑战,我觉得他也不予操心,这实在是一种学武的人的修养的问题,无论任何拳术门派,各人的研究是各有所长的,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成,就否定人家,唯我独尊要由别人推崇,自己以为是我最好,就对人家的长处感觉到不能服气,就要见个高下,这就有违拳学修养的宗旨了。杨师祖澄甫先生应聘南京时,褚民谊去欢迎他,一见面就想试一试,被澄甫先生一指,就栽了个觔斗,当时褚是行政院秘书长,练太极拳有年,自创以五百斤的铜球来练习推手,自以为很有功力,杨师祖这一出手,事先实在颇欠考虑,也就是因为这一次欠考虑,无意中已遭人所忌,所以后来他不留在南京而转赴上海,之后一直到广东去了。后来另有一位武术名家,万籁声先生要找他较量,登门拜访,杨正欲起身相迎而万已一拳直入,后由张钦林先生接下一掌,万籁声先生即称名不虚传,拂手而去。从这两个故事中可见轻易出手即使胜了人家也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何况祖师传拳祇是,「要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如何可以用来好勇斗狠呢!

[page]


 性贤兄已逾古稀之年,也许有人会觉得性情修养与年龄无关系,但看他教导学生也都彬彬有礼,不能不说是从修养来的气质。太极拳的进步与修养是很有关系的,先师说,学太极拳要先学吃亏。能吃亏就是一种修养。这修养如何能对太极拳的进步有关系呢?简单地说要肯吃亏,才能够松得下去,不肯吃亏必自然而然发生抗拒心理,心里一紧张,就什么都不能松了,当然他目前的境界是已经突破了这松与紧张的界限,要达到这境界必然是,经过多少年来的内心修养的。祇要内外兼修、努力不懈,相信每一个学太极拳的同道都能够成功的,笔者谨以”功夫无息法自修”一语来向性贤兄略表钦佩之忱,并与太极拳同道共同勉励。

 延伸阅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6/11/7916197_220506093.shtml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靠在太极拳的使用  太极拳养身法概述
 力学知识在太极拳中
 底盘在太极拳的重要
 万能的手 张志俊
 太极拳的精髓――混元运动 张志俊
 论太极拳的劲点 张志俊
 论身备五张弓 张志俊
 谈人体重心线在太极攻防中的作用 张志俊
 杨氏太极拳(九十式)中架演式之形成
 陈式太极拳要领 张志俊
 太极拳与气功、玄学:我的观点 张志俊
 太极拳两手“相吸相系”析 张志俊
 太极拳“轻重、虚实”解 张志俊
 论太极拳的球体感——张志俊·张鹏·栖臣
 谈太极拳技击中的“舍己从人” 张志俊
 太极技击中的“指导手”与“打击手” 张志俊
 太极拳的“气”-名家论说
 太极拳[身法八要]新解
 体悟太极拳六松---陈雄(转)
 云深己知处 内功养身心 作者:佚名
 郑子自修心法 作者:佚名
 禇桂亭先生太极拳讲义
 内家拳训诫
 内家拳口诀释义
 “气”与“灵”乃太极拳之本---陈固安
 “用意不用力”(乐亶)
 真传吴式太极拳讲义之缠丝劲要旨
 吴式太极拳讲义 (1)
 吴式太极拳讲义 (2)
 真传吴式太极拳讲义(1)
 “里开外合”试译(金仁霖)
 金仁霖讲拳记录
 太极拳之要领 ----李经梧
 动静相间求松静   武式太极拳点滴谈
  打拳适宜“接地气”
  太极拳修炼要领---辨析
 太極“开合收放”解
 欲精深功夫 须熟练起式
 太极拳  得力感  太极高手苏学文谈拳
 如何练好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陈式太极拳术与《孙子兵法》
 太极拳[五要]证悟
 关于转脚的方法
  练太极,论“架子”
 太极八法秘诀初探
 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式太极拳
 由无极入太极
 太极拳的速度变化
  初学者如何练好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的传奇经历
 太极拳中推手与走架关系
 杨氏太极拳术诠真/公炳尧先师传授 暮雨笔述
 阴阳相济论——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十大关系/马虹
 

推荐下面更多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最全的太极拳明师论文总汇
  最全的太极拳教学视频总汇 最全的名师演练太极拳视频总汇
 最全的摄影技术知识大汇集
 最全的摄影技巧视频教程大汇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大汇集
 最全的photoshop文字教程专辑
 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总汇
 会声会影视频教程总汇
 博客技巧总汇  博客代码总汇
 电脑技术总汇
 相学占卜大全
 健康养生视频讲座大汇集
 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总汇
 沙画艺术集锦  电子图书珍藏
  交谊舞蹈教程
 音画作品欣赏  美图动图欣赏
 音乐素材总汇
 flash时钟日历大汇集
 百家讲坛视频总汇
 竹简字画总汇
 古玩字画总汇  收集最全的动画歌曲总汇
 美食/烹饪专辑
 中外美景奇观专辑  民间艺术作品欣赏专辑
 极品音画总汇
 国外摄影艺术专辑
 美景摄影照片专辑  美图秀秀视频讲座:全攻略
 花卉知识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