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一节活动课的设计谈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

 莱阳好人 2012-07-20

由一节活动课的设计谈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综合性是指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这种课程构建是以对社会公共生活本身的综合性的理解为基础的。笔者试从一节思品活动课的设计,谈谈对思想品德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一、活动课题目: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二、设计目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能更好地做到孝敬父母,××老师和学生们共同设计了这堂题为“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活动课。

三、活动准备:学生自己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搜集父母爱孩子的故事;第二组搜集歌颂父母的诗或歌曲;第三组搜集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第四组调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了活动汇报课。

四、活动过程:

在听了《游子吟》和看了惟妙惟肖的《妈妈和儿子》的小品之后,调查组发布了令人深省的报告:100% 的家长知道孩子的生日,并且有98% 的家长给孩子庆祝生日,孩子知道父母生日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0% ,但仅有12% 的同学在父母过生日时送小礼物或说句祝福的话,至于肯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的学生仅占被调查者的3% 。这些数字足以看出现在的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慰藉程度,也使在场的家长和老师感到惊诧并引起了他们的深思。紧接着,××老师以“如何孝敬父母”为题,让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说:“我以后一定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之际带给父母一个惊喜。”也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要把父母照顾自己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尽管父母抚养我们是义务,但做儿女的要懂得感激,要和父母形成一种朋友关系,经常和父母谈心,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这种习惯保持下来,父母年纪大的时候就不至于感到孤独!”最后,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宣读了“给家长的一封信”。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精心设计了这堂活动课。通过课前的调查,同学们发现了在孝敬父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参与热情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节活动课通过活动过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服务于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五、几点理解:

综合性作为思想品德课程课程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它要求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要求课程的实施进程更要体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具体要做到: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要建立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而且要建立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活动的联系。

2.建立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变成一种教学资源。

3.开展思想品德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思想品德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指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而组织的综合活动,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它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这种活动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