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股市的沉疴重症在于理论指导上的严重错误

 物物而化 2012-07-20
中国股市的沉疴重症在于理论指导上的严重错误
2012-07-20

  我国的证券市场沉疴重病一大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主席上台即着手股市发行制度的改革,也可叫做急诊吧。但是,经过一轮改革后,股市中的发行利益后门依就,市场仍大失所望。 究其原因,当然首先是股市发行利益集团的利益所至。任何一个制订规律与法律的人不可能制订出对自己不利的规则来。由此就可看出民主制度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按照民主制度的要求 ,这些股市规则不是由你证监会来制定,而是由人大中的各利益代表来制定。

  当然,说这些东西距股市的现实太遥远。虽然中国股市沉疴重病与民主制度有关,但我国当前是权力集中的国家,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左右全局。股市的问题更与管理层主要相关。新任证监 会雄心勃勃,要做世界第一,既然如此,那么证监会所持的理论,也就成为主导股市前程的重要因素。

  近日,郭主席与投资者保护局有一个与网友的热点问题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领导者与主流理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什么。从去年以来,我也就股市问题、股改发表过一系列的分析文章 。我们可以对照研究一下,对同一个股市问题,两种不同的理论是从何种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会得出何种根本不同的结论。从中可窥见我国当前证监会、大多数股民所持有主 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理论研究的方向在那里。

  第一组文:

  《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建立基金利益捆绑机制》

  说明:此文可清楚地看到管理层的股市理论与通过股民的提问热点看到社会的股市理念。

  第二组文:

  蔡定创:《股市发行是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推手》

  蔡定创:《中国股市:美丽谎言掩盖下的恶性肿瘤》

  《股市不行 只有继续外延扩张》

  《证监会不控制股市发行是严重的失职》

  《深刻的股市制度危机》

  如果用对照的眼光来看这些篇文章,就可以看到传统理论、社会上一般的理论与我的理论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可以说是根本性的不同。

  传统的理论是用一种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证券市场,好像它产生的后果与现实经济是无关的。在管理层来就,说得最多的就是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也与实际对照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与实际对照就会发现会产生产能过剩,因此就产生了从来也没有人敢与实际对照研究。证监会所持有的伪市场主义理论,也是不能与中国股市的现实对照的,一对照研究就露馅。好像证券 市场与周边无关,与实体经济无关的。他们所讨论的股票的价格、价值的涨跌,都认为是证券市场内部中的问题,是证券市场内部的技术问题,操作问题。同样,现实经济的好坏也与证券市 场无关。

  我的所有讨论证券市场的文章都是秉承《货币迷局》中的“货币放大”理论与“双轮经济”自激平衡理论。在我看来,股市的任何发行问题、股价涨跌问题,都是同实体经济息息相关的。而 实体经济中出了问题,包括两极分化问题,国债经济问题,同样也与股市相关的。

  当然,如果深入研究《货币迷局》、《印钱消费》理论,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相关性。因为《货币迷局》是作为基础理论,侧重在基础的理论与对现实经济的分析分法。

  其实,中国的老股民早就知道股市下跌会引起上市公司的业绩下跌。从而会引起股市价值中枢下降。虽然股民们的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但中国有大量的证券研究机构,却没有一家真正研 究过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各大学的研究生们有时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写财富效应的研究文章,却还是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远不能胜任。

  因为,股市对实体经济最少有两个大方向上的影响,一是对基础货币量、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分配比例方面的影响,此在《货币迷局》中是用“货币放大”理论概括的。二是这财富效应对公 司的投资效益、公司的业绩影响,此是通过“双轮经济”的自激平衡理论来概括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那点形而上学的方法如何能胜任如此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实际上还远不如我在《 货币迷局》第四章中开出的研究方法准确。虽然这种方法仍是有些缺陷的,它仍不能概括“双轮经济”中的自激作用而产生的影响。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这对世界上任何类型的政府都是如此。对中国股市来说,股民同样也未看清自己的利益所在,如果让其决定未必就真能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