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摘》阅读笔记之三十六

 崔纽藏 2012-07-20

二月河《人生三论》摘录----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得直。  

  人生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  

  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人生三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  

  人生三大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  

  人生三大憾事: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遇良师不学。  

  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  

  《周国平论教育》摘录----   

  何为教育?教育何为?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把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不防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是由卢梭提出的。)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自身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的名言)  

  ⊙最后果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话出自卢梭之品。教育的使命应该是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自由时间和好老师。)   

  ⊙忘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那个应该剩下的被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像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大师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正如怀特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像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地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


  

  李西岐《金城关》摘录----   

  我固执地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它记录地必将是社会发展志进程中的典型事例,而由此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的深深烙印。而一个有出息的作家,他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的看法;作家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基础之上,他首先要把自己大脑中反复思考的疑问和心中感触最痛切的感觉,有股脑儿地倾泻在纸上,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家的职责要求他必须对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始终保持一种敏感,一种耐心,一种寂寞,一种兴趣,一种责任……为人民立言,是一种使命感使然;为大地写真,是一种责任心所驱使;为城市代言,则是一种情感的释放。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白书,是他自己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社情、民情、国情的汇报与总结。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作家,他必然要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对人性的丑与恶,对大众的不公与不平,要有强烈的义愤、批评和揭露。  

  萧轶《一家书店的兴起与一家书店的消亡》摘录----   

  对喜欢书的人来说,一个好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对他们而言,市政府或者广场都不是地标,而是书店。  

  一般来说,读书人有内外两个世界,一个是私密的个人图书馆,即书房;一个是外界的文化阅读场所,即图书馆或书店等具有公共功能的文化场所。  

  我喜欢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里面好的书店的个数成正比。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书店无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者。书店给予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图书馆给予一所大学的气息,是具有同样意义的。  

  没有原则,就没有精神,就没有尊严。  

  一家书店的品味,能够决定去留来往的读者质量。 一家好的书店,往往能够吸引一批真正懂书、爱书的读书人。  

  一个书店的灵魂,不仅仅是靠书的熏陶,更是源于读书种子的每一次流连忘返。城市的灵魂,也就在于书店的艰难前进中慢慢得到培养和熏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