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悼父亲

 天天快乐者 2012-07-20

悼父亲

 

20127171210分,父亲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享年89岁。尽管,他已卧床五年;尽管,他近来已经进食很少;尽管,对他的离世,我们在心理上是有准备的,但当他真的离开我们时,哀伤还是深深地击痛了我们的心。即使,他已经失去了与我们交流的能力;即使,他病着时也有许多的痛苦;即使,我们照料他非常的辛苦,但我们依然愿意他活着,能多活一天,也是好的。可是,良好的愿望,终于敌不过自然规律,父亲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父亲生于农历1924317,也就是阳历的1924420,那天是星期天。

父亲的一生,是经历过无数苦难的一生。少年时失去母亲,未成年就去学木匠,略为长大,日寇入侵,他曾多次逃难和遭遇强盗,能够活下来,也算奇迹。

父亲的一生,是持续辛劳的一生。从小到大,父亲常年辛劳,几乎没有停止过劳作,有小病也不会休息,直到五年多前得了大病才躺下。他曾留置了大量的木料,说是老了时慢慢做些桌椅。只可惜,他根本无力将这些木料做成家具。

父亲的一生,是非常节俭的一生。也许是幼年家贫养成的习惯,父亲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象样的衣服。即使子女为他买的略好些的衣物,也是舍不得穿。

父亲的一生,是为养育子女不断付出的一生。为哥哥上学,他节衣缩食,一次次摇船送米;为大姐,他曾长期担忧她的生活;为二姐治病,他无数次独自带着二姐往返在家乡和医院的路上。为我到朱家角治病时,他只买了一客生煎,全让我吃,而他自己却饿着肚子。有的时候,父亲脾气不太好,但他从未因为对孩子们的照顾而出过怨言。

父亲的一生,是没有辉煌但仍值得我们铭记的一生。父亲没有得过什么荣誉,但他善良,乐于助人,正直。这对我们子女来说,是一笔可以当作传家宝继承的财富。子女和孙辈们堂堂正正做人,有些出息,是他一直引以自豪的事,在病后,他无数次讲起,孙子辈有今天,不容易,说着这话时,他的脸上是露着笑的。

父亲是在母亲故世后断七那天,也就是2007822得的脑出血。他病后,小辈们竭尽全力进行了抢救,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料。发病当天,是大外甥送去的医院,并要求医生全力抢救。为了照料老人,哥哥,大姐、二姐及孙子辈中的所有人,都先后轮班到医院护理老人。发病不久,颅内血压极高,极需白蛋白降压,当时这种药又奇缺,是小辈们动用各种关系,买一支,往医院送一支,保证了用药不断。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终于将老人救回,连医生事后也说,没想到这个老人能救活。2007928,父亲出院,就被大外甥接去家中,一住就是三个月,给了老人非常好的照料,使老人有了迅速的好转;此后,父亲到二姐家调养,二姐等也给予了精心的护理。2009年正月十四,也就是28,哥哥接父亲到家护理,半个月后,父亲到上海一所老年医院治疗。当年428日,哥哥怕我过于劳累,也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把父亲接回家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亲手照料。可以说,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是小辈们用心血,用良心,用无数的辛劳和大量的费用换来的。在这里,我要对所有照料过老人的亲人们,深深地鞠一躬:谢谢你们!

对老人是否尽心瞻养,折射着人们的心灵。当今社会,许多人不愿照料老人,有的见利才做,有的欺骗老人,甚至遗弃老人。而在哥哥和姐姐照料老人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善良和孝心。两位姐姐不仅都在家中长期照料老人,而且,在老人身体出现较大问题时,多次及时赶到父亲身边,协助哥哥无微不至地给予照料。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对父亲的照料,哥哥是非常尽心的,是令人敬佩的。从上海老年医院回来后,父亲曾有半年时间食欲很差,是哥哥不断地变换伙食,想尽办法让父亲进食,才使父亲转危为安。去年年底开始,老人身上出现褥疮。许多人都知道,褥疮的出现,往往是生命体症衰竭的开始,如果护理不当,很快会因大面积感染而危及生命。哥哥立即带父亲去看病,天天坚持亲手换药,每次都要一个多小时。在十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身上的褥疮得到控制,最终痊愈。其实,尽孝,说说是容易的;侍奉床头,照料一次两次,也是容易的。然而,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精心照料,无怨无悔,那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了。而从去年开始,哥哥身体不适,类风湿疾病让他痛得无法入眠,一段时间出现急剧消瘦,白细胞也急剧下降。但哥哥依然悉心照料父亲。侄子为了照料爷爷,也无数次奔波于市区到西岑的路上。许多时候,看着七十高龄的哥哥照料父亲,我既被感动,内心其实也非常痛苦。可以这样说,没有哥哥全家的精心照料,父亲的生命不会延续得这样久。

老人对儿孙们是满意的,他最后的牵挂,是最小的孙子还没有成家,我们也经常用参加最小孙子的婚礼来激励老人多吃点,健康点,顽强地生活下去。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为了让他哪怕吃一点点,小辈们站在床边,端着盛了藕粉的碗,俯身,将小勺凑近老人的嘴,一声声请求:“吃一点,就吃一口。吃一点,好起来快一点。”老人很听话,努力地张开嘴,含了藕粉,艰难地吞咽着。老人每吃一口,都让我们觉得又有了一线希望。现在,老人终于再也听不到我们的呼唤,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请求,再吃上一口了。

其实,我们也清楚,老人到后期的生命质量是非常差了。所以,在尽心照料的同时,我们有一个共识:尽最大努力,减少他的痛苦。

令我们略为安慰的是:老人是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安详地离开的。

父亲的离世,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事情了。老人活着时,一直关心着小辈们,为儿女的生活而操心,为孙辈的情况而惦念。今天,我们在这里为老人送行,可以这样告白老人:我们要依着您的期望,走正路,做好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生活下去。也许,这是最能告慰老人的事情了。

感谢所有来参加今天追悼会的亲属和朋友,感谢我专程赶来的同事们。

最后,愿我的老父亲安息,一路走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