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探索与实践回顾-3

 乔乃强阅览 2012-07-21
  •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探索与实践回顾-3
  • 创新求实  稳步推进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探索与实践回顾-3

    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杜伟

    (五)着力形成“五大机制”

    1.表彰奖励机制

    2006年我省制定了《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评选办法》,规定每两年评选一批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由各级各类学校对照评选条件与标准进行自评和逐级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并对部分申报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荣获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的学校,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予以表彰。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参照省里的做法,依据《评选办法》进行相应的评选和表彰。

    2.督导检查机制

    近几年来,省与市各级督导部门坚持把学生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督导范围,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对存在问题的学校限时整改。此外,省教育厅还会同省质监局等部门开展了学校体育器材安全质量单项检查工作。2012年将与省政府督导室一同,对江苏省所有650余所高级中学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3.伤害保险机制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内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000多万元,为全省1300多万在校大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统一购买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校方责任险,保险赔款限额为每个学生30万元。据统计,200791日至20091231日止,全省共投入专项资金9454万元,受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案件3138件,涉及学生4100多名,累计赔付金额2103.9万元。

    4.考核评估机制

    将体卫艺工作的一些核心指标列入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中小学等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比如: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中就包括“德育与课堂教学和各类活动有机融合,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形式多样,艺术、科技等教育活动富有特色。”“每所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等

    5.竞赛与训练机制

    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调整增加了体育运动会次数,每学年都要召开春、秋季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很多学校还根据当地实际,举行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周、体育节等活动。省政府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省运动会,省教育厅定期举办全省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省学生体协高校工作委员会、普通中学工作委员会、职业学校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各种类型的比赛达50多项次,参赛大中小学生近5万人次。2011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体育节。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密切教体结合工作,每年共同举办各类体育竞赛,青少年体育比赛已经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六)结 

        2007年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实践回顾可以看出,江苏对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措施有力,成绩斐然。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受片面的社会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影响,学校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尚未充分形成,对体育的价值、内涵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竞赛轻群体的现象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还有依然存在。体育课程时还有被挤占的现象,一小时得不到有效落实,特别是毕业年级和高中;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缺编还在一些地区比较严重,体育经费缺乏等。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政策、制度执行力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执行的工作机制,建立过程性、发展性的执行、评价、反馈、监控机制,以保证各项制度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能真正得到落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体育教学》杂志   录入:曹卫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