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胥门路

 苏迷 2012-07-22

 


 胥门路位于原新胥门口外,东起学士街,往西过万年桥至阊胥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苏州开辟新胥门,拆迁民房,始筑此路。当时称 “新胥门口”,俗称 “新马路”。1980年起,改称 “胥门路”。路长342米,宽9米左右。老街旧有乐胥楼茶馆、春阳泰茶食店、新华照相馆、万年桥铁匠铺、胥门农贸市场等,是胥门地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如今,因城市规划改造,胥门路已不存,纳入苏州规划展示馆范畴。
    胥水煮出乐胥楼
    苏州人素有品茗饮茶之俗,称为“早上皮包水”(早上喝茶水,水在肚皮内)。陶凤子《苏州快览》记述:“苏人尚清谈,多以茶室为促膝谈心之所,故茶馆之多甲于他埠。 ”
    苏州人喜欢“孵”茶馆。这个“孵”字,用得实在妙不可言。喝茶者坐在茶馆里时间之长,就像老母鸡孵蛋似的长时间不动身。其实,在新闻传播媒体尚未形成或尚不发达阶段,茶馆无疑还是一处传播各种信息的场所。顾客沏茶闲坐于此,既能听到社会新闻,又能了解到坊间风情之类的市井轶闻。在茶馆里,茶客们还可以交流行业行情,故范烟桥在《茶烟歇》中称茶馆“实经济之交际俱乐部也。 ”可谓入木三分。一些茶客对茶馆的痴情,更令人不可思议。1923年,左翼作家郁达夫游览苏州。他在《苏州烟雨记》中写道:“有几家茶馆里有几个茶客,听说从十几岁时候坐起,坐到五六十岁死时候止,坐的老是同一个座位,天天上茶馆来,一分钟也不迟,一分钟也不早,老是在同一个时间。非但如此,有几个人,他自家死的时候,还要把这座位写在遗嘱里,要他的儿子天天去坐他那一个遗座。 ”
    乐胥楼的旧址,在胥门外河边,其址解放后曾辟为菜场。该店创办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一幢上下两层的楼房。业主王嘉禄(家住曹家巷)很有生意头脑。他花钱建造起(另一说为“购买”)这座楼房后,自家不经营而用于出租,自己坐收房租之利。起名“乐胥楼”,取意为“乐在胥门”。由于房屋建筑面积较大,机灵的房东又“多种经营”巧妙化整为零,将房源一分为三出租。楼面四间和底层数间租给一名王氏(房东的远房亲戚)开设茶馆,其余出租给他人开设烟花店。楼下的茶馆还带卖生煎馒头、大饼油条等早点,供茶客们堂吃。
    乐胥楼茶馆内,砌有一副传统的的老虎灶,用于烧开水,燃料采用稻谷脱粒后剩下的外壳,称为砻糠。在自来水没有普及之前,旧时茶馆的用水,大都采用胥江之水。胥江自太湖而来,水源清洌甘澄,故多数茶馆雇佣挑夫至水埠向水船买水。那时,有一种专门售水的采水船,每天凌晨至胥江江心采取“纯净水”。近“胥”茶馆先得水,乐胥楼的用水自然不成问题。茶馆内有两口半埋在地下的七石大缸,专门用于贮水。缸内的水盛满后,投下明矾用竹棍搅拌一下,使水自然澄清。待到第二天早上,用毛竹制成的吸管插入缸底,把嘴对着竹筒上端的小口用力一吸,缸底的沉淀物就会吸入竹筒。用这样的“原水”烧开后,沏茶的味道才醇。
    利用不同的空间,乐胥楼茶馆实行“一馆两制”。下层茶室陈设简陋,布置七八张八仙桌,围以长板凳。茶具档次也低,采用粗陋的瓷质茶碗茶杯。提供的茶叶,也是普通的地产炒青。好在前来喝茶的人并不讲究,多为附近郊区的菜农。他们挑担进城卖完菜后,顺便进茶馆沏一杯茶歇歇脚,啃几个自带的馒头充饥。
    茶馆二楼的“上层建筑”,辟为高档的雅室。雅室宽敞明亮,配置红木桌椅。茶具也颇为考究:茶壶为宜兴紫砂陶壶,茶碗为景德镇青花瓷碗。茶叶也选用考究的上品:有地产的碧螺春、外地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建铁观音等。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一带,属乌龙茶类。其特点是:茶条肥壮、身骨重实、清洌甘香、滋味浓郁。入口微苦、回味甜醇。叶片边缘呈朱红色,中间呈墨绿色,有“绿叶镶红边,七泡有余香”之说。其泡茶法与吴地不同:先将陶壶和小茶盅用滚水烫热,然后装上约占茶壶容积十分之七的茶叶,最后以沸水冲饮,可随泡随饮,连泡三次。泡时先闻香,再慢慢品饮。这种引进的沏茶方式,受到茶客们的欢迎。茶客中的不少文人雅士,高贾官员,以及一些闲人,都是信仰佛教的居士。因此,他们对铁观音这种茶特别青睐。茶馆也投其所好,在茶室中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像。
    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每天从早到晚,一些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拉琴卖唱,以及兜售瓜子、花生的小贩等,也在茶楼中穿梭往来,使茶楼整天十分热闹。最有趣的,是在茶馆里“吃讲茶”:就是把某些民事纠纷带到茶馆去评理。双方摆开阵势,唇枪舌剑各自陈述事由,让茶客们分析评论。最后,由一位有权势有威信的茶客充当“主裁判”。一锤定音,“主裁判”下的结论具有很大的社会约束力。输了的一方即使心里不服,也往往不再上诉法庭。
    民国时期,乐胥楼茶馆还流传一则趣闻。有一次,一位身穿长袍的“孔乙己”和几个同伴来二楼喝茶。孔乙己让堂倌从楼下买来新鲜出炉的“蟹壳黄”,让同伴品尝。这种圆形小烧饼因形似蟹壳而得名。其饼面上布满芝麻,吃时有一种特别的醇香。品尝时,孔乙己手未托准,有十几颗芝麻掉在桌上。他想捡起又怕丢脸,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法:说出一个冷僻字问大家是否会写。别人不会,他就别有用心将食指蘸上唾沫写在桌上。此时桌上的十余颗芝麻已巧妙入嘴。可惜,还有七、八颗芝麻躲在桌缝中不出来。于是,孔乙己故意用拳头在桌上一敲,让大家再写一个冷僻字。如法炮制,被震出的芝麻当然又巧妙入肚。一则无伤大雅的笑料,为茶馆增添了幽默的谈资。
    乐胥楼茶馆在当时还有三大特色服务。其一,续水。跑堂的续水让人称绝,苏州人称为“凤凰三点头”。跑堂提着长嘴水壶(俗称“吊子”)前来为茶客续水时,左手的一只手指勾住茶壶盖,右手将吊子的长嘴凑近壶口。待水柱即将出来时,将吊子往上一拉,一条白练立即从尺余高的半空中飞泻入壶。待到壶中茶水的注入恰到好处时,吊子突然落下壶口即时打住。此时,壶的外边居然滴水不沾。其二,吃“戤茶”。这种方法是:一次泡茶以后,茶客临时出门有事,茶博士不收走茶壶,仅将茶壶倚戤一边,等待茶客回来再饮。其中原因是:茶博士贪其逢节日有小费犒赏,故对“吃戤茶”者如此奉承。其三,雅座内有固定小贩出售报纸,如上海的《申报》。买上一份报纸,茶客可以从中了解不少新闻,从而增添闲聊的内容。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乐胥楼茶馆因房屋倾斜破旧,只好拆除。业主王嘉禄另谋发展,故不再易地恢复乐胥楼。
    春光灿烂更悦客
    清末民初以来,为适应市民日常生活需要,苏城的大街小巷开出了不少茶食店。规模小的门面,仅一开间;大的二、三开间,并雇佣多名伙计。“茶食”一词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土风录》称“干点心曰茶食”。《北辕录》有记:“金国宴南使,未行酒,先设茶筵。进茶一盏,谓之茶食。 ”周作人《丁亥暑中杂诗》内有一篇《茶食》,作于1947年8月。当时,他正因汉奸罪在南京老虎桥坐牢。有一天,他忽然回忆起脍炙人口的苏州茶食,便在狱中借纸作诗曰:“东南谈茶食,自昔称嘉湖。今日最讲究,乃复在姑苏。粒粒松仁缠,圆润如明珠。玉带与云片,细巧非虚名。 ”周作人尽管人品不佳,但对姑苏茶食却很有讲究情有独钟。
    苏州的茶食店,其实并非只卖干点心,涉及的品种多而杂。主要可分为糖果、蜜饯、炒货,以及糕饼类干点心。春阳泰茶食店,由程晋禄初创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地址初在万年桥大街。店铺格局为前店后坊,也属苏州的“老字号”。取名“春阳泰”的意思是:祈盼生意兴隆,如春天的阳光充满生机,平安交好运。
    春阳泰茶食号经营的品种不少。主要有:糖果类的粽子糖、脆松糖、松子桂圆糖、芝麻葱管糖;蜜饯类的青盐陈皮、糖渍青梅、苏式话梅、金橘饼、白糖杨梅干、拷扁橄榄;炒货类的西瓜子、香瓜子(葵花子)、椒盐南瓜子、椒盐核桃、甜咸果玉(花生米)、香榧子、良乡栗子;干点心类的饼干、云片糕、绿豆糕、袜底酥,以及中秋节上市的苏式月饼。其中,春阳泰自已制作的糖汁青梅很受欢迎,也是店里的时令当家名品。
    青梅为梅树所产的果实,以光福、西山所产的为最。这种青梅个大圆润,表面光洁,食之松脆,甜中略带酸味。小满前后,果农将所摘的青梅,摇船运上门来,春阳泰按质论价。店铺后面的作坊内,有腌制青梅的陶缸。将青梅洗净倒入缸中“浴果”,加少量盐腌渍。一昼夜后,用铜针在每只青梅上刺八、九针,再用白砂糖腌制。每百斤青梅用白糖八、九十斤。半个月后,缸里泛起腌梅卤,吸入卤汁的梅子青绿发亮。三个月后,青梅即可出缸。其色泽青润,甜中带酸,嫩脆爽口,健脾开胃。小孩前来购买时,一般按个论价。数量多了称斤卖。店伙计旋开大口玻璃瓶的瓶盖,用专制的竹夹从瓶内取出一颗颗青梅,放在一种油纸上,包成三角包递给顾客。若顾客自带容器,店家会从瓶内舀出一些卤汁相送。后来,当地果农自制青梅后,店里就很少加工青梅了。
    1974年,春阳泰划归市烟糖公司管理。1993年,因原有房屋破旧,春阳泰迁址胥门路34号,翻建成三层建筑,取名为“春阳泰食品商场”。商场经营茶食、糖果、蜜饯、南北货、饼干糕点、炒货、烟酒等副食品,并在夏令季节零售和批发冷饮,品种有赤豆(绿豆)棒冰、雪糕、冰淇淋、酸梅汤等。后来,随着家庭冰箱的普及,春阳泰又供应各类速冻食品。其品种不少,肉类食品有小包装的肉丝、肉酱、排骨、蹄髈、冻鸡冻鸭等。点心类有速冻馄饨、水饺、汤团、馒头、花卷等。散装冷饮食品被逐步淘汰,采用瓶装和盒装为主,如雪碧、可乐等。由于多种经营,商场营业额连续多年,每年都超过500万元。 1999年底,因城市规划改造需要,春阳泰食品商场停业关闭。
    炉火熊熊打铁忙
    苏州的打铁业起源很早。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吴王阖吕时代,干将和莫邪就在匠门(今相门)开设冶坊,打造各类刀剑兵器。奇怪的是,铁匠不把干将奉为开山祖师,而请出太上老君李聃祭祀。显然,干将莫邪的地位“级别”不如太上老君。老君的八卦炉既能练出仙丹,想必炼出精铁也不在话下。另外,有的铁匠铺把韦陀菩萨当作开山鼻祖。旧民谚说:“人间三件苦,打铁、摇船、磨豆腐。 ”又云:“铁匠门前三把火,到老没有好结果。 ”这说明打铁非常辛苦,而且失去劳动力后得不到保障。然而,因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铁制品,所以这些铁匠铺一直绵延不绝。
    万年桥铁铺开设于胥门路的万年桥东北堍。这是一家个体经营的铁铺,面积不大。店内设有化铁炉、风箱、铁砧、铁锤等专用设施和工具。打铁作坊内,整天炉火熊熊,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由于室内温度很高,打铁师傅赤裸上身,脸上沾满汗水和乌灰。打铁时,小件制品可一人完成。大师傅左手用火钳从炉内取出通红的铁块,右手用铁锤敲打。大件制品,须两人合作完成。一人用火钳夹住待打的铁坯,根据要求不时翻转铁块的加工面。另一人则双手抡起大铁锤,在工件的不同部位敲打,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才能天衣无缝打出一件精美的“作品”。
    店内挂满了各种铁制品。农具类主要有:锄头、镰刀、犁刀、铁搭、铁叉、铁锹、铁铲、鱼叉等。木匠等工具主要有:斧头、刨刀、凿子、边勒子、锤子等。泥瓦匠工具主要有:切砖刀、抹泥刀、油灰刀、线锥等。日常家庭生活用品有火钳、厨刀等。此外,店内还制作一些日用白铁皮制品,如水桶、吊桶、畚箕,浇水用的喷壶等。铝锅和铝壶换底业务,受到了广大市民欢迎。考虑到郊外农民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下,店里还增添了两项“支农”业务:维修农具和定制农具。比如,翻垦荒地时,铁搭的齿碰到碎砖等硬物容易损坏。农民舍不得扔掉买新的,便把“残疾”铁搭拿来,要求修复。打铁师傅根据损坏状况,巧妙地回炉“补齿”或“接齿”,修旧如新。再比如,胥门外有一个叫“阿大”的农民,个大力气也大,嫌一般锄头太小使不上劲。便根据对方提出的要求,定制一把大号锄头,让对方满意而归。如此新颖的“便民服务”,在当时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顾客口口相传,自然近悦远来。一些“马大嫂”甚至坐公交车前来。胥门地区改造后,这家铁匠铺关门打烊,结束了历史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