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了解的旧社会里称得上《殷实》的三个家庭

 正月初二 2012-07-22

 

我所了解的这三个旧社会都称得上《殷实》的家庭,自然是当时社会上的上层家庭了,用解放后的认定,这三个家庭自然是在反动的剥削阶级之列,到解放后他们家的长辈老人都是七-八十年的晚清遗老了。经过从晚清以来的战乱不止,外辱不断的兵匪时代,能保持这点《殷实》遗存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应该说这三家都有当时世人所追求的君子之家的殊荣吧?。其实这三个家庭,虽然当时都是殷实户,但是,在时局的左右中,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同的家境变幻与相同的归宿。如果没有政局的更迭与牵连,他们的归宿显然会是不同的,那就定是社会的自然生象。我注重的就是这种家庭应该是什么自然生象

笫一个是本分的家庭,也可以说传统守旧的家庭。这户人家,祖祖辈辈以中国的传统生活,勤俭为生,耕读为本,可算是忠厚本分的家庭了。清末民初,这家兄弟三人,三分家业,每家分得土地一百多畝,住宅一分。但是,三兄弟虽然都饱读经书,却只是足不出乡的读书人,除了熟知经典,他们还各有所长所好,有的热心佛事,有的热心医药,还有一些钻研篆刻,木雕,相命…的手艺,这些都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或是以消遣,娱悦为目的,或是济世行善之追求而已。他们的生活主线还是耕读之本。祖遗产业唯有农田,他们量力留足自耕地-人均二-三畝而外,就租给佃户耕种了。所以依后来的阶级论,他们自然是可恶的地主了,实质上他们始终不弃自耕的本分,因为这是最有保障的生活来源,必须保住这生存的必备手段。而租地给佃户比之於自耕是不划算的,一是当时官方收钱粮、摊捐费是按拥有土地分配的,租田出去,是逃不了捐税的;二是兵荒马乱的时局,天灾人祸料不定,佃户缴不起地租是常情,陸续待还的有之,长期不还的也有,在提倡善德的社会背景下,地主只能隐忍,真正的黄世仁並不多,在政府腐败的条件下,过分刻薄也会引出公愤,遭杀身之祸的。所以革命兴盛的时代地租收入不能指望,尤其到了抗日二五减租之后抗租的普遍了,地租收入就更没指望了。至少民国之后,地主靠地租过日子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家人不放弃自耕,以生存,而地租放到次位,收到算生息,到后来,能冲抵了捐税就满足了。

民国开始世风大变,废科举兴学堂已经成风,所以这个死守耕读之家也被现代了,除了还旧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外,男性的饱读经书之后也考进了上海的大学深造了,而且学成之后就坚持在外谋生,有经商的,有从教的,故守本土的就剩下老人留守。这个家庭,如果没有共产党革命也是难以维持相传数代的《殷实》的,只是可能没有被打倒那么彻底吧?至今这个家庭在他的本土已经没有痕迹了,他们的后代都在大城市,虽然他们也背过家庭出身的黑祸,经过了风々雨々,雨过天晴之后,他们书香传统还是起了作用的,多数仍在知识行列,有的孙子辈也出国留学去了。中厚之家,勤俭奋进,在平常的环境里总还是优势。

第二个也是本分家庭,也有传统守旧的特色,但是,是因奢而堕落的人家。这户人家相传是明代移民到农村的,开荒种地,苦心经营,清朝末年期间已经有良田五仟多畝,成了乡间名门大户。可这家虽说並不作恶,却养成了富而奢的恶习。一是投考功名刚而不阿,更不行贿,所以富而不贵,几代都是布衣乡绅,远近乡邻都以其正直和善而知名。二是放弃了《自耕》的传统,靠地祖豪华的生活,据说他家极富的一代老祖去逝时,在乡间树“飯秆”七七四十九天,凡来磕头吊唁的哪怕是叫花子,都一律宴席招待,一是显出自家的德性,远近亲朋皆尊敬,二是显出自家财源兴旺,巨额的费用支得起。确实这种祭奠没有德财信用支撑,是不敢做的,缺德者如此,必自招耻辱。

俗话说:《坐吃山空》。这个家庭在时局变幻之中,再加上生活奢华铺费,所以地租就不能维持生活了,只有逐步的变卖田产过日子。到了民国初年,他的孙子辈分家,三个孙子一家所得田产仅仅剩了一千多畝,而且重孙辈不仅仅生活上不俭,而且染上了吸雅片的恶习。所以这个家庭是江河日下,贩不可收了。他的重孙虽然也在大城市读过大学,有的还参加了国民党。可学成就回乡享受了,丢着国民党委任的职务,在家里抽大烟,直到抗日胜利,他的重孙辈,有的已经到了拉棒求乞的地步了。解放后还把他家评为地主,可是他们倒过来分得了别人的地。这家地主真是在打倒中重生的。

六十年乾坤颠倒转,三十年河东转河西。这个家庭,辛辛苦苦几代人得到了兴盛,也不过三代人经手,家业从五仟畝田产,变得荡然无存。他的后人常说,我们家不是被别人打倒的,是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家庭的不幸就在於子女无望呀!改革开放以来,地主子女上学没有了限制,可这个家庭还遗存了读书的传统,现在这家子孙后代中,博士的,学士的又多了起来,按成才的比例他们仍然有些优势。

笫三个是当官的家庭,而且有历代忠良的传统。这一家相传是明代的海防将领,主要是抗击倭寇的。据说明代的官并非厚禄,他们家的产业主要军垦的海滩,既养兵又养官。到了降清之后,基於其海防的专长与忠良的传统,这个家庭仍然在清朝军界任职。因为当时倭寇畏惧清朝的强大而不敢入侵骚扰了。於是这个家庭的将领就专事运往京城的钱粮押送了。因为押送钱粮是保朝庭财源的重任,所以有皇上每々接见嘉奖赏赐的机会,到了清朝,这个家庭才感受到皇恩浩荡,在地方成为名门了,现在遗存的这家祖宅还是晚清的建筑,可见这个家庭世代为武官,並不惊人,而细看,这个家庭现存的祖宅之规模也仅仅如此,足见古来官场也並非为官者必豪富。这个家庭固守忠良传统,可算是世代武官之家,而世代忠良是不容易的,个中的艰辛劳碌可想而知,伴君如伴虎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家庭先是代々尚武,到了晚清才开始注重修文,这是一种家庭专长的转变。民国初期,这家的老祖还是热衷於从政报国的,据说当时就考进了南京法政学堂,是民国政法界的第一批骨干,先是从事法政改革试点与推行法制,在他们手上终结了县官办案的历史,而后就成了国民党的首任高等法官了,可以说他家这位老祖是民国以来的第一批法政元老,也可以说是这个家庭从政的笫一代。这位老祖的夫人也是名门闺秀,精於书画,热心教育救国,与何香凝曾有过同志的情谊,解放后何香凝想见她时,她已经去逝了。而这位老祖的儿子辈尚能沿袭读书的传统,有从事政治的,也有矢志教育救国的。但是到了他的孙子辈,就显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败落了,可以说他的五个孙子没有一个进入高校的。其中有局势动荡的原因,更有富家病的原因,因为有钱,就放任自由了。好者,这辈人还都有高中以上的学历,解放后多数从事教育工作,还没有彻底败落到贱民。而今,在他的重孙辈才开始有人步入大学的殿堂。人生大地需勤奋,勤奋传统丢了,人生能指望的只是败落与苦难,似乎在这个家庭里有了验证。

从以上三个家庭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一概而论,凡过去殷实富裕之家都是因共产党打倒的缘故而没落。其实不然,当然,人世沧桑,有许多豪富的没落是由战乱和改朝换代的政治原因造成的,更主要的普遍的原因却是因道德败落而败落。家庭的兴衰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规律的,积德者昌,缺德者亡,治国如此,治家也如此。而治家治国最难的就是要代代相继、忠於传统的道德,人生大地需勤奋这是要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为什么世界有一种说法:《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亡,就是揭示一个真理,人的道德传承永远是从零开始的身教与言教的艰巨过程,上代的血缘可以遗传,上代的德性不能靠遗传,只能靠坚守教育,任何一代人总要从零开始逐步养成良好的人性、人品,而人性的起点应该是善,人品的起点应该是勤,而后才能上升到礼、义、廉、耻…而家道的传承最大的障碍就是因富而懒而狂而奢,这就是因富贵而淫,以致不知廉耻,不知仁义,不知勤俭,不讲诚信。

我所介绍的笫一个家庭,可算是历代死守传统的,他们的家业看似革命造成的没落,其实即便没有革命,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后人定会传向城市去求职创业,绝不会做死守老营的保守者。因为他们家的后人不忘读书,不忘勤奋,终于闯出了生活的新天地。德不亡,则再兴才有望。

笫二个家庭的败落完全是家庭的内因所致,与革命实质上没有什么关系,没有革命,他们的后代会活得更苦。这个家庭祖上的勤奋创业的传统在逐步的丢失,家业才逐步的败落。其原因就是死守老营,由奢而堕,虽说没有从恶害人,终至丧身败家,这就是死於安乐吧!这是富不过三代的典型之家。

第三个家庭,在官场历代为官,我以为这是生於优患的结果,有人说伴君如伴虎,官场如杀场,这一点恐怕是这个家庭从来不敢忽悠的忧患。明代做了几代官,可以说是守了几代的清寒,到了清朝,得到皇上的特殊赏赐,家庭的财富也不过如此,官是不小,可在当地算不上首富。这说明忧患意识在这个家庭里,并没有因皇恩浩荡而癫逛,小心奕奕,坚守忠良传统才保住了几代的家业。可到了后来,时局的变幻,风俗的凋萎,后代从文就坚持不下去了,以至一代不如一代地把家业败落了,如果没有革命,很难想象他们的后代不会成为城市贫民。,看待问题只能据实推断

从这三个家的后人来看,凡能重拾良好家道,勤奋上进的都有了新的生活空间,而且都因为沾有书香的传统,读书成才往往显出了一种优势,因此,在求职创业上他们就多了一些选择。

最后,还是哪句老歌词,人生大地需勤奋,一代传一代,后代才有希望。人生莫大的悲哀,莫过於后代无望。做人的追求,不在遗财多少,而在遗德多人,应该寄希望於后代成才,否则堆金积玉往往遗害儿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