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被驱逐者联盟”是纳粹破灭后的副产物,他们不仅在德国本土且在世界范围均富有争议。尽管他们时刻强调成立组织既不是为了复仇也不是为了得到同情,人们仍然怀疑他们的动机。 柏林看世界——‘一句谴责纳粹的条文都没有’
1945年从捷克斯洛伐克被驱逐出境的德意志人在返回德国后的营地中。 德国“被驱逐者联盟”将在周四(8月5日)庆祝他们的生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给他们送去祝福——很多人一直把他们看做是一个复仇组织。各媒体的评论员们也在周四针对“被驱逐者”们对德国20世纪历史的理解作出质疑。 他们到底是一群无药可救的、期望在长长的二战受害者名单上寻找一席之位的德意志复仇情绪者,还是一群被遗忘的、曾经在战后饱受精神折磨、却受到情绪压制和忽视的人呢? “被驱逐者联盟”是一个代表了二战结束后被迫从东欧国家迁出的约一千二百万德意志人的组织,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抗议德国战后刻意强调其在20世纪所犯下的战争罪行。他们的抗争经常遭致批评。随着联盟这周庆祝其成立60周年纪念,也将再次引发新一轮的争议。 周四下午,“被驱逐者联盟”主席艾丽卡.施坦巴赫将同总理府部长托马斯.德麦齐埃和德国国会主席诺伯特.兰莫特在斯图加特一起庆祝60年前签订“组织宪章”。这个经常被联盟强调的“组织宪章”明确排除了一切与失去家园有关的复仇或求偿情绪。它强调的是对欧洲政治解放的渴望。其中就包含了这么一句老生常谈:“国际社会必须认识到,当年被驱逐出境的德意志人同其他流亡者一样,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 行径十分可疑 “被驱逐者联盟”在奋争得到认可的同时却未曾学会改变。联盟的成员多数来自现今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他们一直以来都拒绝承认奥得-尼森线 —— 1945年由波茨坦会议确定的在两条河流结合处建立的德波国境线。施坦巴赫也曾公开反对波兰加入欧盟。时至今日,波兰仍然觉得联盟积极推进在柏林建立“被驱逐者博物馆”的动机十分可疑,担心联盟通过此举有意摆出战争受害者的姿态。 最近,联盟在七月初委任了两名执行委员为博物馆的董事会成员,此二人均因持历史修正主义观点而广受批判。其中之一的哈特穆特.森格曾经在去年秋季时撰写专栏,在文章中质疑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国。而另一位饱受争议的委员阿诺德.拓奇曾在10年前发表评论将德国的战争罪行相对化。 确实,有许多人控诉“被驱逐者联盟”对二战真正的受害者视而不见。他们的宪章里没有提及一句德国人对发动战争的负罪感,亦无透彻阐述德意志人被驱赶出东欧的真正原因。 在联盟成立60周年之时,德国的评论员们对此发表了深刻见解。 持中左派观点的《南德意志报》评论道: “在庆祝‘被驱逐者联盟’宪章签署60周年之际,此宪章将再一次被赞扬为出现最早的、最有突破性意义的文件 —— 由于宪章中写道‘我们抵制割断报复和赔偿’,因此它象征了矛盾的和解和欧洲的民族精神。但是这又有一个很清楚的前提 —— 它无形中默认了被驱逐者们理应有报复的权利… 此外,犹太人、波兰人和俄罗斯人想必也会感觉被宪章中的一条愚弄了——他们被称为‘在那个时代受创伤影响最大的人群’。而全篇却找不到一句谴责纳粹的条文。” “时至今日,许多联盟的成员仍然否认纳粹的罪行和他们被驱逐之间的联系。他们多会以19世纪在波西米亚的德意志人和捷克人之间的冲突作为被驱逐的根源 —— 简直荒唐至极!如果他们真的想赢得尊重的话,他们就必须认识到在奥斯维辛之后,欧洲的罪行是有一定等级区别的。” 持右派保守观点的《世界报》评论道: “联盟宪章体现的是种族屠杀开始成为主要问题之前的一段时间德国所存在的人文精神 —— 在那段时间里,联盟中的保守派成员极力忽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行,并且只将他们自己的痛苦放在首位。因此,宪章未能发扬光大。” “但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如果人们真想回忆那段极端痛苦的岁月以及刻画宪章撰写时的情形,那么就能很清楚的呈现出当时的困境并能清醒的看待未来… 宪章中明确的写明了他们想要‘及其所能’ —— ‘通过艰苦的不懈努力’”—— 以‘创建自由和团结的欧洲’为目标来参与德国和欧洲的重建。如果人们能考虑到当时大多数被驱逐者生活的困境并且回想德国人曾经对他们所持的怀疑态度,那么就有必要把宪章作为慷慨和奉献精神的写照 —— 它具有未来导向意义。” 持自由观点的《日报》对森格和拓奇的观点进行了评论: “诸如此类的评论有史以来一直被大多数人承认,但是不是所有‘被驱逐者联盟’官员。他们首先指责纳粹政体,然后再把他们的罪行相对化。当质问这些观点的真实性时,联盟的领导者又自豪的把1950年宪章作为他们爱好和平和希望和解的证明。” “那么这些‘被驱逐者联盟’的弱智领导者们当真能从宪章中找到证据吗?!宪章本身就全盘不理他们被驱逐出东欧与之前纳粹罪行的历史关联,从而忽视了他们被驱逐的真正原因。同时宪章还主张了这些被驱逐者所谓的独特的受害者地位。这样的主张再加上他们不合法的要求认同其所谓的痛苦才是‘被驱逐者联盟’存在的真正政治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