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商帮后裔给家乡发展支招 □商报记者 张鹏 本报讯“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明代苏州冯梦龙在《醒世恒言》 这样生动的描述,说的便是苏州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洞庭商帮。所谓“钻天洞庭遍地徽”,与晋商、徽商同为十大商帮的洞庭商帮曾显赫一时,如今后人散布全国各地。昨天,二十几位在中国金融业、工商业以及学术界做出重要贡献的洞庭商帮后人聚集上海,特地为家乡东山镇的发展支招。他们认为,除了自然生态环境之外,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东西山的魅力所在,东西山还有很多文化可以挖掘。 洞庭商帮是以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山名为名称的商帮,虽然洞庭商帮已成历史,但他们的后人依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说起前人奋斗过的东山这片土地,参加座谈会的后人们都满怀感情,他们谈了各自对东山发展的建议,并分析洞庭商帮精神能给今天东西山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 洞庭东山席氏家族联谊会会长、新疆书法协会副会长席时珞老先生对记者说,洞庭商人有着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最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席老先生说,东山商人没有在盐业和典当经营上与徽商晋商争夺市场,而是扬长避短稳中求胜,利用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贩运米粮和丝绸布匹。同时,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新局面,向外部世界发展。鸦片战争后,在金融中心上海,东山商人开辟了买办业、银行业、钱庄业等金融实体和丝绸、棉纱等实业。他还特别提到,历史上洞庭商帮有着很好的品格,他们吃苦耐劳、精明诚信、文化经商和关心社会公益。“这些特质应该发扬光大,好好传承,对东西山发展经济会有一定的启示。” “东西山要发展,不能丢掉文化这块招牌,而且还有很多文化牌可以打。”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洞庭商帮的后代们纷纷这样表示。东山翁氏后人、原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翁世荣老先生说,苏州东西两山位于太湖之中,环境相对独立,民风淳朴,长幼有序,一家一姓世代传承繁衍形成一个个家族。在家族严格的祖训下,东山历史上产生了80多名进士、2名状元,“东西山拥有数目众多的古民居、古园林,但这些景观背后的人文底蕴挖掘还不够,而且洞庭商帮留下的古建筑也都有人文历史典故,很值得加以挖掘,打造文化强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