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日本刀的误解[图文12P] |

 茶香飘万里 2012-07-29


目前国内对日本刀有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些是对的,也有些是错的。下面针对国人对日本刀常见的五点错误的认识进行试解答,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日本刀的做法为中国所传

这个说法,不准确。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日本刀肯定是受了中国刀的影响的。日本在中国唐代以前,刀的制作工艺是非常落后的,打仗的士兵多是持削尖了一头的长竹竿(有点汉高祖揭竿而起的架式)来进行冲杀。到唐代以后,日本向唐朝学习了很多先进工艺之后,自然把制刀工艺全学去。


对日本刀起到重要影响的唐刀


但是日本刀就是唐刀的简单复制吗?当然不是。日本从中国唐代以后,在唐刀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独特的制造技艺。这有点像空手道,源自中国武术,却被日本人改进了一些训练手段,加入了很多自己发现的搏击实战经验,演化为空手道。我们能说空手道就是中国武术吗?当然不可以。

二、日本刀的样式是最有利于刀的威力发挥的


天下五绝之一——三日月宗近


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理,日本刀法的确十分厉害。但是把刀做成这种式样,倒不是古代日本人发现了刀的最科学的运动模式,而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缺少金属资源。日本人早期的刀也学过中国大刀的样子,不过由于太费资源了,后来放弃了。顺便说一下,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造的枪口径为什么比欧美的小?就是因为他们缺材料,口径的减小,造子弹时就可以省下很多铜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通过自学掌握了用最少的钢材做出最好的刀的方法。

三、“村正”是一种刀


传说中的名刀——村正


这个说法不对,村正,是一把刀而不是一种刀。日本的刀的品种有二十六种形制种类,如:玉缠横刀、节刀、仪刀、大太刀等等,就像我们说的大刀、朴刀、水果刀等等,是刀的形制上的差别。而村正,则是一把日本历史上的名刀,德川家族称其为“妖刀村正”,因其刀铭为“村正”而得名。这就有点像中国的名剑干将、莫邪,干将是一把剑,你不能说干将是一种剑,这只不过是个概念问题。


名刀——菊一文字则宗


大太刀


四、抗战时,中国大刀完胜日本刀


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刀


这里要说明一下,当时是中国大刀队经常完胜日本冲锋部队,而不能说中国大刀完胜日本刀。日本自十九世纪明治维新以后,放弃了传统的日本刀,转而由工厂批量仿制西方的指挥刀(这里真要佩服日本人的学习精神)。


当年身背大刀的中国战士


日军侵华后,在战场上遇到中国传统武器——大刀队的大刀时,十分惊讶,没想到传统武器在近身肉搏时威力如此惊人!于是,1939年以后,日本军队重新拿起古式日本刀来对抗中国大刀队,这才在近身肉搏上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尽吃大亏。

五、挂在腰上的短刀是切腹专用的


这把短的就是“肋差”


影视中出现的日本武士,常常腰间插着一长一短两把刀,很多人认为那把短的是专门用来切腹的。其实不然,短刀是一种叫“肋差”的刀,其重要功能是用来破铠。即,用它来近身对付那些身穿重铠的武士,当然,它的硬度会比长刀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