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州客家拜妈祖

 寒江读舟 2012-07-29


妈祖 

  妈祖,海神名,相传为福建莆田林顾第六女,生前非常熟悉水性,曾英勇拯救海难,死后屡显灵于海上,镇风压浪,保海运平安,因而被喻为"妈祖",设庙供奉。"妈祖"为闽语,意与客家话的"娘娘"相当。据说"妈祖"神威显赫,故通海之地,设庙供奉者越来越多,乃至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沿海一带,不少国家或地区,均有其庙,供奉人众多,香火十分鼎盛,因而屡获朝廷敕封。元朝时封为"天妃";清朝康熙时又加封为"天后"。因此,妈祖神被更多人称为"天妃"神或"天后"神。

  妈祖本为通海之神,梅州(旧称嘉应)本为山区,不通海,为何崇拜妈祖?据说这与梅州是华侨之乡有关。相传,嘉应五属,相当多人漂洋过海出南洋,俗称"过番"。一次,一批"番客"乘船过番,突遇大风大浪,眼看就要翻船了,忽听天空霹雳一声,传出话来:"我乃天妃,特来保佑大家渡海!"话音刚落,即见海上风平浪静。于是,这帮"番客"安全去到南洋,便纷纷筹资寄回家乡兴建天妃庙,以供乡亲朝拜。建国前,兴梅一带的天妃庙,多建于县城所在地,规模亦较大,皆按最后敕封定名"天后宫",设"天后"神像。其中长乐(五华)天后宫设于古长乐(今华城)城南,其所在地街道亦称为"天后街"。庙宇很大,宫殿本身就占地三百多平方米,为二进式建筑,分上下两堂,下堂设护卫神,上堂才设天后神像并立神牌。宫外还有800多平方米场地,筑专门的戏台,称为"天妃戏棚",供庙会期间演戏之用。兴宁的天后宫设于兴城后街,规模亦相当可观。梅县的天后宫,则建于梅城被称为"水上街市"、"梅江酒舫"的来往船只很多停靠的程江河畔的树湖坪。

  上述三宫,平时就香火鼎盛,为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当地群众必拜之神。梅县天后宫,因设在程江河畔,是县内外船只停靠之地,所以为船家必拜之神。船装货出发前去"许福",祈求娘娘保佑一路顺风,平平安安。船运货回梅,又去"酬福",谢娘娘保佑恩典。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三宫同时举办"圣母诞",俗称"娘娘生日"庙会。

  建国后,由于人们更趋向崇尚科学,对神力意识逐渐淡薄,加上私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改造",庙会筹资困难,所以不再举行这种庙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