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部选择过程中的“辨人”问题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8-01

自古以来,识人问题就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欲“知人善任”,首先就是要“识人”,而“识人”要识准、识透,除了要全面地认识人,更要做到客观地辨别人。

   
辨别一个人是不是人才需要一定的标准,但任何标准都不可能绝对化。资历、文凭、台阶、能力等无疑都是识别、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了避免选拔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应该是重资历不唯资历、重文凭不唯文凭、讲台阶不唯台阶、重能力不唯能力,这就需要具体客观地来辨别人。

   
首先,要辨别“老人”和“能人”。长期以来,“论资排辈”是干部选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年龄代表着经验,资历代表着水平。越是资格老的人也就越有能力,因此,“按着资格往下排,一茬一茬顺着来”,就成为一种被默认的用人规则。尤其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层,这种情况更是突出。尽管有的企事业单位选了“一个好带头人”,但众多的中层干部却稳坐钓鱼台,资历越深坐得越稳,出现了一些“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三朝元老”。这样的“老人”多了,再好的“带头人”也带不动职工,带不动企业。不容否认,资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干部经验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是干部成长的历史纪录。但是,资历毕竟不等于能力,我们要选拔的是“能人”而不是“老人”。当然,能人中是包括那些真正有能力的“老人”的,但是对于那些资历浅、经验少的优秀年轻干部,我们则不能视而不见。正如古人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这就必须打破那种“唯资历”的绝对化观点,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对特别优秀的,还应大胆破格提拔使用。

   
其次,要辨别文凭和水平。自从干部选拔提倡“四化”以来,学历、文凭就成了衡量干部知识化与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干部知识化的要求更高,这就使许多人在文凭与水平的认识上出现误区,似乎文凭越高,水平也越高,提拔的可能性就越大,结果造成许多干部利用权力获取学历或者干脆用假文凭来蒙混过关,出现了大量“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等“文凭腐败”现象,从而不仅引发人们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信任危机,而且败坏了党风、学风。因此,今后随着整个干部队伍有学历、文凭的人越来越多,选拔干部应特别注意“文凭的含金量”,也就是不仅要看文凭有多高,更要看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选拔了一批高学历的专家、学者进入了领导班子,其中有些人适应能力比较强,经过几年锻炼,很快胜任了所担任的领导职务。但另外一些人,虽然有专长,但由于缺乏组织领导经验和能力,大量事务性工作缠身,结果弃其所长,用其所短,不仅本人感到苦闷,而且工作受到损失。由此看来,没有文凭是不行的,有文凭没水平同样是不行的。

   
再次,要辨别台阶与破格。台阶对于干部的成长是必须的,因为经验来自实践,能力需要锻炼。只有经过一级一级的台阶,经过不同岗位的磨炼,人才可以练就在各种环境和复杂矛盾中的思维能力和工作应变能力,并为熟悉领导工作、积累领导经验奠定基础。对组织来说,这也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干部进一步考察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台阶太细太密,僵化地死抠台阶,则不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才的成长有一定的时效性,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人才就可能被耽误和埋没。因此说,“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这就需要放手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适当破格提拔,早压担子早成材。

   
最后,要辨别“能人”的“才”与“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涌现出一批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人,他们往往有着超凡的个人能力和突出的工作实绩,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因此,他们又被称为“能人”。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提出要大胆起用“有缺点的能人”,也就是宁可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或在工作中有失误但确有本事、有作为的能人,也不用那些圆滑世故、无所作为的庸人和听话省心的“老实人”。应该说,这一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选人用人观念的进步,但是对于这种“两头冒尖”的能人还要作具体的辨别,如果不作具体分析,在选拔干部时就容易导致重才轻德,甚至只看才,不看德。比如,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只要“能人”懂经营,能向上要钱要物,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德不德并不重要,有缺点也可以原谅;还有人把“能人”理解为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善于逢迎交际,领导跟前是“红人”。这样的“能人”尽管神通广大,但思想政治素质很差,甚至思想作风有严重问题。他们中有的根本不信社会主义,怀疑党的领导;有的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有的不择手段,搞钱权交易;还有的品行不端,道德败坏,为了自己发财,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目前市场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靠投机等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所谓“能人”大有人在。如果以钱定“能”,重才轻德的意识左右干部政策,并使一些有才无德或有才少德的人进入干部队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能人”可以不是“完人”,但“能人”首先应该是个“好人”,他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有原则和本质上的问题。因此,对有缺点的能人一定要客观公正地去辨别和衡量,既不因某个方面的缺点而否定其才干,也不能只看才,不看德。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防止和避免选拔任用干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