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时光】牵牛子的阅读时光

 promisedland 2012-08-01
左手是书,右手是牛,一边是沟渠细流,一边是黄瓜玉米大豆,竹篱上挽一朵花又一朵花是黑白丑。牛在身后沉默地走,岁月长得像缰绳,看看走远了,牵牵又回来,少年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今天的怀旧者。

  想起牛的时候,便想起黑白丑,一生中再也没见过那么多,盛大而寥落的绽放。那时觉得它怪,既不黑,也不白,有紫,有红,淡青,淡粉,深浅间成一星形,开的时候不遗余力,看去却还是寂寥。难道就因为叫了“愁”?是的,那时以为叫“黑白愁”。采来夹在书页间,等着它变干,艳色如新,薄脆如蜻蜓翅,碰一碰就愁到破碎——小资的萌芽,呵呵。长大后才晓得它还有名叫“牵牛子”,只不过我所见的是野生,花小,单薄,不比人家家养的富态。还有个更文雅的名是“朝颜”,《源氏物语》里有女子叫朝颜,唯一一个不曾属身于源氏的女子,名字也透着飘渺的意味,可望而不可即。
  太美的名字太遥远,惟牵牛子是我的。我就是那个牵牛的孩子。

  我看见我走过柳边小径。牛随着走,一顿一顿,蹄印印在土埂上,是两个新月并拢,相看两不厌的样子。偶尔有土簌簌落下,滚进埂下浅水沟里,波纹不起,那新月倒亏了一角。沟边的芦苇丛里曾丢过弃婴,洪水消退的时候,我和一群孩子去看,连草席也没扫见,仅是看到苇秆上一根飘摇的白布条,便吓得魂飞魄散,全体嗷嗷叫着奔回来。从此不肯晚间走这条路,总觉得身后有个极小的身影,一摇一晃,蹒跚随行。那头牛老成敦厚,跟牛一起走心里便安定些,柳荫下的风也不再凉得瘆人。然而,日暮归来还是要绕道的。
  我看见我坐在石坝头。脚前是深水,汪汪一碧,三两只鸭子划拉过来,镜面裂开,旋即又平复。左边有一个小坑,石头不知哪里去了,只遗下一些水泥碎块,凹处刚好够我放一两本书。坝边有一棵高树,小叶杨,皮青而滑,曾见有两条蛇在这里交互缠绕,围着树根飞快盘旋,周遭的草被压倒一圈,蚰蜒四散而逃,草叶窸窣作声。午后的阳光怔怔地,连蚱蜢也忘记跳起,和我一同呆住了看。只有我的牛无知无觉,兀自在石坝以北的草滩上踱步,心不在焉地吃草,草多时它便这样不在乎,连赶牛虻的尾巴也是有一下没一下的。
  我看见我和牛走下红土坡。缰绳盘在牛角上,盘成8字形的麻花辫,鞭子也不用,牛在前,我在后,我和它都是自由的,施施然下得坡来。前边有道渠沟,跨过渠沟顺路而下是黑龙庙沟,沟口有桥,桥北竹园,园中土路直通家门口,想想我便一身轻松,乳燕归巢般欣欣然。这时牛却不走了,埋头到渠沟间,我正纳闷呢,它猛地仰起脖子,大大打了个响鼻,前蹄一抬拔腿狂奔。这牛平时是个慢性子啊?我狐疑着走近渠沟,俯身去看,却见一条花蛇,扬着三角形的脑袋,嘶嘶地朝我吐信子。我啊呀一声,也跨过渠沟发足狂奔,一人一牛一溜烟地出了黑龙庙沟才站定,都喘着气。这次牛和我倒是同甘共苦了,啊不,还有本连环画书和我们同在,幸好没跑丢。我看看牛,弯下腰大笑,牛看看我,低下头嗅一棵草——它是头稳重的老牛,从没失态过,所以讪讪地。

  仅有牛是不够的。少年人的时光,散布在田埂边、河滩里、土坡上,有时走远到大小青山间,清晨迎着阳光去,晌里一个干馍就着泉水,亦不觉得苦,但只是不足。这不足,就靠了书来补充。精神食粮,即使贫瘠,也是富足,一点点便及得上物质的全部。
  小小山乡,能有什么书呢?沿土公路两旁,建两排商店,这便是街道了。街上拢共一家书店,书店里最珍贵的是《红楼梦》,仅有两套,平装,6.05元——那时一个鸡蛋才5分钱,买书岂是寻常农家事?于是借,逮什么看什么,饥不择食,杂食动物的吃法。

  说岳全传,呼延家将,七侠五义,小五义,这是一类。同名连环画也有,但毕竟是儿童读物,少年人三五下即翻完,总不过瘾,不如大部头古典小说有嚼劲。那忠勇节烈,慷慨激昂,看得人血脉贲张,果然至大至刚,充塞天地之间,是所谓养浩然之气也。流星锤,狼牙棒,呛啷啷冲到两军阵前,哗喇喇杀得天昏地暗……我钻进书里入了迷,不提防吓坏了书外的牛,它支楞起耳朵瞪大眼,怕的是,我手里那胡乱挥舞的牛鞭——我当它是七星链,可惜牛儿虽黑,却不是乌骓马,也不见四蹄踏雪。唉唉,牵牛子长叹几声。
  武侠小说是当年的流行,比之今日网络畅销小说要盛得多,然则初时还是罕物。第一次读射雕英雄传,是油印的小册子,蜡纸刻写,一团一团,乌墨墨的,读得很不痛快。七剑下天山,是从谁家院门口竹筐里拣回的,仅得下部,且前边十几页已不见,却也读得津津有味。冰川天女传,反倒是有上稍来无下稍,大开本,薄纸,快要散掉了,看完疯了般到处找下部。玉娇龙,春雪瓶,是今古传奇上的连载,看得比较完整,很奇怪成书后来少见了。看得兴起时,把沙滩当大漠,土堆当华山,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左不过是分属两个村的牧童战一场,牛也算是双方人马,逗惹得牛儿斗起来那才叫大场面。噫吁嚱,处江湖之远,江湖都在牵牛子胸臆间。
  外国文学所见甚少,偶在班主任家见到一本,世界名著爱情篇摘萃。从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到郁达夫的迟桂花,吉光片羽,熠熠生姿,奈何皆是片段,读之欲罢不能。所幸由此知晓一批世界名著,以至于有经济能力之后购书多依此名单,算是入门教材吧。又在一老师处淘到本旧小说,封面被小格纸包严贴紧,上书四个小字“远大前程”,很久以后才知那是狄更斯作品,旧书店里见到封面完好的同一本书,反倒觉得陌生疏离。穷孩子到大都市转悠一圈,又回到朴素诚实的乡下生活里,如此故事深合口味,牵牛子倚牛而立,放眼山河,颇为眼前一切而自得,这自得包括兜里装的干粮——白面馍。吃到白面馍即是幸福,这由生活本身建立的信念,支撑牵牛子许多年。
  还有一本书值得一提。虽然如今说来很平常,且仅有上本,当年却珍如拱璧,那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全面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专用。从山海经开始,凡有所涉,必有注解,读音、出处、作者、时代介绍、作品分析等皆完备,我就像进入古槐穴的游侠淳于棼,骤然发现丰富奇丽一处洞天,一时乐不思蜀。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亦无人教,只是啃骨头般地读,口诵心惟,一遍又一遍,着迷于那种语言,那些想像,那博大深邃的美,上古的神秘与乡间文化遥相应答,对死的恐惧、对万物的探寻、对生的爱悦自足都在这里得到回应——深层的意义彼时自然并不明了,单只知道牵了牛边走边读,俯仰走卧,书不离手。乡人眼里看来这孩子似是痴了,却不知正有启智之光烛照在她心上,华夏先祖的手抚慰着一个懵懂探索的孤独灵魂。
  零零碎碎,各种搜罗,如河谷地的倒沙蛾一般,扒拉着扒拉着,渐渐把自己埋进沙里,最终成了沙的一部分。书,不带功利性地,悄悄让牵牛子成为自己。她和身边的所有物事,牛啃食过的嫩草尖,叶背倒挂的吊虫袋,树根松动土层下的蝉蛹,一同发生着不为人知的变化,每时每刻都有意义,世界在腾空中充实,在关闭里打开。

  当然,不尽是快乐,也为此流过眼泪。
  那次读书读忘了,忽略了牛的存在,牛便闯进树林子大嚼一通。那时节,护林是重中之重,所有树林都被管制起来,专人看守,处罚严苛。闯祸的是头棕色母牛,黑牛已经卖掉,这是新养的,面相伶俐,嘴巴稍长,母亲说是老鼠嘴,特别贪吃。它日常饮的水要加盐才喝,冬天喂的干草要拌点绿豆面,吃青草则偏爱葛巴草和竹叶菜,又异常聪敏狡猾,凡经过人家庄稼地必要捞上一口,不拘玉米叶子黄豆秧子,偷到嘴就乐。被长期看护的树林里,青草葳蕤,鲜味诱人,这厮不知垂涎多久了,看牧童疏忽便跟太上老君的青牛似的脱了缰,长驱直入,大快朵颐。等我被人从书中唤回时,牛的缰绳已经在护林人手里了,他正扬着鞭子往街上赶。这个人,乡人谓之半调子,脑袋有点问题,没法与之讲道理,乡里特意找来看林子,方圆几里放牛的孩子都怕遇上他。我登时吓得扔掉书本,追上去,苦苦哀求。他依然坚称要没收。那时牛就是农人的命啊,耕田播种要用,拉车打场也要用,喂上年把卖掉就是一年的主要收入,何况这头母牛已经怀犊,父亲还指着牛犊换钱养家呢。没办法,我只能死死抓着缰绳不丢。未几,母亲匆匆赶来,也是求告无果。母亲百计无奈,拿过那人的鞭子对着我抽过来,一下,一下,我跪倒在公路沙砾上,缩着肩膀痛哭,乡人纷纷从旁讲情。最后,护林人终于放过了我的牛,这放牛读书生涯里最惨痛的经历就此成为记忆。
  终而至于磨灭。光阴原有这样的功效,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也乐见其成。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说,那是我最快乐的读书时光。
  天地是阔大的,心灵是未饱和的,熙攘名利场远在地平线外,世界在牵牛子的孜孜追求里崭崭地新。聪明的,你告诉我,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时候吗?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