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这样指导学困生的

 肖小雨 2012-08-01
 我是这样指导学困生的
编者按: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会遇到的。那么,对于这类学生的帮助,关键策略有哪些?北京汇文中学的向东方老师,通过个案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仅仅重视口头上的言语鼓励或者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长期下来,学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愿我们从她的个案研究中,找到一些切实的方法与真切的体会。

  ■向东方

  案例:李同学是我刚接初一新班的第一天便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之一。第一节课后,她和另一个女生面带微笑跑向讲台,告诉我她们是体育特长生,英语基础很差,请我以后多多帮助。果然,李同学入学英语摸底检测成绩不到30分。对这样的学生该如何进行指导与帮助呢?笔者结合对该生的关注、指导的具体过程,探讨一下有效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调研习惯和基础,明晰发展需求

  对她的关注从课堂观察入手。第一周上课时,李同学最多的肢体语言就是微笑和摇头。前者意味着她对我的课有期待,后者说明她的无奈和无助。对于这样一个有学习愿望的特长生,她的英语基础到底如何?我要如何帮助她学习英语呢?我要从哪里入手呢?我决定从访谈她本人和家长、观察她做题状态和分析她的试卷及作业上全方位了解她的学习基础。

  访谈了解语言学习背景与基础,初步诊断学习问题。第一周的一天放学后,我电话访谈了李同学的妈妈。她告诉我,李同学在小学四年级时还不错,后两年进了北京游泳队,几乎没怎么学英语,所以英语基础跟不上初中学习,导致她在学习上产生了自卑心理。第二天中午休息时,我找李同学交流,她说开学第一天她的确很有热情,但发现同学们的词汇量都比她的词汇量大,她上课听不懂后就开始自卑了。而且感觉中学的阅读材料好难,很多单词不认识,很难读懂。我基本明白了她畏惧的英语学习内容是单词和阅读。

  为了初步了解她对英语词汇和简单句5种基本句式的掌握情况,首先,我试着让她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单词及其词性分类,她能脱口而出5种词性,却不能和所列举出的单词一一对应。然后我问她是否能说出一些短语,她只能列举出少数几个。最后我让她说出头脑中的句子,可是无论我怎么鼓励,她就是不开口。我再次尝试让她在纸上翻译了几个句子:“我是……”、“他笑了”、“Mary喜欢玩游戏”、“我妈妈给了我一本书”、“你的话让我很高兴”。她基本能正确地写出前三句话,我肯定了她已经具有的基本的句子结构意识,同时也指出了她书写中存在的名词单复数问题、动词人称和时态变化。

  通过访谈,我确定她需要把小学的词汇复习巩固,做到基本认识,以便能读懂句子和文章,与初中教材内容顺畅衔接。此外,她应该养成好的记笔记和积累习惯,使学习过程更有效。

  观察语言学习过程,明确学习障碍与欠缺

  观察了解做题习惯。在清楚李同学英语学习的背景和基础后,我进一步观察她做题的习惯。一天放学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我选择了一篇较容易的、长度不足80词的小记叙文——“阅读短文,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题型,一方面是考查她的词汇和短语基础、对词性以及句子意识的把握,另一方面想了解她对语篇的把握程度。在没有通读全文的情况下,李同学从第一句开始便把每个词逐一放进句子中,边翻译边自言自语地进行筛选,很明显她关注的是句意是否通顺,忽略了词性和语篇的概念。遇到句意不顺或者生词干扰时,她会反复停留在该句上,不再继续看下文。对做题顺序缺少从易到难的策略,对已经挑选出并填入空中的单词不会在表格中作标记删除,导致每次再填其他空时又再次浏览该词,这样既耽误时间,又使个别词重复使用了两遍。此外,对于没有把握的题不会做标记,在被要求检查时也只是盲目地把题目从头看到尾。

  通过此次观察初步判断:李同学的词汇量与该学段的同学有差距、缺乏较好的句法结构概念和语篇意识。引导她增加词汇量、在记忆单词时关注词性、依据句子结构关注动词的变化形式、形成语篇阅读习惯、养成有效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是提高她英语成绩的途径之一。

  侧重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行为

  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实际上并不是学生不想学习,而是学生不能学习。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及时记笔记、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难点,并在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解决一个个障碍,那么,学生自然就乐于学习了。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引导学生养成做标记和记笔记习惯。

  启发式引导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为了引导她养成做标记和记笔记的习惯,我查看了她第一单元的检测试卷。我问她:“得分的题目都是有把握的么?”她几乎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我又问:“失分的都是不会的么?”“不一定,”她回答。“做题后检查么?”“不检查。嗯,有时候也检查。”“那重点检查什么题目呢?”“没把握的!”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怎么知道哪些题是没把握的呢?”她茫然地摇了摇头。“能保证上课45分钟都认真听讲么?”“不可能!”“那怎么有选择性地听重点呢?”“听考试时没有把握的。对了,应该在考试时划出来。”她恍然大悟。她终于明白了对她来说作标记是一种必须养成的做题习惯。

  一次观察她做完一篇阅读理解之后,我和她角色互换再次分析文章,这回她当老师,我当学生,让她为我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像个学生一样记笔记,同时把听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待她讲完后再次问她,一方面帮助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我用自身听课的态度和习惯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什么才是有效的听课。为了强化她在语言学习中记笔记的意识,我挑出一道预计她会出错的题,遮住正确答案,让她选择。她看了一会儿,排除了两个选项,然后就不说话了。我笑着对她说:“别紧张,其实这道题你在考试时得分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我问她:“能保证下次考试也蒙对么?”她摇摇头。“如果每次能把出错的题和没把握的题积累到一个本子上,考前集中复习,你觉得效果会怎样?”她很认可地点了点头。

  多种方法引导形成多元、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行为。在有了积极的情感铺垫后,教师应给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提升关注的实效性。当然前提是教师一定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合适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做题习惯、思维习惯、改错习惯、记忆习惯、阅读习惯、笔记习惯,等等,并依据发现的问题适时沟通和引导。

  认知策略的培养。我引导她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我让李同学准备一个笔记本,并规定笔记本需要记录的内容,例如课堂重难点、作业中的重难点、考试总结错题积累分析、个人特色积累等。每周我会定期查阅她的笔记,并针对她的笔记给出建议或者评价。此外,为了培养她的语篇意识,我在开学初和李同学商量制订了阅读计划:每天做一篇阅读文章。为了避免胡乱的蒙答案现象,我让李同学把具体做题要求记在了阅读材料的第一页:答案统一写在题号前。无把握的题做标记,用不同颜色笔自判,标出答案所在处,划出重要短语句型。如有时间,查出生词。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和李同学针对她做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使她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调控策略的培养。为了让李同学明确学习任务,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我要求李同学在笔记本的第一页记录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笔记本主要记录的内容。第二,学习资料。第三,本学期的安排。这些能经常提醒李同学学会合理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为了引导她随时针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我会认真读她的反思并写下肯定或鼓励的话。

  资源策略的培养。我建议她不要满足于做完题就可以了,而是要积累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句型,记忆一些地道的英语句子,分析一些长难句。课上或课后,我会在李同学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经典的阅读文章集中解惑、答疑,然后,限定时间让她记忆,再针对阅读过的文章出试题,或考查单词、句型,或考查翻译等。这样的扩充、提炼大大提高了她的知识面。她的笔记本上逐渐出现大量的单词、句型、地道的英语句子的积累。

  其次我引导她重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每次表扬班级考试成绩或者学习习惯优秀的同学时,我都会告诉她这是她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她应该记住这些同学的名字,并虚心请教。同时,我也悄悄嘱咐她身边的同学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和鼓励她。对于这些苦心李同学意识到了、受益了并充满了感激。

  个案研究的成效

  通过一年的指导,李同学的变化是明显的:词汇量有了稳定的增长,阅读水平提升了,自信心增强了,不仅有了很好的自我评价意识、合作意识,而且变得更坚定和执着。她的考试成绩从开始的30分左右到能及格了,虽说在别人眼中不算优秀,但是正如李同学在反思中说的“一个学年下来,还是可以看出自己的进步的。”

  基于研究的反思

  英语学习中总有一些学困生,对这类学生应如何指导?笔者认为,要用多种方法诊断学生英语学习的真正问题及其原因,对他们的关注首先应该是情感上的关注,尤其是在关注的起始阶段。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心观察、认真倾听,让学生认可你、接纳你,不要凭主观臆断妄加评论、强硬给学生定目标、加任务。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探讨商量,而不是命令和指责;是陪伴帮助和引导,而不是代替帮办和裁决。

  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把握关注的度,不要过度关注和急于求成,而要持续关注,并不断针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的再次诊断,给予恰当的帮助调整。要侧重学习策略、方法方面的引导与指导,使学生有持续学习的信心与能力。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仅仅重视口头上的言语鼓励或者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长期下来,学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作者为北京汇文中学高级教师)

给“厌学”的六条建议

  爱孩子。“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爱“厌学生”尤其检验教师师德的成色。教师对学生的爱比父母之爱应该多一分“平等”,比朋友之爱多一分“尊重”,对“学困生”、“厌学生”的爱则应多一分“欣赏鼓励”。爱孩子就要研究孩子,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一时期的他们:情绪上的起伏伴随着心态上的脆弱,渴望营造自己的私密空间,又希望自己是某个团体的不可或缺的一员。很多事都想玩点叛逆,显示自我,对亲人、师长与伙伴,又有着割舍不了的依赖。凡事想表现自己,却又显得幼稚。网络世界让他们似乎懂得很多,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对匮乏却又让他们流于肤浅。至于厌学的原因则又分为适应性厌学、知识衔接断层厌学、个性缺陷厌学、贪玩厌学,等等。研究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教师与学生应保持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坚持欲高先低、欲快先慢、欲深先浅、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进步空间。

    指路子。要为厌学的学生指出成人成才之路、学习进步之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正直的心灵是根治“厌学”之本。厌学孩子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更多,所以教师应在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上下工夫,通过耐心细致地督促训练,强化孩子的决心、毅力等。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按学科的专业特点与学习规律、方法指导学生走在正确的成才之路上。比如,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是学习之母,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让学生学会复习,把工夫花在点子上;成功是成功之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进步的快乐。

    选料子。要有敏锐的眼光,保证呈现在课堂上的是融合了校本或校际教研成果的内容,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在教学内容及其呈现艺术的基础上,从教学材料的选用及呈现上,引导学生享受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悟到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成就感。

    教点子。教师要抓住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益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应该注重教方法。

    搭梯子。对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孩子,不能因为一时一地一事的不佳乃至恶劣表现,而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们。相反,应该放大他们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受到不断注目他们成长的师爱。当孩子遇到某一发展的障碍或问题时,应该给他们准备足够的备选爬坡方案,让他们顺利地度过发展的关键期与危险期。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最好梯子是他们所生活的伙伴们构成的集体,构建学习小组,利用好合作学习小组这个平台就是很好的梯子。在小组平台上,活跃分子能起到激发作用,在大班不太敢表现的孩子,在几个伙伴面前,一般都能畅所欲言,小组长能带动并督促组员落实好每一个琐碎的教学任务;组中的伙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

    播种子。教师不应只做教书匠,而要做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通过不断学习,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经意或不经意地给学生的心田播上理想、梦想、思想、方法、信念等种子。遇上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会厌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