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大量公园、古老宫殿、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北京,本应成为全球一个较为迷人的首都,但长时间的空气污染却使它成为世界最不宜居的城市之一。 (2012年7月28日,笼罩在浓雾中的北京。路透/Jason Lee) 卫生官员表示,北京居民的肺癌患病率正逐渐攀升。对很多跨国公司而言,到北京发展被认为是苦差一桩,即便有高额补助也难以阻止高管离开。 有时候,北京被笼罩在褐灰色浓雾中。浓雾进入室内,刺痛眼睛,且常常在午间让天空暗淡无光。 工厂排放的烟雾、来自戈壁的大风以及汽车尾气混合形成的雾霾,有时能一连数天将北京紧锁其中。居住在北京、说英语的居民有时会称北京为“灰京”(Greyjing),或“褐京”(Beige-jing)。 一些外籍人士会根据美国大使馆在Twitter上发布的对北京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来计划每天的活动。 今年早些时候和家人从洛杉矶移居北京的美国人Chauvon Venick说:“要是碰上坏天气,你就不得不改变计划。” “早上醒来看看外面,如果天气很好,不论有什麽计划,你都要先暂时放下,赶紧到外面享受这难得的好天气。如果天气真得很糟,或许我们就会在室内活动。” 在过去一周,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指数一直徘徊在170左右的“不健康”区间,但由于供暖,北京冬天的空气质量尤其糟糕。 12月初的一天,首都机场曾因北京大雾被迫关闭数小时,而当时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指数则触及500这一峰值,意味着空气质量已到有损人体健康的程度。 去年,《中国日报》援引北京一名卫生官员的话报导称,在过去十年间,北京市的肺癌发病率增加了60%,而同期内的抽烟率却未见明显上升。 今年,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居住环境指数将北京的污染程度定为4.5(5为最严重污染)。在所有被调查的70个城市中,比北京污染更严重的仅有孟买、新德里、卡拉奇、达喀尔、达卡和开罗。 除了作为中国的首都,且拥有颐和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等历史遗址和享誉全球的美食外,北京其实还有很多魅力之处。 但污染之甚,很难说服外国高管前往北京。 一家西方大型金融服务机构驻北京的一名高管表示:“我们派不出人到北京,污染是大家一大担忧之处,特别是如果你有孩子。派驻北京是个没人想要的苦差。” 因为没有官方数字,难以确定具体有多少外国人因为污染问题离开北京。 但总体而言,北京和中国仍吸引着很多人前来,特别是在欧洲经济动荡、美国经济复苏缓慢而中国经济依然强劲之际。 猎头公司Robert Walter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Cater Yang称:“北京污染严重且并非理想之地,但高管或主管们仍会为职业发展考虑而来这工作。” “在中国的工作经验,会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更为光亮。”(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