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源《圣武记》读书札记

 看见就非常 2012-08-03

   冯尔康先生在《清史史料学》讲到:《圣武记》应是研治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史料。对其评价很高。但是,那时候我还是只对《圣武记》有极为肤浅的认识,甚至连它多厚都不知道。也正因害怕卷帙浩繁,所以迟迟不能下定阅读它的决心。后来,又看了王钟翰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认为清史刚入门应仔细研治一两种史料,其中就有《圣武记》。这时,我才下定了仔细阅读它的决心。

    在网上搜索,只有蔚蓝一家有卖的,是岳麓书社2011年的。我也顾不上什么善本不善本,便买了下来。我断断续续看,有时候忙了就少看一些,闲了就多看一些,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终于将其读完。感觉收获还是很丰厚的。当然,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我对其中很多问题未能引起重视,还需要不断研习它,这一遍是远不够的。

一、经世思想是魏源作《圣武记》的根源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先见之明的士大夫。他的《海国图志》一向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代表。其实,《圣武记》也是他忧国忧民、关怀社会的产物。

晚清时期,魏源目睹清政府武备废弛,特别是鸦片战争的惨败,令其痛心疾首。而清朝前期,国力强盛,武功发达。看到今日的衰败,难免会怀念昔日的辉煌。以前战争的辉煌记载在实录、方略中,而实录、方略卷帙浩繁,而且史料来源有缺陷,不能发挥让人们铭记辉煌历史的作用。因此,魏源遍览实录、方略、笔记等官私史料,撰成纪事本末体的史书《圣武记》。显然,他是希望这本书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通过缅怀当年赫赫战功来重振现在的武备。

他在《圣武记叙》中说:

《记》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是以后圣师前圣,后王师前王,莫近于我烈祖神宗矣。……

魏源作《圣武记》,是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的,这就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圣”字很重要,它表示魏源奉清廷为正统(这和晚清时期章太炎等民族主义者完全不同),清廷当年的辉煌能够激起他的自豪感,他希望清廷能重振雄风。

二、《圣武记》是研治清代前期战争史、民族关系史的基本史料

《圣武记》一共十四卷,前十卷记载历次战争,后四卷记载一些清代兵制、军饷、掌故等情况,内容十分丰富。它基本囊括了清代前期历次重大战争。魏源采用纪事本末体,将每次战争原委、过程都叙述开来,而且每篇篇幅又不长,非常适合用作清史的入门史料。细读了这本书,绝对会对清代历次战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圣武记》的目录编排是以时间和地域为标准的。卷一是“开国龙兴记”,然后是康熙年间的战争,再是雍正朝、乾隆朝的战事,再是嘉庆间平定川陕白莲教,最后是道光朝的“道光洋艘征抚记”。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再以藩镇(三藩)、外藩(蒙古、准噶尔、厄鲁特、准部、回疆、西藏、廓尔喀、俄罗斯、朝鲜、缅甸、安南)、土司苗瑶回民(西南夷、金川、苗族、瑶族、回族)、海口民变兵变(台湾、武昌兵变、宁陕兵变、临清靖贼)、教匪(白莲教)为卷二至卷十的标题。

从这个目录编排中,我能得到如下信息:

  1. 把蒙古、西藏、新疆等地与朝鲜、安南、廓尔喀等都归入外藩,应是反

映了当时人们的地理观念,不能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

  1. 清廷十分重视同蒙古各部的关系。整个卷三全部是同蒙古关系的记载。

清廷对蒙古采用盟旗制度,且根据蒙古各部满族关系的远近制定不同的政策。内蒙古同满族关系最近,因此最为优待,所封亲王郡王最多;而关系稍远的各部便待遇稍差;至于影响力不及的准部,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了。且蒙古一有变,康熙皇帝便要亲征。而其它地域(如三藩、台湾)有战事,皇帝却极少亲征。这充分反映出,清廷最为重视同蒙古的关系,因为满蒙联盟是清廷统治的重要基础。

  1. 清代中叶白莲教起义是影响极大的事件。魏源用卷九全部和卷十的一部

分一共八篇论述了镇压白莲教起义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白莲教起义的浩大声势以及清廷镇压白莲教的艰难。从这部分记载能深刻感受到官军的腐败无能。有一处记载颇生动:“(桂涵)涵领乡勇冒雪宵进,官军不得已随之”。(p452)在一些战役中,官军表现远不如乡勇,战斗力之弱可见一斑。

    《圣武记》全面记载了清前期历次战争,也记载了清对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少数民族的的政策,是研治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史料。

三、《圣武记》是研究魏源思想的好材料

    我认为,《圣武记》不仅是研治战争史的基本史料,还是研究魏源思想的重要材料。思想又可分为史学思想、军事思想和经世思想三个方面。

    魏源的《圣武记》自付梓之后,迅速风行海内,版本甚多,影响很大。直到现在,评价仍然很高,可以证明它有永恒价值。而这和他的史学思想密不可分。他的史学思想至少有如下闪光点:

    他极为重视资料的全面占有。为作《圣武记》,他遍览各种官私史料。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迷信档案,而是充分认识到官方史料的不足。他认为方略虽卷帙浩繁,但所收史料不全面,且编纂体例直到乾隆时期才完备。他在书中直言:“官书之弊,莫患于两不收。盖分门类纂,互不相应。”为了弥补官书的不足,他特别重视私家著述,参考多种文集、笔记等。不仅如此,他对材料的应用也很精当,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记述了这么多重大战争,才六百余页,比一部方略内容少多了,然而多数人因此而能阅读这部书,大大扩大了影响力。记载战争,纪事本末体的体例也是最合适的。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在于以事件为中心,叙述有因有果,来龙去脉清楚;不足在于只能顾及大事,一些小事情比较难处理,且名为“某纪事本末”的书由于经过再次加工,除《明史纪事本末》外多数不能做史料。但《圣武记》充分发挥了纪事本末体的长处,避免了它的短处。《圣武记》的取材是战争,都是重大事件,不存在小事情难以处理的情况;且它史料来源广泛,剪裁得当,故虽然不是第一手史料,却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一点冯尔康先生在《清史史料学》中已有论证。在体例上,卷十一至卷十四类似于正史中的“志”,与前面事件的记载互为补充,又避免了单纯用纪事本末体的不足。

    魏源还坚持史学求真与社会功能的统一。他是著名学者,有着严格的考据功底,在有些复杂问题上自己亲自作考证文章,附在正文后面。他认为:“沿习不察,积非成是,始于士大夫不讨掌故,道听途说,其究至诒误于家国。”(p507),所以他特别重视对掌故的考证,力求记载真相。而且,他还批评清人记载清代战争只说好话,不说其问题的不实态度。他说:“近人纪皇朝武功七篇,往往言胜不言败,书功不书罪。”(p520)至于社会功能,比较好理解,《圣武记》有着强烈的“资治通鉴”的倾向,希望清廷能通过此书重振武备。很可贵的是,他没有为发挥社会功能而胡乱说话。

    魏源还有着很高的识断能力。他是大学者,又长期担任幕僚,对政治情况也很熟悉,因此往往有精辟的见解。在很多篇的末尾,都有“臣源曰”,我不得不对其高超的论断表示钦佩。例如,他认为今日(道光年间)治理台湾的形势和以前不同。郑成功占据台湾的时候,属于“外贼”,而今日在台湾叛乱的不是外寇,而是内贼,主要是民变。这就需要兴以教化来改变。且还提出了改革台湾行政区划的建议。这些观点,应当是切合当时台湾地区实际的。

    卷十一至卷十四,集中反映其军事思想。因为我对军事了解较少,只能纸上谈兵,所以就不详细说了。

    至于经世思想,更是明显。《海国图志》和《圣武记》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相同的。二者是互补关系,如果说前者是对外,那么后者便是对内。二者都是魏源经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圣武记》反映出来的魏源思想也是值得重视的。

 

    读《圣武记》最大的收获便是对清前期历次重大战争有了大致了解。但是,这种了解还是极为肤浅的。一是因为《圣武记》过于简略,一次战争几页、十几页就叙述完了,作为入门了解可以,但是深入研究就远远不够。若是深入研究,必然要以档案、起居注、实录和方略为基本史料,再加上各种文集、笔记等私家著述,还要包括地方志等。而这些,远不是《圣武记》所能囊括的。甚至专门研究一场战争,就可能写出一部比《圣武记》还要厚的专著来。而是我基础薄弱。特别是对清代历史地理了解不够,诸如昭莫多、喜峰口、乌兰布通等重要地名都是事后查阅才知道在哪里,还有些地名现在也没搞清具体在哪。这就缺乏具体的空间概念,限制了对战争的理解。对民族史了解也很不够,罗卜藏丹津、阿穆尔撒纳等人名都是费了不少劲才分清谁是谁,更不要提再有些深度的东西了。再加上由于断断续续地看,难以保证每篇都非常认真。有的时候状态不好,就有走马观花的嫌疑。但总之《圣武记》为我打下了一个最初的基础,我要在此之上继续努力。

    《圣武记》如此之好,并不代表它就没有问题。就以往研究来看,多是采取两分法,即主要肯定它,然后再说它的局限性。例如,“圣武”、“绥服”、“征抚”等词汇反映出其封建阶级局限性;书中对祥瑞、灾异的记载是迷信等。我以为,每个作者、没部书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知道就好,实在没必要强调。魏源是清朝人,忠于清朝,而且那时候只有天下观念,没有民族平等观念,不能以今天的观念来苛求前人。至于所谓“迷信”,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似很玄乎的记载就是历史事实,也并非没有可能。清代还没有我们现在严格的学术规范,魏源很多引用都没有注明出处,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不便。如果有可能,在利用时还是应找到更原始的出处。我们应做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更深刻的见解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