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彼时虽构思已久,着笔却仅两日。言犹未尽之处颇多,另有几处错漏,已经改正。 佳谜的评判,自然难以量化。但同为佳谜,青眼却有高下之分,亦会因人而异。) 佳谜评判之我见
灯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文字艺术。既然是艺术,便会涉及到审美,好的谜作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佳谜”,实际上也就是符合评定人审美观的谜作。 谜人的审美观不同,评佳标准自然也不同。一般来说,随着阅历的丰富、谜艺的提高,谜人的审美观会愈来愈接近主流审美。但也有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也成为谜人审美观难以统一的原因。 那么佳谜的评判,到底有没有可以依循的统一标准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便就此展开探讨。 一、几位谜家总结的佳谜评判标准 谜界的很多有识之士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感对佳谜的评判,做出了精彩的论述。限于笔者的阅历以及本文的篇幅,仅提三位。 广西谜人叶国泉先生1992年在《当代谜坛的评佳倾向》一文中提出了佳谜三要素,即“谜面雅,扣合巧,谜味浓”。宁夏谜人苏德友先生于1995年《中华谜联》的《关于灯谜欣赏》一文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福建谜家蔡芳先生,在《关于佳谜标准和灯谜评论》一文中,对以上两位老师的观点予以了肯定,但同时认为各有各的缺陷,继而提出自己的佳谜评断标准——“扣合精巧、具有文采、意境独特、格调清新”。 应该说,三位老师总结得都很好,文字功底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对谜艺的感悟颇为精深,且言之透彻,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综合他们的论述,加上自己的感悟,我提出从以下几个内容评判一条谜作是否可以称佳。 二、我认为评判佳谜所应参考的几项重要内容 1、谜面 我们都知道,灯谜三要素是:“谜面”、“谜目”、“谜底”。一条谜作,供人猜射或者赏析,首先入目的,便是“谜面”。如果面不成文,即便扣合再好,恐怕也会让人大倒胃口,避之尤恐不及,遑论评佳了。因此,谜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网络大赛,还是地方赛事,带“引号”的谜作,在选佳时,往往占有较大优势。按叶国泉先生的话说,就是评委都倾向于“谜面文句富有文采”的谜作,并总结为“谜面雅”。笔者以为,这个“雅”字,未免局限。 如蔡芳老师说:“‘雅’与引用诗句(或成句)不是等同的概念,并非所有诗句、成句都‘雅’,所有自撰句都俗”。蔡先生提出以“文采”二字代之,因为“‘文采’应是比‘谜面雅’内涵更广”。言之有理。 不过,“具有文采”也并非绝对的,有的佳谜谜面只是简单的叙事,与“文采”关联不大。如: 刘谦、小沈阳的走红,将使这两种文艺形式越来越受欢迎(8字NBA报导用语)魔术二人转会热火/束洪波 注:2010年度网络灯谜双十佳谜 该谜谜面,既非成句,亦非自拟五言、七言,几近白话。而其之所以能入佳,功在谜趣、扣合与时代感。 但不管怎么说,不论是成句为面,还是自撰谜面,文采好的谜面入佳的几率都比文采差的谜作入佳几率相对要高。 2、扣合 蔡芳先生说:“我在思索谜作何能称‘佳’时,想到了一个也许会让人感到幼稚可笑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算是‘合格’的谜作”。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可笑,因为许多扣合上存在问题的谜作恰恰被部分谜友视为“佳谜”。这个现象的产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亮点”盖过了“瑕疵”。但不论怎么“瑕不掩瑜“,一个重要的原则不能改变,那就是一条谜作的创作必须符合灯谜的原理和规则,也就是扣合必须准确。扣合的准确,体现在很多方面,诸如形扣无误、不可倒吊、借代合理等等。 当然,扣合准确只是谜作成立的最低要求。对于佳谜来说,扣合不光要准确,而且要紧切,最少得谜面不抛荒,谜底不踏空。如果不但能“切”,而且“巧”,那就更好了。扣合精巧的谜作,必然更添谜趣,引人入胜。 3、谜味 “谜味浓”,是叶国泉先生总结的佳谜三要素中的最后一项。谜味浓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谜作的优劣。 谜味,既然包含一个“味”字,说明这是一种感官产物。谜味浓否,本身就是评定人对灯谜审美时的感受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条佳谜,也许它的谜面并不出众,或者扣合并不精巧,但既能称佳,谜味必然浓郁。谜味寡淡的谜作,断难入佳。 山东济南的谜家侯增先生曾对“谜味”作过专门的阐述。侯先生在《小议谜味》一文中说:“谜味是灯谜的美感效果,是谜人的思想情感融汇于灯谜之中的和谐统一。一则灯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谜味的有无。因此,谜味又是检验一位谜人思想水平和艺术美感的尺度。” 谜味的产生,源头很多。侯先生将其归纳为三:“构思的独创性”、“ 艺术感受的敏感性”和“语言的表现性”。简而言之,手法出新,谜底顿读,拟面俏皮等等,无不可增添谜作的趣味,助其迈入佳境。 4、创新 灯谜起源中国民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期间既有传承,也有发扬,既保留了很多旧的优良的传统,又发展出许多新的优秀的内容。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灯谜的推陈出新明显变快。 怎样才算“新”呢?蔡芳先生说:“‘新’的基本内涵应具有创造性,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的外延还可以扩展到创新的各个方面,如开发新谜材,运用新手法,开拓新谜路,营造新意境等等”。总而言之,不论是灯谜的扣合手法,还是谜目和底材,以及谜种和谜格,都可创新。如: 心似与天高,欲飞乏双翼(字)瓦/袁春晖 注:2009年度网络灯谜双十佳谜 本谜之所以入佳,很大程度得力于象形手法上的创新。 开拓永远比守旧更可贵,开拓者的每一个足迹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开辟出新谜路的佳作,尤其值得我们去赞美。例如离合字、离合音字的相继出现,又如底材延伸的运用等等,无不影响深远。 需要注意的是,“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多成谜手法,在诞生之初,是为“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增高,使用范围扩大,“新”也会变成“旧”。在后期评佳时,应区别对待。 5、立意 写文章的人常说“千古文章意为高”,其实做谜亦然。立意高的谜作,通常更容易博得人们的青睐。 何谓“立意高”呢?意者,意境也,亦有人理解为思想境界。立意高,也就是思想境界高,代表着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怀。以谜举例,“立意高”可以是心怀家国,为社稷而呼: 中国体改呼声急(字)集/汪良淦 也可以是心系黎民,为百姓而呼: 为政清正得民心(字)愍/汪良淦 注:2001年报刊十佳谜 可以是劝人积极处世,勇于担当: 事必躬亲,死而后已(离合字二)全一人干、到人倒/徐锦忠 也可以劝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生如品茶,心清情自逸(19笔字)藻/天 注:2004年网络十佳谜 谜作的立意,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谜面呈现的。所以一般来说,立意好的谜作,谜面通常亦佳。 6、时代感 好的谜作,能够反映出时代的气息,与时俱进。 时代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世界时局、国家大事、科技发展、时事新闻、当下热词等,无不能投射出时代的气息。如果将相关内容入谜,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获得好评。 比如反映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的谜作: 两岸直航心畅快,两岸对峙心堪忧(中医名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代述祥 注:2009年度报刊灯谜双十佳谜 反映股市风云的谜作: 股市连续暴跌一星期,接着全线反弹(奥运冠军冠项目)跳水周继红/卢 注:2008年报刊十佳谜 又如与春晚人物相关的谜作: 刘谦、小沈阳的走红,将使这两种文艺形式越来越受欢迎(8字NBA报导用语)魔术二人转会热火/束洪波 注:2010年度网络灯谜双十佳谜 三、几项评判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笔者以上罗列的六项内容,均可用来评判谜作佳否,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首先,同叶国泉先生一样,我认为“谜面”、“扣合”和“谜味”,是评判佳谜最重要,也是必要的三方面内容。这三者是评佳的必评内容,缺一不可。至于“创新”、“立意”和“时代感”,虽然也可帮助谜作入佳,却非必要考核内容。 其次,这六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扣合”手法上的出新属于“创新”的一种;“立意”和“时代感”,通常要依托“谜面”来展现;扣合精巧、手法创新的谜作,营造出来的“谜味”通常更加浓郁…… 在评佳时,前三者务必同时考察;而后三者如果存在,亦可考察。 四、如何根据这六项评判内容来评佳 我们前面说,灯谜的选佳过程,其实也是评定人对灯谜审美的过称。美的感受,其实是无法具体量化的。但为了便于看官理解,笔者且用打分的方法来诠释自己的评佳思路。 首先要明确的是,打分时,“谜面”、“扣合”和“谜味”属于必打项,“创新”、“立意”和“时代感”属于选打项。 第一阶段自然是对前三者打分。设若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那么三者及格的最低要求分别是“谜面成文”、“扣合无误”和“具有谜味”。作为佳谜,这三项得分均需在60分以上,若有一项不及格,即可视为无入佳资格。如果三项均合格,且有一项或多项获得高分,即可入佳。 第二阶段是对后三项进行考察,看灯谜是否具有创新性、高立意和时代感,如果有的话,便可为谜作加分。 也就是说,在“谜面”、“扣合”和“谜味”既定合格的基础上,这六项内容有一项或多项突出,该谜即有入佳资格。而且分数越高的谜作,其“含佳量”也愈高。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仅选两谜为例,: 笔下了得,入木三分(动物)耗子/吴 丹 注:2009年度报刊灯谜双十佳谜 该谜就最重要的前三项评判内容看,均可获得高分,后三项内容虽然缺失,却根本不妨碍其入佳。 为政清正仁为先,一生直率品自高(11笔字)做/洪寿仁 注:2010年度报刊灯谜双十佳 该谜虽在扣合、谜味方面并不出众,手法亦未见出新,然而谜面佳、立意高,此两项可得高分,故此入佳。 五、结论 综上所叙,笔者认为,要判断一条谜作是否属于佳谜,需对多方面内容进行评判。其中最重要也是必要的三个考核内容为:“谜面”、“扣合”和“谜味”。只要“谜面佳”、“扣合切”、“谜味浓”,即可视为佳谜。在谜面、扣合和谜味合格的基础上,“创新性”、“高立意”和“时代感”亦可帮助谜作入佳。 此外,不排除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佳谜的评判。例如地方活动征谜评佳时,举办方必然要考察应征谜作与主题的契合度。这些因素,均可参同后三项内容进行评判。 注: 1、 《当代谜坛的评佳倾向》 《关于灯谜欣赏》 《关于佳谜标准和灯谜评论》 作者:蔡 《小议谜味》 2、
(原载《文虎摘锦》2012第1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