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复

 超度心灵 2012-08-03
现实生活中各个行业基本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惟独家长这个“岗位”不培训就上岗;又加上现在在“一孩化”的状态下,教育孩子的经验只能一次性使用,如果教育失误,就像配错药一样,第一次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其影响是终生的。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家庭教育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理智爱子的问题
  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所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化环境是一致的,教则教规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一定是教育知识空白的家长。如果这样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学生好比住院的病人,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下药,父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一种责任
  抚养孩子,升学之途,漫长而辛苦,家长和学生都是跋涉者。因此,我们应该有共同的言语,应该有共同的期盼,应该有共同的理解。所以我不会百般狡辩说,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培养,你就会学海无涯苦作舟。我首先明确告诉我的孩子: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再累、再苦你也要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你的学习努力程度成正比,你要为你、你的家人,甚至你的后代,你的国家担当这种责任。
  (三)为了无近忧,请您多远虑。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
  (四)、分数上,多关心,小细节,多留心。
  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科的学习情况,各科测试如出现不及格现象,就要引起你们的足够重视,家长、老师、孩子一道想办法一定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因为这时孩子这门课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若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会导致孩子这门课跟不上,上课听不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是厌学或不学这门课,上课无事可做,便会找事去做,这样不仅学习上不去,而且易惹 出事非来。在这儿我们有一些家长似乎对孩子的成绩已经麻木,因为每次都在不及格线之下,因为小学就有这样的分数在眼前晃动,久而久之,对初中的得到的不及格线下分数也只有默认,就因为这样一次一次的默认,才导致了孩子的无所谓,考试不重要,分数多少无所谓,这样下去,作为家长的你们每天那样的辛苦工作,却在孩子将来的泪水中发慌。所以,我们现在的努力,辛苦是为了孩子,既然这样,那我们更要努力的管理孩子。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建议家长建立平等的和谐的民主家庭,通过今天的分析交流能够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给家长十条建议:
  1、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树立孩子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象摘果子一样。
  2、 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特别是做人的道理。
  3、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学生学会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4、学着感恩,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学校,感谢自己能健康的生活着。
  5、孩子面前做表率。孩子学习,你也学习,孩子不学习,你要带动孩子来学习。
  6、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
  7、 订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8、养成说到做到的习惯,心里有数,每天上学去做什么,比如说明天交费,那你一定要重视起来,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做到责任在心中。
  9、 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10、 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